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霜冻已至,血管病高发期到了,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等疾病又在年末蠢蠢欲动。行走无力,小腿抽筋疼痛,足趾发麻,脚上溃破发黑的中老年患者应该高度警惕,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很可能就是元凶!这种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侵蚀动脉管壁,原本柔软富有弹性的血管壁会逐渐因为高血压力冲击、高脂高糖血液浸润、吸烟尼古丁毒害等不良因素加速老化,血管变得僵硬、苍白、增厚、满是污垢沉积,血流难以通过,甚至局部形成血栓。这时走不动、老疼痛、不能碰、烂脚丫的四部曲就相继上演了,生活质量每况日下,痛不欲生。可怜我们的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运动器官,承担“运输”任务消耗大“风险”高,偏偏“输油管道”太长,年久失修,环节越多,问题越多,真正输送到足部的血运杯水车薪,这时就需要把阻碍血运的病变一一清除,疏通供应足部血运的一道道障碍,让动脉——“高速公路”一马平川,让血液畅快奔流,这就是整体化治疗下肢缺血疾病的意义之一。如半途而废,开通不足,往往症状缓解不明显,需要再次手术。如果缺血继发感染坏死,单纯疏通动脉只能缓解部分病情,还需要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抗感染、负压引流、整形植皮等体系化治疗,做到真正让患者无忧无虑回归正常生活,这就是整体化治疗下肢缺血疾病的意义之二。如不及时清创截趾,往往存在感染蔓延坏死加重的风险,使前期开通血运的好转趋势付之东流。十月间,一位91岁的张奶奶患有糖尿病足,足趾坏疽,一位89岁王爷爷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夜间疼痛,难以入睡。他们得的这两种病都属于下肢缺血,如果在15年前,他们的命运可能都是忍受疼痛、等待截肢。不久前,这两位老人在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了吴巍巍主任和张童副主任做的微创血管治疗,治疗后24小时就可以活动了,迅速缓解了顽疾。吴巍巍主任介绍说,对于这两类最常见的下肢缺血疾病,传统的手术是搭桥,但是搭桥手术创伤大,至少要在腹股沟和膝关节处各开一个10厘米左右长的伤口,一般不建议高龄老人做,很多老人只能挨到截肢。相比之下,微创治疗只需要在皮肤上开一个两毫米左右的切口,创伤非常小,恢复也快,近百岁老人都可以接受治疗。同时,建议广大中老年患者尽早就诊,行走无力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到血管外科进行下肢动脉专业检查,这些检查简便易行,无创快捷而且费用不高,都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很快便能够确诊病情。尤其切记不要拖延,等到91岁张奶奶那样足趾发黑坏疽,治疗效果下降,周期较长,痛苦较多。张童副主任提醒,下肢动脉缺血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早期症状有腿部发凉、发麻,间歇性跛行等。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糖尿病足,要及早看血管外科,积极寻求这种整体化微创治疗。目前,能够采取这种整体化治疗方案的中心全国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同时开通大腿小腿乃至足部动脉,较充分的将体内动脉斑块取出体外,很少置入支架,又擅长清创、负压吸引、联合整形科矫形植皮等一体化一站式治疗的下肢诊疗中心为数寥寥,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是其中之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清华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也是北京市属三级医保定点公立医院。该院血管外科医疗设备先进,建有现代化的杂交手术室,对血管疾病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要成员均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苑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吴巍巍主任2014年由北京协和医院调入清华长庚医院创建血管外科,同时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青委会主任委员,擅长处理各种疑难血管疾病,带领科室引进最新医疗设备,在国内率先开展下肢动脉微创斑块清除、下肢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手术,提倡下肢斑块清除、减少支架植入等先进理念。张童副主任医师2018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调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兼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外科协会会员,中国微循环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专家委员会委员。入职清华长庚以来,为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带来了先进的治疗理念,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技术水平,开展了包括药涂球囊、血栓抽吸、斑块旋切清道夫、整体治疗方案在内的多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刘先生,今年75岁了,受下肢无力、疼痛的困扰多年,9个月前就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诊断“双下肢股浅动脉闭塞、狭窄”,其中右侧股浅动脉闭塞长度超过20cm,为TASCII D级病变。针对这样的病变,血管支架植入以前是主要微创治疗方式,而血管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国外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药涂球囊是解决血管再狭窄的优选方案。当时正逢药涂球囊刚刚在国内上市并且应用于临床。吴巍巍主任带领血管外科团队为老先生实施了双侧股浅动脉的药涂球囊扩张治疗,患者症状得到了缓解。9个月后,复查下肢动脉造影显示已经开通了的血管依然保持通畅,并且没有出现再狭窄,对于这样长段闭塞病变,“无支架”新技术--药涂球囊治疗结果已经令人满意。 自2016年6月以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球囊扩张手术,倡导腹股沟以下动脉腔内“无支架”治疗的理念,迄今已9个月,已完成几十例的该技术的治疗,所有患者的随访数据均显示出振奋人心的效果。实践证明,与欧美人群相似,国内下肢缺血患者也适合药物球囊治疗。“无支架”药涂球囊新技术的治疗理念和优势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自2016年6月以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球囊扩张手术,倡导腹股沟以下动脉腔内“无支架”治疗的理念,迄今已9个月,已完成几十例的该技术的治疗,所有患者的随访数据均显示出振奋人心的效果。实践证明,与欧美人群相似,国内下肢缺血患者也适合药物球囊治疗。“无支架”药涂球囊新技术的治疗理念和优势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下肢动脉内壁上形成,导致血管腔下肢,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如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发凉、麻木等症状。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就是微创的血管腔内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放置支架治疗病变。仍然有部分患者在放置支架后出现再次狭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膜的增生。药涂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是在用于扩张血管狭窄部位的球囊的表面涂有抑制内膜增生的紫杉醇、雷帕霉素等药物,在扩张病变的同时将药物释放在局部的血管内膜,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提高了血管通畅率,减少了再次干预。在新英格兰医学、Circulation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了多个著名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药涂球囊的通畅率高于普通球囊(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而病变再狭窄率、再次干预率低于普通球囊。药涂球囊与金属支架、药涂支架治疗效果一样,其显著优势是避免了体内放置支架。对于放置支架后血管再次狭窄的患者,药涂球囊治疗也有不错的临床效果。而对于下肢血管长段闭塞病变,药涂球囊治疗更有显著优势。随着今年国内首个药涂球囊获批上市,外周药涂时代来临,为下肢缺血患者提供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更多选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率先开展药涂球囊为数不多的中心之一。吴巍巍主任多次在国内学术大会上作《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病变腔内治疗的未来》的学术报告,指出药涂球囊是下肢缺血疾病治疗的未来方向之一,药涂球囊、斑块切除或减容等多种新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下肢缺血的治疗效果。2017年1月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顶级血管外科学术大会--LINC上,吴巍巍主任报道了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药涂球囊治疗的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具有治疗下肢缺血疾病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治疗理念,开展了包括药涂球囊、血栓抽吸、斑块旋切在内的多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清华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也是北京市属三级公立医院。该院血管外科医疗设备先进,建有现代化的杂交手术室,对血管疾病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要成员均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吴巍巍主任还兼任中国医促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擅长处理各种疑难血管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主动脉瘤与夹层新式覆膜支架微创治疗、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足、微创射频治疗静脉曲张、血栓抽吸治疗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总访问量 2,178,340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11位
科普文章 10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