-
柯超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神经外科 开颅手术切除是大部分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使得脑膜瘤开颅手术的风险已经大幅降低。但是,颅内脑膜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些脑膜瘤的开颅手术切除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手术中的大量出血就是其中的风险之一。脑膜瘤开颅手术的出血量与肿瘤的基底所在位置、大小、质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多种因素相关。多数的脑膜瘤开颅手术切除过程中出血是可控的,即使有一定的出血量,通过及时的输血也能够保证生理功能需要,不至于引起严重的后果。但也有的脑膜瘤手术中出血很快,而且出血量比较大,如果在手术中不能够及时补充新的血液,就会导致低血压休克等严重后果。几乎所有脑膜瘤开颅手术前都会准备一定的血液,以备万一手术中出血比较多时能够及时补充,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准备的血液量有限,这类手术更要减少手术中出血,以免需要补充血液时而不能及时补充血液,造成严重的后果。曾女士是一位因为头痛加重而发现的脑部比较大的一个脑膜瘤,他从梅州来到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找到柯超主诊教授为其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在手术前血型检查中发现自己是AB型Rh(-)血型,这是一种少见的血型,也就是常说的“熊猫血”。在经过数天焦急的等待后,终于等到了少量的匹配血液可供手术中使用。柯超教授团队精心计划手术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步将出血减少到最低,最后曾女士的脑部的脑膜瘤顺利切除,而且出血量很少而没有输血,将这宝贵的熊猫血留给了更需要的人。脑膜瘤开颅手术切除中大量出血是手术风险之一,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柯超教授指出,脑膜瘤开颅手术前需要做好详细的手术计划与预案,减少手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加快手术后病人的康复。2021年09月29日
906
0
2
-
贾栋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神经外科 昨天门诊来了一位脑肿瘤患者,一听我说要开颅手术,瞬间心里就没了谱,那么,脑肿瘤手术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能不能不做手术?这是许多脑肿瘤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脑肿瘤手术难度大? 因为脑瘤的犯病部位和正常组织没有明显边界,这样一来就给手术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如果尽力要把犯病 部位切除,那么难免会涉及到切除一些正常脑组织。并且在手术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可能造成一些脑神经组织的受损,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出现肢体麻木、疼痛、运动不灵、语言不利等症状。但是如果不切除病变的组织,则很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看完以上的介绍,很多患者可能要说,既然风险这么大,还是不要进行手术好了。需要提醒的是,根据脑肿瘤类型不同,目前医学技术,可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我经常给患者这样解释,手术风险就像每天外出过马路,虽然有风险,但是其风险系数很低,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2020年08月05日
981
0
0
-
陈红伟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外科分院 患者啊咨询我这么一个问题,他是一个开颅术后呃,反复发烧的这么一个病人,因为我没有看到他的呃,投入的片子,所以说不知道他有没有脑积水,他是个后,颅窝的一个手术数据呢,是有积液的,然后他的脑积液呢,脑积液培养是没有细菌的脑积液的常规生化提示,一个颅内感染,而且患者有发烧的症状,呃,这个时候呢,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呢就是患者是一个颅内感染啊,而且是个细菌性质的,所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连续的留取脑积液培养的标本明确是否细菌性的颅内感染,这个非常重要啊,关系到术后的如何的药物的抗生素的选择以及一些治疗方法还有呢,就是做一个增强的po CT啊,明确恶术区有没有异常的强化,还要恶语那个主治医生沟通社区有没有用一些人。 工作材料有可能呃,在这个部位是不是有一些感染的可能呃,假如说排除了以上两种情况还是发烧啊,这个时候呢,有一些是炎性的脑脊液啊,或者是术区的一些呃,术后的一些严重的这种反应啊这个呢,需要常常的脑脊液引流。 啊,多数患者呢,可能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一个效果啊,只是参考这个脑积液的常规生化呢,诊断这个一些颅内感染呢,呃,有一些呢,并不是细菌性质的,我是脑积液科陈伟医生啊,希望我的科普知2020年03月01日
1483
0
2
-
