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目前最微创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原理 解密。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8月08日70
2
1
-
得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变性了,手术后还能完全恢复吗?
许多患者在检查颈椎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报告单上写着“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变性”等字样,这个时候医生就会告知情况严重,需要手术!这就让不少患者非常纠结,真的就必须手术吗?而在网上一查,都说脊髓变性了肯定要手术,而且术后可能还恢复不好。这是真的吗?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接诊了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她在1年前就出现了右侧上肢疼痛,双下肢的酸麻、行走不稳的情况,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脊髓型颈椎病,并告知脊髓变性了,需要尽快手术。当时她觉得自己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立即手术,服用了一些药物,做了保守治疗。但是今年她的症状越来越重,行走困难,要人扶着才能走,上肢也疼痛剧烈,什么活儿也干不了。这次,家里人就很重视了,去了不少医院,都建议她尽快手术,有的医生还说脊髓变性了,脊髓有了一定损伤,术后可能就恢复不好了。这让她们一家很担心,现在已经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而是做了手术能不能恢复的问题了。为了进一步治疗,他们决定去北京大医院再看看,最后找到了王主任。脊髓型颈椎病出现的脊髓变性是怎么回事?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众多类型中最危险的一型,它之所以这么危险,就是因为压迫到脊髓。那报告当中的脊髓变性又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脊髓受压久了,脊髓缺血了,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就产生了脊髓变性。如果再不尽快处理,继续发展下去就会有脊髓坏死的可能,到那个时候患者就会瘫痪。所以,一旦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后,都是建议尽快手术,避免病情向最严重的情况(瘫痪)继续发展。脊髓变性在颈椎的核磁共振片子上显示很明确,椎管内正常的脊髓是暗黑色的一条,而脊髓变性的地方颜色呈现变白、变浅。就像这位患者的片子,在颈5-6、颈6-7处的椎间盘有突出,而且严重压迫到了后面的脊髓,尤其是颈5-6水平处的脊髓显示变浅,提示有脊髓变性。术前影像学资料:脊髓变性了再做手术后还能完全恢复吗?这还是需要根据患者术前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患者术前脊髓变性很轻、时间短,术后的各项功能还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患者术前脊髓受压时间特别久,变性也很严重,术后的症状就会恢复得很慢,甚至一部分功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这时就不能完全恢复了。但相比完全瘫痪来说,尽早手术给脊髓减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位患者在了解后就马上同意了手术,王主任根据她的具体情况为她定制了微创的颈前路手术,并在其后为她成功完成手术。手术中在保护周围神经、脊髓、血管等组织的情况下,将两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切除,给脊髓进行了彻底减压,并进行内固定建立颈椎的稳定性。术后,她右上肢疼痛症状得到很快缓解,下肢麻木也得到了一定改善,在术后三天,她已经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了,效果很好。术后影像学资料:其实,脊髓型颈椎病只要确诊了,都是需要手术的,而且早做手术要比晚做的效果好很多,有时甚至是天壤之别,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能早做就早做,不要拖到后面脊髓变性得很严重了再做。
王作伟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23日349
0
0
-
脊髓型颈椎病,微创手术直播。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7日78
0
1
-
颈椎病漫谈—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漫谈—脊髓型颈椎病,一种没有明显疼痛,却只能做手术的颈椎病。切记不能按摩也不能牵引,更要小心不能摔倒,否则真的有瘫痪的风险!如果有双手不灵活,走路象踩棉花,不要总以为是脑血栓,脊髓型颈椎病也可以😌早发现,早手术仍然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黎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4日137
0
0
-
局部麻醉后路脊柱内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机理?切除前方的至压物吗?疗效如何?风险如何?
一、局部麻醉后路脊柱内镜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机理1.减压作用-后路脊柱内镜主要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间接减压。脊髓型颈椎病常由于颈椎退变,如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等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后路手术可以去除部分椎板、增生的黄韧带等,增加椎管的矢状径,从而减轻脊髓后方的压迫,改善脊髓的血运和空间。有人担心解除后方压迫能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神经根受压,原理上主要来自前方的至压物导致的物理压迫。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哪里有压迫,就从哪里把至压物拿掉,来解除给脊髓神经根的压迫。提点:手术风险高,另外一种方法的机理是哪里有压迫,就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避让。磨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就达到了避让压迫缓解脊髓神经根压力的目的,该术式的特点是风险小,可以局麻手术。2.稳定脊柱-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椎板等结构的有限处理,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过度破坏导致颈椎失稳。二、是否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后路脊柱内镜一般不直接切除前方的致压物(如前方的椎间盘突出或骨化的后纵韧带等)。它主要解决来自后方的压迫因素,如黄韧带肥厚等,对于前方致压物的处理不是这种手术方式的主要目的。三、疗效1.改善症状方面-部分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得到改善,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减轻,步态不稳情况可能好转。有研究表明,在改善患者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方面有一定效果,一般有效率在60%-80%左右,但具体疗效因个体差异(如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有所不同。2.长期效果-对于单纯由后方压迫因素引起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维持长期减压效果上有一定意义,但如果后续出现新的前方压迫加重等情况,可能影响远期疗效。 四、风险 1.神经损伤风险-术中可能损伤脊髓或神经根,虽然局部麻醉下患者能反馈神经刺激症状,降低损伤风险,但仍存在一定概率(约1%-2%)的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加重。2.出血风险-手术区域存在血管,术中可能出现出血情况,尤其是椎管内出血可能压迫脊髓,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率相对较低。3.感染风险-同其他脊柱手术一样,存在手术切口感染或椎管内感染的风险,一般感染率在1%以下。4.复发风险-由于不能直接处理前方致压物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部分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后可能再次出现脊髓受压症状。
吕昕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4日108
0
0
-
颈椎脊髓型颈椎病:选择前路传统的全麻手术和后路局部麻醉脊柱内镜部分椎板和黄韧带切除手术的依据是什么?
