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细菌性阴道炎
成年妇女很少发生细菌性阴道炎,但老年妇女常由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引起阴道炎。阴道加德纳杆菌以前叫做阴道棒状杆菌也曾称为阴道嗜血杆菌,是一种小的、不包在荚膜内的、不活动的短棒状、低毒性细菌,为性传
陶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30日727
0
1
-
细菌性阴道炎一直治不好怎么办
细菌性阴道炎如果一直治不好,临床上就要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其它原因,做生殖道其它病原体感染检测,明确是否合并支原体感染、淋球菌感染、衣原体感染。如果有合并上述病原体感染,常规药物没有治疗效果,需要服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才能够达到治疗目的。部分患者因为一直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反复用药,阴道微环境完全被破坏,可能阴道的乳酸菌明显减少,阴道菌群存在失调情况。所以现在也建议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以后,停用抗生素类药物,停用治疗炎症类药物之后,可以在阴道内用乳酸菌制剂,有助于调整阴道菌群,让阴道有一个更好的微环境,相对比较容易抵御疾病的发生。
邱丽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14日1911
0
0
-
我妇科痒痒的,有细菌性阴道病,有在塞药,药店买了甲硝唑塞阴道,这个没事吧
母亲节免费直播义诊2022年05月12日273
0
0
-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BV)是阴道内乳杆菌减少或消失、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导致的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复发率高的特点。BV与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手术后感染、不良妊娠结局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BV的诊断主要依据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标准和临床Amsel标准。BV的治疗主要为口服或局部应用抗厌氧菌药物。BV治疗后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延长用药疗程。本指南也对妊娠期BV的管理进行了阐述。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以阴道内正常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或消失,而以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为主导致的阴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兼性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厌氧菌(普雷沃菌、动弯杆菌、拟杆菌、阴道阿托普菌)以及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等。BV相关的并发症较多,可引起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手术后感染及不孕症。妊娠期合并BV可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BV也会增加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如HPV、HIV、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等。BV的病原体并不唯一,治疗后复发率高,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容易漏诊,而相关的妇产科并发症又会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着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在国内的推广应用,BV的诊断日益标准化。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结合近年来BV的诊治进展,对2011年《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草案)》[1]进行修订,完善BV诊断体系,规范BV治疗药物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BV的认识、规范BV的相关诊治工作。一流行病学BV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多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妇女。不同国家和地区BV的发病率因就诊人群、种族、诊断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北美地区为7.1%~29.2%,西欧地区为7%~23.2%,中东地区为16.2%~50%,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为10.3%~32.5%[2],非洲为29.9%~52.4%[3]。国内的调查数据显示,BV在健康体检妇女中约占11%[4],在妇科门诊阴道炎症患者中占36%~60%[5‐7]。目前,BV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多个性伴、频繁性交、反复阴道灌洗等因素有关[8‐9]。二临床特点BV患者虽然阴道内乳杆菌减少,而大量厌氧菌及相关病原体增多,但是阴道黏膜并无炎症改变。BV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临床表现不典型:10%~40%的BV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质、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2.复发率高:BV的初始治愈率为70%~90%[10]。BV治疗后1个月的复发率为20%,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可达40%,治疗后12个月的复发率可高达60%[11]。三诊断诊断BV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常见阴道炎症的混合感染。BV的诊断目前主要根据Amsel临床诊断标准及革兰染色Nugent评分诊断标准。1.Amsel标准:是BV诊断的临床“金标准”。下列4项临床特征中至少3项阳性即诊断BV,(1)线索细胞阳性(即线索细胞数量>20%阴道上皮细胞总量[12‐14]);(2)胺试验阳性;(3)阴道分泌物pH值>4.5;(4)阴道分泌物呈均质、稀薄、灰白色;其中线索细胞阳性为必备条件。Amsel临床诊断标准的优点为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于实验室条件有限的医疗机构,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与Nugent评分标准相比,其诊断敏感度为60%~72%,特异度为90%~94%。2.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标准[15]:是BV诊断的实验室“金标准”。