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虎
主任医师
骨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
骨科徐荣明
主任医师 教授
3.3
骨科胡勇
主任医师 教授
3.3
骨科徐丁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2
骨科陆联松
主治医师 研究员
3.2
骨科赵刘军
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曹进
主任医师
3.5
骨科庄云强
主任医师
3.2
骨科张经纬
副主任医师
3.0
骨科校佰平
主任医师
3.0
叶鹏翰
主任医师
3.0
骨科陆勇
副主任医师
3.0
骨科张国
主治医师
2.9
骨科应启迩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郑智玉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朱文杰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毛伟民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叶志孟
主治医师
2.9
骨科周贤挺
医师
2.9
很多患友一提起“炎”往往认为需要吃消炎药,即所说的抗生素。这种“炎”为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炎症,例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但骨科经常提到的炎却非此“炎”。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简称椎体终板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是腰椎退变(老化)的一种表现。大多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引起,其他原因还有多种,如年龄、陈旧性外伤、长期服用激素等。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腰痛、活动受限。什么终板呢?它的准确定义是椎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椎体上下面的骨骺板骨化停止后形成骨板,呈轻度凹陷,即为骨性终板。椎体终板的中央仍为一薄层透明软骨复盖,并终生存在,即为软骨终板,上下软骨终板与髓核和纤维环连接共同构成椎间盘。简单说,就是位于椎体骨头和椎间盘之间的一层间隔,看看下面这幅图就一目了然了。椎体终板炎有哪些影像学的表现呢?MRI表现为:沿椎体终板及相邻椎体呈带状或斑片状的异常信号,多表现边缘清楚。根据MRI的表现分为三种类型:(1)Ⅰ型,退变腰间盘引起临近松质骨水肿,表现T1像低信号、T2像高信号;(2)Ⅱ型,临近椎体脂肪浸润,表现T1像高信号,T2像中等或稍高信号;(3)Ⅲ型,临近椎体的纤维化及钙化,表现T1、T2像均为低信号。Ⅰ-Ⅲ型核磁表现的转变意味着病情不断变化、进展,其本质是,椎间盘老化退变后,终板的保护作用逐渐减退或丧失引起临近椎体松质骨的变化过程。患者来就诊往往处于Ⅰ型这个阶段,腰部疼痛比较重,这时候我们会建议患者卧床休息、理疗、止痛对症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到了Ⅲ型,就比较稳定了,终板临近的松质骨彻底纤维化及钙化,处于此类型的患者往往为老年患者。终板炎的预防及急性期以外的治疗,主要是生活习惯的改正和康复锻炼。建议坐位时间不能过长,坐位脊柱的压力最大,这样会加重病情。锻炼以腰肌锻炼为主,来稳定脊柱,也可以做游泳锻炼、睡硬板床等,锻炼记住一个原则,不能加重脊柱的压力。急性期则可以口服一些消炎镇痛药物。
很多患者在发现有胸腰椎骨折后,医生往往会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但正确的卧床才能有助于康复,如果说您在卧床休息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应该注意的事情,容易导致骨折后遗症出现的,那么具体骨折后卧床休息要注意些什么呢?胸腰椎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如果卧床不良,骨折块后移,进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对于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往往需要绝对卧床,但部分患者以为只是要多卧床休息,因而时常下地行走,殊不知这样会进一步导致骨折椎体变扁。对于严重爆裂骨折的患者,过早下地行走会进一步加重骨折块后移,使椎管变窄,压迫神经,严重时可出现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因此,胸腰椎骨折患者,尤其是爆裂骨折的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下地行走。另外有些骨折患者相对谨慎,他们不下地行走,但天天躺在床上看电视或者是玩手机,一点不活动,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骨折后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一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下肢疼痛缺血,严重时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而且,长时间一个姿势躺着容易压迫皮肤,老年人容易出现褥疮。因此,卧床患者因经常活动双下肢,进行下肢功能锻炼,适度更换卧姿,避免静脉血栓和褥疮形成。其次,卧床的患者大小便不方便,有不少人就会减少喝水的量,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小便次数减少,就会产生更大的麻烦。因为很多患者卧床的时间比较长,且胸腰椎骨折病人常有腹膜后血肿形成,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加上饮水量比较小,就会引起大便秘结,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且长时间卧床,小便次数少,也会诱发尿路结石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状况的出现。所以开始就要注意补充利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香蕉等。开胃类桔子,山楂,山楂制品等有助于改善胃口。此外,尽可能给补充些含廋肉沫类,青菜类食物,以提供能量和粗纤维。床上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抬高下肢,活动踝关节胸腰椎骨折患者正确的卧床习惯,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骨刺,是关节骨骼退变的一种正常生理表现,也叫骨赘、骨质增生。就好像人老了会长白头发、要掉牙齿一样。 也就是说,骨刺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时候反而会对人体有益的。比如,有些长期腰痛的患者,数年后腰痛突然消失,X射线照片发现腰椎长了骨刺,使腰椎稳定性增加而消除了疼痛。 骨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关节功能退化,关节退化,同时关节也开始变得不稳,容易失衡,身体为了保护关节以及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成骨细胞就开始在关节磨损的地方增生,长出一些新的骨组织,医学将其称之为骨刺。骨刺的产生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损伤、肥胖超重、内分泌紊乱、骨细胞代谢异常、神经营养障碍、关节局部血循改变等因素有关,可伴有严重的疼痛。 骨刺一般情况下是治不好的。及时运用手术的方法强行将其去掉,过一段时间它在原来的地方又会重新长出新的骨刺。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口服止痛药物或者外敷药活血化瘀通络物缓解疼痛的症状,长骨刺的地方只要不疼就不用再管它。因此要预防骨刺平时就要保护好关节,不让关节受凉,不让关节受到外伤,多用热水泡关节,或者用热毛巾热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无论是哪种关节的疾病,在治疗期间都需要注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同时肥胖者要减肥,这也是减少关节负荷的举措。如果下肢有病变,就需要使用拐杖或者手杖,以减少关节的负担。这类关节疾病在短时间内通常是比较难治愈的,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