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
首页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问诊
挂号
登录
|
注册
消息
工作站
个人中心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好大夫在线
>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
精神科
>
推荐专家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
已收藏
+收藏
主页
介绍
科室医生
门诊信息
推荐专家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科普号
推荐专家
疾病:
精神分裂症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张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
擅长:精神疾病的诊疗,老年精神疾病诊疗,精神卫生
专业方向:
精神科
主观疗效:暂无统计
态度:暂无统计
在线问诊:
10元起
预约挂号:
未开通
疾病病友推荐度
2.8
暂无
查看详情
不限
其他科室
热门
痴呆
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失眠
老年病
S
睡眠障碍
Y
抑郁症
Z
双相情感障碍
智力障碍
精神分裂症其他推荐医院
查看全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精神分裂症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喹硫平在精神科的作用
我们来聊聊喹硫平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位置。第一,喹硫平虽然对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都有一定效果,但其疗效通常不如奥氮平或利培酮等药物强劲。第二,它更常用于双相障碍或作为辅助治疗,因其镇静作用强,更适合处理焦虑和失眠。第三,对于急性、重症的精分患者,医生通常会首选疗效更确切的药物来控制核心症状。总之,药物治疗讲究个体化,喹硫平是一把好用的“瑞士军刀”,但并非应对所有情况的“首选重器”,需由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决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科普号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比较
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尚无可靠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辅助精神疾病的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学,结合病史,和精神检查,结合一些化验检查结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科医生,依据目前的诊断标准拟定初步诊断,例如ICD-10/ICD-11,DSM-4/DSM-5等。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是供临床医生使用和参考的规范化临床诊疗工作方案。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符合自己文化和国情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下面罗列出来,进行简单的比较,给读者提供参考(部分指南不是最新版本)。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程意见不一致(1-2年,甚至5年不等),但是对于复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总体是一致的,那就是“原则上,建议5年左右的治疗,甚至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做出这种建议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性、以及多次复发以后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可能加重有关。因此,作为精神科医生,作为患者的家属和照料者,我们应当尽量确保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完成至少2年的治疗,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心理康复,促进患者痊愈和社会功能康复,包括主动性社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等。对于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重点工作放在去除影响患者坚持治疗的因素,比如服药依从性差、无自知力、家庭支持差、伴有酒精药物滥用、伴有人格特质、社会心理应激、儿童期创伤、共病抑郁等等。
杨福中医生的科普号
首次发作精神病一定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吗?
作者杨福中精神分裂症,英文对应的单词是“schizophrenia”,这个词汇诞生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1857-1939年)在1908年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汇,“shizo”意为分裂、撕裂,“phrin”或“phren”,意为“心灵,精神”。精神分裂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遗传,环境因素有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绪、认知方面出现障碍,可能会逐渐出现社会退缩,主要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言语混乱(思维逻辑障碍)、混乱或者紧张性行为、阴性症状。但是,原发性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也同样表现为上述临床表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一、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原发性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都属于广义上的分裂症谱系障碍。狭义的分裂症谱系障碍指的是:分裂样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妄想障碍。1.精神病: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具体包括: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动作行为紊乱、阴性症状表现。原发性首发精神病(排除继发性精神病,即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可能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表现为急性起病,存在下列一个(或多个)症状:妄想、幻觉、言语思维紊乱(思维逻辑障碍)、极度混乱或紧张的行为,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至少为1天但少于1个月,最终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水平。3.精神分裂症样障碍: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症状学标准和精神分裂症一致,只是病程小于6个月。简而言之,只有持续存在的精神病性发作,才是精神分裂症。4.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明,患病率约为1%,发病率大约为千分之一。男性患者发病高峰常见于20-25岁,女性患者则在25岁以上。根据ICD-11的诊断标准,持续时间至少有1个月以上,阴性症状是预测长期功能低下的最重要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寿命较未患病者平均短15年。二、四者之间的关系:首次发作的精神病一定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吗?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其实比较复杂(对于研究者而言),但对于广大普通读者而言,可以简化成“病程”和“复发性”两个方面的区别。简单地说,首发精神病,如果在1个月内缓解,可以被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但是如果超过1个月,就可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因为多数精神障碍可能会反复发作,我用图示来表示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图示那么,问题来了,具有什么样特征的首发精神病,不会转归成为首发精神分裂症?而只是成为发作一次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这是研究者一直奋力研究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找到最好的答案。但是看了这个图,你应该明白,最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是:防止疾病复发!!!我们知道,某些风险因素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复发,反过来说,有些保护性因素,可以稳定精神分裂症病程,改善疾病预后和转归,如果能够强化保护性因素,避免风险因素,那就能够较好解决上述这个难题。当然,我们只能调控那些可以被影响的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干预作用,因为有些因素无法干预,例如,基因、遗传因素,等等。另外,还需要强调一点,上述关系图示,只是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关系的一种可能假设模式,因为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的首发精神病都会最终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有些可能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甚至可能是抑郁症!但是,上述的描述只是从概念层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其实,考虑到精神科诊断的特殊性,是以症状学作为诊断标准,可能我们定义的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疾病,可能只是不同种类的疾病,只是因为症状特征相似,被我们归为一类而已,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用现有的知识展开讨论,除非将来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的定义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例如不再以幻觉、妄想作为诊断的症状标准!!!三、精神分裂症复发相关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1.防止复发的保护性因素①密切随访和综合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尤其是精神病高危患者。②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状态,健康饮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生活压力、规律的运动的体育锻炼(增加BDNF水平),保证身体的健康。③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维持2年的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的治疗,必要时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针剂治疗。④心理治疗,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等。⑤减少精神病未治疗时间,对于首发精神病尽早干预,包括对于轻微精神病综合症开展心理干预、低剂量的抗精神病干预等。2.可能导致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①应激生活事件②童年期创伤③酒精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④躯体疾病⑤家庭成员高情感表达(负性情感表达)和病耻感⑥社会支持差⑦与社会隔离的生活状态⑧智商水平偏低⑨病前人格特质和问题(如:孤独者、与外界隔离的生活态度)⑩阳性家族史杨福中医生所在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所经历的生活应激事件显著多于健康人群,接收到的社会支持显著少于健康人群。两组患者的头发皮质醇水平(3个月内体内平均头发皮质醇水平)显著地域健康人群,社会支持具有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头发皮质醇水平的作用,从而具有降低疾病复发率的效果。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广大的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可以这样理解:防止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的有效办法就是强化可控的防止疾病复发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可控的增加复发的风险因素,尽量避免让首发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变成迁延不愈的精神分裂症,这是目前我们能做的,因为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因素,无法改变患者的基因。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卫生工作者,我还是想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基因),我们无法也不能进行干预,但是我们可以针对后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措施,那就是:减少社会心理应激、增加社会支持、开展心理治疗、健康饮食、改善营养、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对于轻微精神病综合症尽早干预,减少首发精神病的未治疗时间,并且,对于首次发作的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完成足疗程的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杨福中医生的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