一、手术选择依据 1.病变部位与范围 -如果病变主要位于颈椎前方,如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前方,前路传统全麻手术可能更合适。因为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等操作,有效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若病变是由于颈椎后方的椎板增厚、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导致的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后路局部麻醉脊柱内镜部分椎板和黄韧带切除手术则更具优势,能够针对性地去除后方的压迫因素。同时后路手术也能够间接的解除前方突出对脊髓的压迫。大量的临床病例已经证明了这个观点。2.脊髓受压程度与形态 -对于脊髓前方单一节段或少数节段的局限性压迫,前路手术可精确去除压迫物。而脊髓多节段均匀受压,特别是伴有颈椎管狭窄时,后路手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来间接减压脊髓可能效果更好。大量的临床病例已经证明,后路手术对少数节段或者多节段都有较好的疗效。图片3.患者身体状况与耐受能力 -前路传统全麻手术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患者能够耐受全身麻醉以及较大的手术创伤。如果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不能耐受全麻或较大手术创伤,而后路局部麻醉脊柱内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打击较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后路局麻手术适应的患者更广泛。图片4.手术医生的经验与技术专长 -手术医生在不同手术入路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也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如果医生对前路手术经验丰富,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能优先选择前路手术;反之,如果在脊柱内镜后路手术方面技术精湛,则可能推荐后路手术。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疾病治疗的理解,主动选择治疗的医生及方法。 二、手术入路的利弊 1.前路传统全麻手术-优点-直接减压效果好:对于脊髓前方的压迫,如椎间盘突出等,能够直接切除病变组织,迅速解除压迫。-融合稳定性好:在切除椎间盘后进行椎体间融合,可以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椎不稳的风险。-手术视野相对清晰: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对于病变部位的处理较为准确。-缺点-全身麻醉风险:存在全麻相关的风险,如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等。-手术创伤较大:需要切开颈部前方的组织,对周围肌肉、血管等结构有一定的损伤,术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融合相关并发症:椎体间融合可能存在融合失败、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如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2.后路局部麻醉脊柱内镜部分椎板和黄韧带切除手术-优点-局部麻醉风险低:减少了全身麻醉相关的风险,尤其适用于一些高龄或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微创手术创伤小:对颈椎后方的肌肉、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保留颈椎活动度:与前路融合手术不同,后路内镜手术一般不影响颈椎的活动度。-缺点-间接减压局限性:主要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间接减压脊髓,对于脊髓前方的压迫(如巨大椎间盘突出)可能减压效果不佳。实际上,原先的弊病已经被大通道手术所克服。图片-操作难度大:脊柱内镜手术需要较高的操作技巧,手术视野相对较小,存在减压不彻底的风险。实际上,也被40-60厘米的显示屏克服了。-学习曲线长:对于手术医生来说,掌握这种手术技术需要较长的学习过程。确实是,如果已经有8000例以上的经验,还有多长的学习曲线!就像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人,还怕泰山的艰险吗?
医生集团-北京张西峰医生集团科普号2024年10月03日118
0
0
-
颈椎病患者如何自我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后果非常严重,手术比较简单,结合自我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能够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如果诊断了脊髓型颈椎病,需要及时找医生面诊或者在网络问诊也可以。我告诉大家,这个手术过程大概一个小时。核心是半个小时的局麻手术,大多数患者可以当天下地,第二天就可以回家。
医生集团-北京张西峰医生集团科普号2024年09月29日595
0
2
-
81岁脊髓型颈椎病,二便失禁,微创手术后。短期可以自己吃香蕉了。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0日83
0
2
-
88岁老人家脊髓型颈椎病,微创术后短期随访结果。老人家后悔来的太晚了。
张西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0日50
0
0
-
片子上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压到脊髓,就是脊髓型颈椎病吗?要立马手术?
