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彤主任医师 西安交大二附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 陕西汉中的李先生,男,59岁,1年前因左侧耳闷就诊于当地三甲医院,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接受了“鼓膜置管术”,术后耳闷改善,但每次洗澡、洗头后,就会出现左耳瘙痒不适,李先生遂经常性挖耳以试图减轻耳痒。半前年,李先生因耳痒再次挖耳后,突然左耳流血,他迅速去了医院,当地医院检查后告知他耳道有受损,鼓膜可见穿孔,伴有血痂,没有看见通风管,说鼓膜上的管子已掉出,可能是因为挖耳导致置管脱落了,建议李先生药物控制感染,防止耳内进水。李先生接受了该治疗,但是同时有一个疑惑:挖耳时没有见到管子掉出,我的“管子”哪儿去了?此后,李先生耳痒症状并没有改善,甚至开始出现左耳反复流水、流脓、,伴随听力下降、耳鸣,辗转于当地医院和西安大型三甲医院,均以“鼓膜穿孔伴感染”,给与口服抗生素和耳部滴药治疗。但始终无好转,李先生为此非常苦恼。由于经常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最近的耳内镜检查显示耳道有真菌感染。经过多方打听,李先生慕名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到张晓彤教授特需门诊就诊,张教授检查耳内镜,发现患者左侧鼓膜穿孔,表面有少量水样物,予以清理后见穿孔内有白色反光物,怀疑鼓室内存在异物。考虑到患者曾接受“鼓膜置管术”,虽然当地医院考虑患者置管已脱出,但患者未曾见到过管状物掉落,张教授高度怀疑鼓室内奇怪的反光可能是脱落进鼓室的通风管,行耳内镜检查张教授的猜想得到证实。中午下门诊后,张教授立即为他安排了内镜手术。(图为内镜检查下所见)耳鼻喉科诊疗室内,张教授在内镜下仔细检查,发现穿孔内可疑的异物果然是鼓膜通风管,通风管已完全脱落进鼓室,长期的流脓、炎症让通风管与周围的组织粘连紧密,想要取出十分困难,在告知患者局麻下可能仍然有疼痛时,患者仍强烈要求尽力一试,他实在已经受够了耳反复流脓的折磨了。(此处可加入视频)在教授和治疗室护士们的配合下,这枚脱落进入鼓室内长达数月的通风管终于被顺利、完整的取出来了!术后张教授告知患者异物已取出,但考虑到鼓膜反复感染流脓已近7月,需要继续用药控制感染,嘱其避免耳道进水、挖耳,一月后复查。患者感谢张教授的仔细耐心与高超的医术,为他找到并解决了困扰他一年之久的痛苦。张晓彤教授提醒:“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经典术式,在接受置管术后需定期复查内镜以明确置管情况,要避免耳道进水,防止中耳继发感染,避免挖耳以防止通风管脱落,在怀疑放置管子脱落时,一定要见到脱出的管子,必要时需行颞骨CT以明确通风管是否落入鼓室内,避免造成鼓室内异物。2024年07月19日
157
0
1
-
丁天地副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 耳鼻喉 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会有这样的病人,在受凉、感冒或上火后突然感觉耳朵发闷,耳膜就像有层东西蒙住了一样听不清楚声音,可是当我们用棉签去掏时却什么也掏不出来,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可能是得了分泌性中耳炎。而说起分泌性中耳炎,就不得不提到--“咽鼓管”,因为引起中耳炎的常见病因中就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是中耳鼓室里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可以称之为我们中耳的“下水道”。成人全长约35mm,它的一端连接鼻咽部,另一端连接鼓室,是连通鼻咽部与鼓室的唯一通道,所以才被冠以“咽鼓管”的美称。我们感觉耳闷多是因为咽鼓管功能出现了障碍。01咽鼓管的功能(1)平衡鼓膜内外气压咽鼓管平时处于闭合状态,当我们做捏鼻鼓气、歌唱、吞咽、打哈欠等动作时咽鼓管才得以开放,如果鼓室内的压力大,则空气可以排出中耳;反之,如果鼓室内的压力小,空气则会进入中耳。只有这样,中耳腔压力与外界大气保持一个平衡状态,我们的中耳传音装置才得以维持正常的活动。(2)引流作用上面提到,咽鼓管就是中耳的一个“下水道”,乳突、鼓室和咽鼓管产生的分泌物均可通过咽鼓管不断向鼻咽部排出。(3)防声作用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咽鼓管能阻挡说话及呼吸的声音直接传入鼓室,而咽鼓管异常开放的病人则常常会听到自己的说话声或咀嚼声甚至呼吸声。(4)防逆行感染咽鼓管能够阻止来自鼻咽部的细菌、病毒、脓液、异物等进入中耳鼓室腔。02咽鼓管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分为急性(病程小于3个月)和慢性(病程大于3个月),其中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又可分为3个亚型,即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气压型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咽鼓管异常开放。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耳中耳压力失衡带来的相关症状,如耳胀满感、耳鸣、耳痛或不适感、耳闷堵感、“噼啪”声、响铃声、自听增强、听声朦胧、听力下降等。03 咽鼓管功能训练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捏鼻鼓气吹张法”:先深吸口气,闭紧嘴,捏住鼻子,使劲收腹把肺中的气体向鼻部方向吹张(正压),如果耳朵感到"嘣"一声,同时耳朵听声音的感觉出现一点变化,那就是吹张成功。相反,如果耳朵吹起来后,想叫鼓膜回去如何做呢?空咽一口唾沫就可以了。04治疗方法1)应用药物喷鼻通畅鼻腔辅助治疗,如内舒拿、辅舒良等鼻用糖皮质激素。2)口服促排药物。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马龙滴剂等。3)必要时采用咽鼓管吹张术4)鼓膜穿刺和置管治疗5)咽鼓管球囊扩张2024年06月14日
