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蜂窝织炎是一种发生于眼眶软组织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症状为眼睑眼眶部皮肤红、肿、热、痛,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等。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预后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微生物感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是发生眶蜂窝织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感染途径有周围组织、外伤和经血液感染等。
- 多数由眼眶周围组织炎症蔓延所致,例如鼻窦炎、面部和眼睑皮肤疖肿、急性泪囊炎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炎症逐渐扩散到眼眶软组织,可致病。
- 眼睑、眼眶周围外伤,如眼睑穿通伤创口感染,外伤导致眶内异物,尤其是植物性异物携带的细菌或真菌较多,若未及时取出或有残留,形成感染或瘘道(脓腔),可导致眶部软组织弥漫性炎症。
- 经血液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经血液循环迁徙至眼眶,全身脓毒血症时眼眶也可同时感染。
- 其他原因,包括眼部手术、眼内炎、眼部肿瘤坏死等。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眶蜂窝织炎,需加以注意:
- 儿童:由于儿童免疫功能不健全,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窦感染发病率较高,因此,儿童眼眶感染较成人多见。
- 患有糖尿病、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功能异常者更易发生此病。
症状表现
本病可分为眶隔前蜂窝织炎和眶深部蜂窝织炎,后者表现较严重。可表现为眼睑皮肤红肿,眼球突出、疼痛、眼球运动障碍。眶深部蜂窝织炎还可有视力下降、眼睛无法完全闭合、角膜感染等。严重时,患者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等脑膜刺激症状,甚至合并颅内感染出现神志不清等。
常见症状
- 眼眶、眼球疼痛,压迫眼眶和眼球时疼痛加重,眼球转动时疼痛明显。
- 眼睑皮肤和结膜水肿充血,眼球突出,结膜出现干燥、糜烂、坏死等。
- 视力下降,是由于眼眶内软组织炎性水肿压迫视神经或发生视神经炎所致。
- 发热、头痛等。
并发症
严重者可丧失视力。由于眼眶和颅内相交通,眼静脉血回流至颅内的海绵窦,一旦眶内有感染,极易波及到颅内,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
- 注意眼部、面部等感染性疾病的及时治疗。
- 外伤处理应及时、准确。
- 对全身感染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等积极治疗。
- 儿童患呼吸道等疾病时也应注意及时就医。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眼部检查综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眼部检查:检查外眼及眼内情况。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等生化指标、体温、血压、血糖等。明确炎症病菌等。
- 影像学检查:包括眼眶超声探查、CT、MRI 等。进一步了解组织感染情况。
治疗方式
抗感染治疗是关键,需要尽快使用大剂量广谱抗菌素通过静脉给药,同时寻找感染源并做相应处理。发病早期就采取及时有效治疗,能够很好地恢复。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并且严重者,尤其是眶深部蜂窝织炎,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治疗
未明确病原体时选择广谱抗菌素,在病变区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后应用敏感抗菌素。外伤致眶内感染,尤其残留植物性异物时,要警惕是否为真菌感染,必要时应用抗真菌治疗。
手术治疗
- 形成眶内脓肿时,行切开引流术。
- 形成颅内感染或脓肿时,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 注意清洁颜面部、眼部皮肤。
- 积极治疗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容易致病的原发疾病。
- 生活工作中注意眼部、眼眶的安全防护。
预后
- 眶隔前蜂窝织炎临床症状改善通常在 24-48h 内,预后很好,几乎所有病例都能恢复。
- 眶深部蜂窝织炎通常在 24-48h 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与风险因素(如免疫缺陷)、疾病进展程度等有关,一般出现并发症预后较差。
眶蜂窝织炎相关科普号

眼科科普
陈剑 主治医师
澧县中医医院
眼科
6004粉丝521.4万阅读

魏锐利医生的科普号
魏锐利 主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眼科
6555粉丝201.3万阅读

韩宜男医生的科普号
韩宜男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眶及眼肿瘤学科
1196粉丝1.2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