方法为将阴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1000倍油镜)下观察不同细菌的形态类型,并进行量化和综合评分,总分范围为0~10分;评分0~3分为正常,4~6分为BV中间态,≥7分诊断为BV。具体的评分标准见表1。Nugent评分标准适用于具备阴道微生态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要求检验医师有足够的诊断操作时间和经验进行评分,优点是诊断BV更客观、精准、统一,与Amsel标准相比,其诊断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83%。除上述诊断标准外,目前国内外还有其他方法用于BV的诊断,供临床参考。(1)Hay‐Ison评分标准[13‐14]:对阴道分泌物的革兰染色涂片进行分级,0级为仅见上皮,未见乳杆菌,提示近期使用过抗生素;1级为正常,乳杆菌占优势;2级为中间态,乳杆菌减少,混合其他菌群,可见阴道加德纳菌或动弯杆菌;3级诊断为BV,几乎未见或缺乏乳杆菌,主要是阴道加德纳菌和(或)动弯杆菌,可见线索细胞;4级与BV无关,仅见革兰阳性球菌,未见乳杆菌。该分级标准与Nugent评分标准的诊断效力相当[16],其诊断敏感度在97.2%以上[17]。Hay‐Ison标准将微生态菌群进行定性分类,简化了Nugent标准细菌定量评分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过程,节约了检验医师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将临床常见的其他菌群失衡如需氧菌感染囊括在内,使得诊断更加全面。(2)分子诊断:主要是针对BV病原体中加德纳菌的核酸检测,包括AffirmVPⅢ、AptimaBVassay,其敏感度在78%~100%。(3)功能学检测:针对厌氧菌代谢产物唾液酸苷酶的检测,需注意的是功能学检测应联合形态学检测结果[15];当功能学与形态学结果不一致时,以形态学检测结果为准。此外,由于BV是阴道微生态失调,细菌培养的意义不大,不推荐细菌培养作为BV的诊断方法。四治疗BV治疗前应进行充分评估是否合并其他阴道炎症,并根据混合感染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对应抗菌药物。对于单纯性BV,处理原则如下:1.治疗指征:(1)有症状的患者;(2)妇科和产科手术前无论是否伴有症状者。2.治疗方案:(1)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和替硝唑)、克林霉素。甲硝唑可抑制厌氧菌生长而对乳杆菌影响小,是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局部用药与口服用药疗效相似,治愈率80%左右。由于甲硝唑2g顿服对BV的治愈率低,不推荐用于治疗BV。具体用药方案见表2。(2)其他治疗方法:微生态制剂如阴道局部乳杆菌制剂[18]、中医药[19‐20]对于辅助BV患者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巩固疗效及预防复发具有一定的作用。五性伴的管理尽管BV病原体可在男性生殖器部位检出,但由于治疗男性性伴对BV患者的复发无明确获益,故男性性伴无需常规治疗[21‐22]。六随访及BV复发的处理BV治疗后若症状消失,无需随访。对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反复出现者,需进行随访。有条件者,治疗后可复查阴道微生态检测,评估阴道菌群恢复情况及疗效。针对BV反复发作者可沿用复发前的治疗方案,或更换其他的推荐治疗方案,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1)寻找并纠正BV发病的高危因素;(2)注意排除BV混合其他感染,针对混合感染给予对应的治疗;(3)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目前BV诊治领域中,BV中间态(Nugent评分为4~6分)的临床意义及转归、BV反复发作者的治疗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供证据以指导临床工作。对于复发性BV,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和最佳管理方案。针对BV反复发作者可参考的治疗策略包括:(1)在甲硝唑400mg口服、2次/d、连用7d的基础上,增加甲硝唑治疗天数至14d[23];(2)每晚睡前阴道内用0.75%甲硝唑凝胶(5g)共10d,停药3~5d,BV治愈后,开始阴道用0.75%甲硝唑凝胶(5g)每周2次,连用16周[24];(3)口服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或替硝唑400mg,2次/d)7d,再用阴道内硼酸制剂(600mg/d)21d,BV治愈后,应用0.75%甲硝唑凝胶(5g)每周2次,阴道置药,连用16周[25];(4)每月口服甲硝唑2g联合氟康唑150mg[26];(5)微生态制剂对于预防BV复发具有一定的效果[18,27]。七妊娠合并BV的管理妊娠期BV的发生率波动于3.5%~50.0%[28]。妊娠状态与BV存在相互影响,一方面,妊娠期雌、孕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黏膜免疫功能变化,子宫颈黏液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增加了BV的易感性;另一方面,BV可导致上生殖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及产褥感染有关[28]。因此,对于妊娠合并BV的管理应充分权衡患者筛查、治疗的获益与潜在的风险。1.妊娠期BV筛查及治疗原则:无需常规对无症状孕妇进行BV筛查和治疗[29]。有症状的孕妇以及无症状、但既往有感染相关流产或早产病史等高风险的孕妇均需筛查,筛查阳性者需进行治疗。对妊娠合并BV进行治疗的明确获益是能缓解阴道感染症状和体征,潜在益处是减少妊娠期BV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和减少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2.用药方案:可选择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目前的研究数据未发现甲硝唑及克林霉素存在明显的致畸作用;尽管属于妊娠期相对安全药物,妊娠期应用时仍建议充分知情告知应用药物的利弊。妊娠早期尽量避免应用硝基咪唑类药物。(1)妊娠期:阴道局部用药可能存在胎膜早破等风险,建议口服用药。可参考的用药方案包括:①甲硝唑400mg,口服,2次/d,共7d;②克林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2)哺乳期:选择局部用药,尽量避免全身用药。3.随访:妊娠合并BV者治疗后需随访治疗效果。有条件者,治疗后可复查阴道微生态检测,评估阴道菌群恢复情况及疗效。
马春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2月23日2853
1
12
-
几乎每个女人一生中都得过一次阴道炎