327
1
0
-
滕伟强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耳内分泌物的异常增多和积聚,引起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本文将介绍该疾病的症状、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症状一,听力下降,分泌物的积聚会影响中耳的正常震动,从而影响听力。二、耳朵胀满感,分泌物的积聚会使耳朵内部压力增加。 从而引起耳朵胀满感。三、耳鸣由于中耳的震动受到影响,可能会引起耳鸣,如歧视,在安静的环境下更为明显。四、头晕由于耳朵的平衡功能也受到影响,可以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五、分泌物流出耳朵内分泌物的积聚后,很容易引起分泌物外流,此时可能会出现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检查一、面部及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患者颈部或面部淋巴结是否肿大。二、原位听力测定检查患者的听力是否受到影响。三、鼓膜镜检查通过鼓膜检查提供了耳内部的视图,可以检查中耳内有无积液、炎症等异常情况。四、听力筛查对于儿童等不易接受检查的群体,可以通过听力筛查进行初步检测诊断。一、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过相关症状,如头痛、发热、感冒等。二、检查结果分析。 通过检查结果分析得出诊断结论,如中耳裂、有机液、骨膜变形等。治疗一、药物治疗,给予激素、抗生素、化痰促排药、2023年06月04日
118
0
0
-
2023年02月27日
86
0
0
-
杜铁流主任医师 内黄县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儿童多见。由于耳痛不明显,小儿主诉不清,一般在家长发现孩子呼之不应,或反映迟钝才来就医,这时候听力已经受到影响很长时间了,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分泌性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呢?1.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大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以后听力逐渐减退,伴自听增强。当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側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者起病隐匿,患者常说不清发病时间。小儿患者大多表现为对别人的呼唤声不予理睬,看电视时要调大声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如小儿患者的另一耳正常,也可长期不被家长察觉。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时可有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3.耳内闭塞感:耳内闭塞感和闷胀感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4.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撸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分泌性中耳炎该怎么治疗呢?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方式和非手术方式,主要是清除中耳积液,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气、引流,以及治疗相关疾病等综合治疗。非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①抗生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敏感抗生素。②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消炎消肿,粘液促排剂。③恒压咽鼓管吹张器:改善中耳通气。治疗仪对鼻腔提供持续的、稳定的气压流,当患者吞咽时气流被传送到咽鼓管,从而使咽鼓管开放。由于压力控制精准,可避免对鼓膜造成损害。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①鼓膜穿刺术:抽出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②,:凡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等,可于鼓膜切开并将积液充分吸尽后,在切口处放置一通气管,以改善中耳的通气,有利液体的引流,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③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新技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应用简单可行、安全、微创、无出血,已使很多患者受益。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疏通咽鼓管,防止并发症。