之前为大家讲过脊髓型颈椎病,一旦发现就要尽早手术。而脊髓型颈椎病中常见的就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所以有许多人在拍颈椎核磁片子发现有这种情况时就会非常恐慌。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经常在门诊或者网络留言中遇见这样咨询的患者,“王主任,帮我看一下片子,我这脊髓受压了是不是脊髓型颈椎病?”或者“王主任,我这压迫脊髓了,是不是要手术了?”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有两个要点,缺一不可!事实上,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光靠一张片子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主要需要下面这两个要点:第一个,从核磁共振片子上看,有非常明显的脊髓受压。如果您只是轻度和中度的脊髓受压,一般来说脊髓的功能不受影响,这时我们还不能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当然这个时候也不用马上手术。第二个,就是患者一定要有脊髓损伤的表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最典型的脊髓损伤表现有走路脚底出现踩棉感,就是走路的时候感觉一脚前一脚后找不到地,飘忽忽的,下楼梯害怕踩空。除此之外,脊髓损伤还表现在患者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但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果您有这些症状就表示您的病情已经比较重了,这时就需要尽快手术,给脊髓减压。也有一些患者可能发现的比较早,脊髓损伤还比较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相关查体来判断。那做什么查体能判断有没有脊髓损伤呢?医生给这类患者经常做的查体有:•膝跳反射:比如医生给您做敲膝盖的反射,一敲比别人弹得都高,反射很强烈,这就是反射亢进,它是脊髓损伤的表现。•巴宾斯基征检查:医生从患者的脚后跟滑到前面,滑到小脚趾根部,再往内滑,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大脚趾的上翘,就是病理征的阳性,这也是脊髓损伤的表现,测的是下肢的病理征。最后也提醒大家,诊断脊髓型颈椎病不是说看见片子,显示压得很重就能诊断的,还要结合您的体征。所以大家有时候在网上留上一两张片子,也不能确诊,还是需要去正规医院神经外科进行相关查体以及面诊。如果最终结合症状、查体结果以及影像学片子,不幸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这个时候就需要早做手术了,但若没有脊髓损伤症状,就算片子显示有脊髓受压,这时也不能草草手术。
王作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9日155
0
0
相关科普号

许菲璠医生的科普号
许菲璠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928粉丝36.4万阅读

肖英博医生的科普号
肖英博 主治医师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疼痛科
27粉丝220阅读

王林医生的科普号
王林 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1193粉丝3.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沈晓龙 副主任医师上海长征医院 脊柱外科
颈椎病 260票
腰椎间盘突出 66票
腰椎管狭窄 12票
擅长:个人擅长: 1、国际上首次提出:颈后路单侧显露单开门技术,用于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将手术损伤减少近一半 2、国际上首次提出: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治疗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 3、小切口腰椎融合术,单节段手术切口5cm左右 4、复杂疑难颈椎病、胸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 个人特别擅长: 建立2项个人独有的特色技术:颈后路单侧显露单开门手术、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国际上首次提出了4种改良手术方式及7项理论创新: 1) 提出后凸指数(KI)的概念,以评估颈椎后凸畸形的严重程度,使对颈椎后凸畸形的测量更加全面、客观。 2) a 提出狭窄椎间隙高度的测量方法,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最便捷、最精确。 b 提出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概念,使对颈椎病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c 提出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理想治疗方法:颈前路经椎间隙骨赘切除扩大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临床治疗效果优良。 3) 提出脊髓后方压迫评分系统(PCS评分),以预测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恢复情况,此评分系统较日本学者提出的K线理论更先进、更准确。是单开门手术重要的术前参考指标。 4) 提出颈后路单开门术后交界区脊髓漂移角(DA-SC)的概念,为手术节段的选取奠定理论基础,是单开门手术重要的术前参考指标。 5) 提出S线(Shen Xiaolong line, S-line)的概念,S线具有预测单开门术后脊髓漂移位置的作用和预测术前危险因素的作用,是单开门手术重要的术前参考指标。 6) 提出Y线(Yuanwen line, Y-line)的概念,Y线具有明确主动漂移区椎板、被动推移区椎板的作用,是单开门手术重要的术前参考指标。 7) 提出颈后路单侧显露单开门技术体系,包含3种创新术式: a 颈后路单侧显露-完全保留对侧椎旁肌技术 b 颈后路单侧显露-通道辅助技术 c 颈后路单侧显露-选择性通道辅助技术 该创新术式体系彻底解决了铰链侧肌肉韧带损伤的难题、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技术支持。 -
推荐热度5.0姜亮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骨科
颈椎病 223票
腰椎间盘突出 26票
腰椎管狭窄 21票
擅长:1.颈椎(脊髓型、神经根型型颈椎病) 2.腰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 3.脊柱外伤/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特色:脊髓型颈椎病 -
推荐热度4.5王凯 副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颈椎病 90票
腰椎间盘突出 36票
椎管内肿瘤 31票
擅长:1. 颈椎病: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等; 2. 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等; 3. 脊柱先天性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脊髓栓系,脊髓脊膜膨出,骶管囊肿,寰枢椎脱位,脊柱侧弯等 4. 脊柱脊髓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胶质瘤等; 尤其擅长:1、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退变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倡导微创化及快速康复理念,坚持以尽可能小的手术创伤解除患者的痛苦,手术创伤小,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患者恢复快,可早期下地康复,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专业期刊。2、微创化治疗成人脊柱侧弯,参与提出微创化治疗成人脊柱畸形的宣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