邢毅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外科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脑瘤后需要手术治疗后,往往会非常紧张、害怕,实际是对开颅手术缺乏基本的了解,凭主观臆断或道听途说产生心理恐惧;不光影响术后病情的恢复,甚至因此而耽误了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现就介绍一下神经外科常规开颅手术的操作过程,让大家对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常规开颅手术流程:1、 根据肿瘤位置在发髻内头皮上画出手术切口的标记线,这样手术后不会在头发以外的部位留下疤痕,疤痕都在有头发生长的地方,等头发长起来后就看不到刀口了。2、 碘伏消毒后铺无菌开刀巾,覆盖除了刀口标记线以外的其它头部区域。3、 连接常规手术器械后,切开头皮,翻开皮瓣后暴露颅骨,切开一定大小的颅骨(通常都是几个厘米长短,而不是很多人想当然认为的把整个脑壳打开),暴露脑组织,然后切除肿瘤及病变组织。4、 肿瘤及病变切除后,切下来的颅骨用钛板及钛钉固定回原位。然后缝合头皮,手术结束。相信大家可以发现,所谓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没有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一般不会在头发以外留下疤痕,不会影响美观,骨头只打开很小一块,而且手术后还会复位固定。希望患者、家属要和医生一道并肩作战,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战胜病魔。了解了开颅手术的流程后,我们消除了对开颅手术本身的恐惧,那么手术风险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回答,因为每一个患者的身体构造及脏器功能都不同,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手术风险发生概率相差迥异。概率是源自于大样本数据的一个估算,具体到某个个体身上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在每个个体身上,只有发生(100%)与不发生(0%)这两种情况。但是作为一个大夫,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每一个医生在手术台上都是竭尽其所能的救治患者,他们甚至比家属更加希望患者活下去。外科医生可能因为一次手术的失败而难过很长时间。患者来到医院,找大夫就诊就是为了解除病痛,大夫收治患者入院,并安排手术治疗,也是为了给患者解除病痛,大家有着一致的目标,理应齐心协力一起去实现它。为了彼此共同的愿望,作为医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责任心,也希望家属多一份信任与理解。2020年01月18日
8200
0
7
-
孙国臣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神经外科 如果您得了颅脑疾病需要全麻开颅手术,您是否会恐惧,茫然失措?希望我的介绍能缓解您的恐惧心理,对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更好的配合医生一起战胜病魔。问题的开始:一般是您有了不适的症状或者体检发现问题,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查体等一系列评估后告知您需要接受开颅手术。开颅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切开一部分颅骨(骨瓣),以进入下面的大脑。 开颅手术可以治疗脑肿瘤,血肿(血块),动脉瘤或AVM,颅骨骨折,异物(子弹),脑肿胀或感染等。手术前您需要完成医生开具的基本检查(例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等)主要是评估您是否能耐受全麻手术。请记得告知外科医生您的病史(即过敏,药物,麻醉反应,以前的手术等)。在手术前1周,在医生指导下停止所有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扶他林等)和抗血小板聚积药(波立维,阿司匹林等); 另外在手术前一周和手术后2周戒烟酒,因为这些会引起出血问题。除基本检查外,还有一些基于您病情的个体化检查,主要是影像和电生理检查,用于了解您的病损程度,科学制定手术计划和指导手术操作。手术当日,手术室护士将您接进手术室,麻醉医生会给您开始麻醉。麻醉满意后,您暂时失去知觉和不能感知疼痛。医生会根据您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在头上某一部位划特定形状的切口线。可以从头的前部、侧方、后部、上方等进入脑部。手术体位一般有三种:仰卧,侧卧,俯卧。摆好体位,固定头颅后,开始消毒、铺好无菌巾单。这时候您理解的手术才真正开始。医生打开脑壳、找到病变、去(解)除病变、缝合伤口,手术结束。由于整个手术过程您是全麻状态,没有知觉,不会感知到痛苦,也就是睡一觉手术结束了。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停麻醉药,您会慢慢醒来,恢复知觉。手术后,当您从麻醉中醒来时,您已经被带到恢复室或者神经外科监护室,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气管插管通常从嘴里或者鼻孔里插着,直到完全从麻醉中恢复或者医生确认安全后才拔除。你会经常被要求移动你的手臂,手指,脚趾和腿。护士会用手电筒检查你的瞳孔,并提出问题,例如“动动右手,伸两个手指等”?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头痛,药物可以控制这些症状。当您的状况稳定时,您将被转移到普通房间继续治疗并开始提高活动量。出院时间取决于所治疗的基础疾病和您的一般健康状况。医生会给您详细的出院指导。风险: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常言道,神经外科没有小手术。 所有手术的一般风险包括出血,感染,梗塞和麻醉反应等。 与开颅手术有关的包括并不止于以下几种:术后出血或梗塞,可能需要二次手术癫痫发作大脑肿胀,可能需要第二次开颅手术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昏迷、肢体瘫痪或力弱,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失语等脑脊液漏,可能需要再次修补精神异常与残疾相关的社会活动丧失期望通过这篇文字能缓解您对全麻开颅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以脑瘤为例动画显示开颅手术过程:链接: http://pan.baidu.com/s/1nvv94FJ 密码: 6yf32017年07月29日
8577
5
4
相关科普号

郭烈美医生的科普号
郭烈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214粉丝2.6万阅读

陈琳医生的科普号
陈琳 副主任医师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神经外科
7290粉丝339.9万阅读

张宇医生的科普号
张宇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科
95粉丝58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