④其他:积极治疗鼻咽或鼻部疾病,如腺体体肥大、鼻息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这里需要重点介绍一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有超过90%的患儿都和腺样体肥大有关,所以,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应及时做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重点说说咽鼓管球囊扩张术:1.咽鼓管的功能 鼓口始终保持畅通无阻,而咽口像是一个单向阀门,平时它是关闭着的,只允许中耳内的液体或空气逸出,而不允许鼻咽的分泌物和细菌进入鼓室。只有当张嘴、唱歌、咀嚼、打呵欠,特别是做吞咽动作时,由于咽肌的收缩,咽鼓管咽口才会瞬间开放,这时外界空气即可进入鼓室,这样鼓室内、外压力就达到平衡。2.咽鼓管功能不良是耳科常见疾病,成人发病率约为1-5%,70%儿童10岁前至少罹患一次急性咽鼓管不良,其常见症状为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等,并且与分泌性中耳炎、鼓膜膨胀不全、上鼓室内陷袋,甚至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密切相关。咽鼓管功能不良相关疾病的治疗比较困难,保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鼓膜按摩、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后症状短期缓解。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常致鼓膜菲薄,置管后易脱管,治疗效果亦不佳。长期中耳通气管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并有反复中耳感染风险。并且耳闷塞感、听物矇眬感等症状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咽鼓管球囊扩张作用:可使咽鼓管粘膜变薄、管腔宽,–通畅引流后表面活性物质重新分布、促进纤毛功能恢复 4.球囊扩张术有效原理:在局麻下应用超微内镜观察,发现–咽鼓管软骨靠近峡部的部分休息时是关闭的–靠近咽部的管腔是开放的,–而骨性部分都是开放的。球囊扩张术作用部位在峡部及软骨部!与肺一样, 咽鼓管内存在表面活性物质, 以降低表面张力, 维持管腔正常开放, 这对维持咽鼓管正常功能是不可少的。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会引起咽鼓管表面张力增大。分泌性中耳炎后致咽鼓管分泌物增多,而致活性物质减少–长时间咽鼓管肿胀,影响表面活性物质分泌。5.球囊扩张后,活性物质重新分布于粘膜表面,咽鼓管功能恢复。粘膜下层微出血,至术后纤维化,使管腔扩大。球囊扩张术最有效扩大的部位于咽鼓管软骨中部,软骨微骨折后使软骨部变硬变薄,从而使峡部管腔扩大周围软组织纤维化后,使管腔不易于塌陷.2020年10月09日
1943
0
2
-
2020年02月04日
3095
0
10
-
李超主治医师 生活中,有一些朋友在感冒后几天会出现耳朵闷、自觉两个耳朵听声音不一致,以及改变头位时会觉得耳朵中有水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临床上,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那么,为什么感冒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解剖结构——咽鼓管。人们常说“七窍相通”,其实咽鼓管就是连接鼻咽和耳朵一个管道。它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调节中耳内外气压。一般情况下,这个管道是关闭的,只有在吞咽、打哈欠等情况下开放。乘坐飞机、潜水等由于内外气压不一致而产生耳闷、耳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感冒的情况下,如果下鼻甲充血肥大压迫咽鼓管的管口或者分泌物堵塞管口,那么即使吞咽、打哈欠也不能使咽鼓管开放,进而也就不能使气体进入中耳腔,维持中耳腔内外气压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中耳腔内会产生负压,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出现鼓室积液。由于声波在空气中传导明显优于在液体中传导,因此患者会感觉到听力下降。也正是因为中耳有积液,才会出现耳闷、改变头位自觉耳中有水的现象。此时需要尽早治疗,其中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鼻腔通气(呋麻滴鼻液、鼻用激素)、抗炎预防感染(激素、抗生素)、粘液促排剂(欧龙马、标准桃金娘油、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等。一般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行鼓膜穿刺、切开,引流出中耳的积液,甚至行鼓膜置管,也就是在切开鼓膜的情况下放置一个通气管,调节中耳内外的压力,以达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注意事项:1.部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发现时已演变为慢性,尤其小孩,往往仅被描述为看电视声音大,小声呼喊无反应等。2.分泌性中耳炎除过感冒外可能由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见于小孩)、鼻咽癌(见于成人)等疾病导致。3.行鼓膜置管后通气管一般需要放置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期间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预防感染。(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李超【耳鼻咽喉小天地】公众号负责人2018年07月30日