困扰所有女性的妇科问题是什么 大概就是“阴道炎”吧 门诊患者中最常听到的就是: 我白带不好 白带就一直不好 白带多,颜色黄,有异味 今天我们科普一下细菌性阴道炎,另一种发生率较高的霉菌性阴道炎,参考我们既往文章。 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是指阴道内乳杆菌减少或消失,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而导致的阴道感染。由于阴道内乳杆菌的减少,很难再重建阴道的正常菌群,致病菌增多,复发率就较高,治疗1个月后,20%复发,3个月后40%复发,1年后60%复发。 细菌性阴道炎有什么表现 白带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味,稀薄色黄 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如何诊断细菌性阴道炎 均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黏附于阴道壁 阴道分泌物检查:线索细胞阳性,阴道分泌物PH>4.5(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环境PH为3.8-4.4),胺臭味试验阳性。 细菌性阴道炎需要治疗吗? 有症状的患者需治疗 妇科或产科手术前检查发现阴道炎,无论是否有症状,均需治疗,以免炎症上行性扩散 患BV的女性患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切除后阴道感染、宫颈细胞学异常的风险均增加 细菌性阴道炎如何治疗 口服药物: 方案1:甲硝唑400mg 每日2次,连用7日; 方案2:替硝唑2g,每日1次,连用3日或替硝唑1g,每日1次,连用5日; 方案3: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连用7日; 局部用药: 方案1:0.75%甲硝唑凝胶5g,阴道用药,每日1次,连用5日 方案2:甲硝唑阴道栓(片)200mg,每日1次,连用5-7日 方案3:2%克林霉素软膏5g,阴道用药,每日1次,连用7日,或克林霉素阴道栓100mg,睡前阴道用药,共3日 性伴侣无需治疗:因为性伴侣治疗后并没有改善治疗效果或降低复发率 治疗结束后,如无症状,可无需随访,如症状持续存在,可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必要时阴道局部使用乳杆菌类药物(以菌治菌)。 一类特殊类型的阴道炎--妊娠期阴道炎 妊娠期阴道炎可能造成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子宫内膜炎等,妊娠期间需行阴道分泌物筛查,如合并阴道炎,可予以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或克林霉素3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 因妊娠期阴道局部用药可能存在胎膜早破风险,因此,建议口服用药。很多孕妈妈肯定会担心怀孕期间吃药会不会影响宝宝发育啊?目前研究数据未发现甲硝唑及克林霉素存在明显的致畸风险,数据相对安全用药,但用药前还需产科医生评估,综合权衡利弊。 文 | 郜振彦 审核 | 方旭红 方旭红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 专家门诊:周三全天
方旭红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1月29日990
0
1
-
一招解决 细菌性阴道炎
王文娟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1月11日1653
1
10
-
我的是细菌性阴道炎,怎么样治疗? 好烦恼啊
付霞霏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9月03日760
0
0
-
如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
如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医生采用药物来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最常用的2种药物是:●甲硝唑●克林霉素这两种药物都有不同的形式,包括药片,以及供女性用于阴道内部的凝胶或乳膏。大多数女性在采用凝胶或乳膏治疗时副作用较少。但是,您和您的医生或护士将确定哪种药物和哪种形式适合您。即使您只用了几剂药物后症状便消退,您也应该用完医生或护士开具的全部药物,这点是很重要的。用完全部药物可有助于防止症状复发。
郭亮生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13日1846
0
0
-
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是什么?
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是什么?许多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女性没有症状。当症状发生时,女性往往会出现“腥臭的”阴道分泌物,这种情况可能在性交后更常见。该分泌物呈水样和灰白色或灰色。女性还可能出现阴道灼热感。有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吗?有。医生或护士会进行体格检查。他们还会采集一份您的阴道分泌物样本,并对该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判断是否有感染。
郭亮生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13日1429
0
1
-
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病?
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阴道感染,可引起难闻的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是医生和护士用来描述从阴道排出的任何液体的术语。正常情况下,女性每天只有少量的阴道分泌物。但是,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女性可出现大量的阴道分泌物或难闻的阴道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是由某些细菌(微生物)引起。正常情况下,阴道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细菌。当细菌的数量或类型发生改变时,便可发生感染。
郭亮生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6月13日2485
0
0
相关科普号

吴雯静医生的科普号
吴雯静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乳腺肿瘤中心
355粉丝10万阅读

赵小峰医生的科普号
赵小峰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科
843粉丝68.8万阅读

刘东光医生的科普号
刘东光 主任医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科
5588粉丝379.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李敏 主任医师中日医院 妇产科
阴道炎 55票
宫颈癌前病变 45票
妇科病 37票
擅长: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外阴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外阴白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微创手术治疗,HPV感染管理 -
推荐热度4.7吴琴姣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科
阴道炎 23票
盆腔炎 23票
妇科病 11票
擅长:不孕不育、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内异症、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疾病的治疗 -
推荐热度4.6陈瑞英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科
hpv感染 122票
宫颈炎 47票
宫颈癌前病变 38票
擅长: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妇科内分泌疾病和不孕不育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