7828
5
7
-
刘君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耳鼻咽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中耳鼓室积液,病人出现耳闷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出门旅游变得非常普遍,飞机也成为一项常用的交通工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门诊,我们也经常碰到病人乘飞机后耳朵痛、闷胀感来就诊。这样的病人很有可能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尤其是感冒后或有鼻炎的患者。还有一些人是乘坐高速电梯、高速火车进出隧道、潜水后出现这些症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这和我们的耳朵解剖结构有关。在我们的中耳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中耳压力的结构——咽鼓管。咽鼓管连接着鼻子和耳朵,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关闭状态,当我们吞咽、咀嚼时,咽鼓管开放、关闭,一边将鼻咽部的空气带入中耳,一边将中耳的分泌物引流至鼻咽部,可以进行压力调整。当感冒时,鼻咽部粘膜肿胀,咽鼓管的咽口阻塞,就会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小儿腺样体肥大或是鼻咽部肿瘤也会阻塞咽鼓管咽口,因此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必须排除鼻咽癌。当乘飞机时,气压变化,导致咽鼓管无法开放,也会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该如何治疗呢?我们一般采用鼓室穿刺,把积液抽出来,用滴鼻液减轻鼻腔粘膜肿胀;用一些促进分泌物排出的药物;有急性感染症状的加用一些抗生素。有的患者不用穿刺自己能恢复,有的一次穿刺能康复,有的患者需要反复几次穿刺加药物治疗,还有迁延不愈,甚至发展成粘连性中耳炎。我们该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呢?避免感冒时乘飞机、潜水。平时乘飞机在上升下降时、高速电梯上升下降时、高速火车进出隧道时,可以做吞咽、嚼口香糖、捏鼻鼓气的动作。万一做以上措施都没有效果,仍然出现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期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中耳鼓室积液,透过鼓膜可以看到液体及气泡本文系刘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2017年11月23日
6050
3
3
-
刘军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亲爱的病友:目前,咽鼓管球囊扩张+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复发性和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对最有效方法,总有效率约80%,上述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如下:1.耳部及切口勿沾水以防引起感染,可形成化脓性中耳炎。2.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腔通过咽鼓管形成逆行感染。3.勿用力擤鼻,鼻腔脏的分泌物,逆行感染中耳(尤其是感冒后鼻腔分泌物多时,一侧一侧清理鼻腔)4.感冒或鼻腔分泌多时勿做鼓气动作,逆行感染中耳;咀嚼口香糖有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5.耳内不需点药,保持干燥即可6.布地奈德鼻喷剂,桉柠派软胶囊4周,口服抗生素1周,如有过敏性鼻炎需加服抗过敏药物,如地氯雷他定片。7.定期复查(置管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看置管位置,是否堵塞,可以耵聍水糜蛋白酶或激素液浸泡,疏通,不适随诊(24小时急诊)。8.置管大概6个月以上取出9.术后3天,如果鼻腔无出血,可以自行做捏鼻鼓气(早中晚各做一次,一次三下),如无法鼓通,可以在我院门诊做波氏球咽鼓管吹张,如去医院不方便也可在网上自购波氏球吹张器做!(注:感冒了鼻腔有脓性分泌物时不能鼓气,以免逆行感染中耳)10. 定期复查,不适随诊(我科有24小时急诊)。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一下午;地点:301医院第一中心(原301医院-北京西四环五棵松)门诊楼十层B区门诊时间:周五上午;地点:301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胡同5号)门诊楼3层耳鼻喉科诊区咨询请到:Liujunent.haodf.com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刘博士耳科在线资讯2016年09月10日
18155
2
10
相关科普号

郝欣平医生的科普号
郝欣平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耳科
688粉丝3.7万阅读

陈阳医生的科普号
陈阳 副主任医师
西京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6298粉丝36.8万阅读

李庆忠医生的科普号
李庆忠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耳科中心
417粉丝20.8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