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如何治疗
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样,都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而具有多种表型。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而具有多种表型,且不同表型的诊疗及预后也不同。随着对支气管扩张探索的逐渐深入,发现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炎症的异质性与肺功能、恶化风险、入院率等密切相关。下面从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的形成过程、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嗜酸性粒细胞作为支气管扩张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可治疗特征提供参考。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支气管或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症或纤维化的病症,其严重损伤支气管壁的弹性,易使支气管长期处于扩张状态或变形。支气管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或分枝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囊性纤维化及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遗传性疾病。全球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美国调查研究显示,其成人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为139/10万人。意大利的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从2005年的0.62%升高至2015年的1.63%,英国女性支气管扩张患病率从2004年的3.505%升高至2013年的5.661%,男性患病率从2004年的3.012%升高至2013年的4.855%。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则从2013年的0.7548%升高至2017年的1.7445%,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支气管扩张已被认为是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及哮喘之后的第三大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一、概述支气管扩张与支气管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损害、气道感染和炎症相关,气道炎症是支气管扩张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支气管扩张可分为临床表型、影像学表型及微生物学表型。根据其气道炎症类型,支气管扩张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混合型。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中存在许多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最为多见,因此支气管扩张也曾被认为是一种中性粒细胞疾病,被称为中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1998年,Gaga等研究发现,支气管扩张患者支气管黏膜活检组织中的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比正常健康对照者更多,引起了大家对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eosinophilicbronchiectasis,EB)的研究。Tsikrika等发现,约20%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细胞计数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现象(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在一项来自5个国家的951例患者的分析中发现,痰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相关,22.6%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x10⁹/L,同时发现对比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x10⁹/L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x10⁹/L患者的支气管扩张程度[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指数(bronchiectasisseverityindex,BSI)评分]更重,死亡率更高。在排除感染因素影响后分析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患者,病情在短期内急性加重的风险更高。然而,Wang等的研究表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x10°/L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分级(FACEDcombinedwithexacerbations,E-FACED)评分和BSI评分、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较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x10/L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显著降低,且全身炎症水平更低。除此之外,在Miguel等的研究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U形关系,即支气管扩张患者在血嗜酸性粒细胞<0.05x10⁹/L及嗜酸性粒细胞>0.3x10⁹/L时,其急性加重风险均高,但前者病情加重发生风险更高。一项906例来自西班牙支气管扩张登记处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发现,血嗜酸粒细胞数>0.1x10⁹/L患者中,70%的受试者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较轻,其临床结局、营养状况和肺功能较好,全身炎症较低,提示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可能是轻度支气管扩张患者预后较好的生物标志物。最新研究发现,EB患者较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患者严重程度更高、气道梗阻更严重、E-FACED评分和BSI评分更高、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率、住院费用及受影响的肺段数量均较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更多。综上所述,不同程度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支气管扩张临床特征仍不清晰,但目前的研究提示,支气管扩张的气道炎症表型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恶化风险、肺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探索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的特征,可以更好地指导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疗。二、病理生理机制支气管扩张与高Th2炎症反应相关。1986年,Mosmann等发现,鼠CD4⁺Th细胞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可以分为2个主要的功能不同的亚组,即Th1和Th2。而Th1细胞能够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淋巴毒素α(lymphotoxinα,LTα),Th2细胞则产生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5和IL-13。Th2﹣高炎症是指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x10°/L或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nitricoxide,FeNO)≥25ppb。研究发现,支气管扩张时高水平的FeNO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L-13驱动的炎症和肺功能降低有关。当设置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X10⁹/L)或FeNO>25ppb为临界点,31%的患者存在Th2型支气管扩张,其病情更重,症状也更严重。综上所述,支气管扩张与高Th2炎症反应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源于骨髓中CD34+的祖细胞,IL-33及IL-5在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阶段起重要调节作用。粒细胞﹣巨噬细胞祖细胞通过ST2受体对IL-33的应答,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谱系定向祖细胞前体分化,并促进细胞膜上IL-5受体形成。IL-5受体在嗜酸性粒细胞谱系定向祖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高度表达提示,IL-5在嗜酸性粒细胞终末分化、活化、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IL-5还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介导的Bcl-xl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并在嗜酸性粒细胞存活中发挥作用。在Th2炎症反应中,变应原进入呼吸道后刺激上皮细胞产生大量IL-25、IL-33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TSLP)等,其可激活下游免疫细胞Th2和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2innatelymphoidcell,ILC2)。激活后的Th2和ILC2细胞生成并释放出大量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IL-4和IL-13可促进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IgE)抗体的产生、黏液的分泌及气道重塑,IL-5则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成熟、迁移和活化。此外,IL-4可通过激活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6,STAT6)信号通路,促进关键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protein3,GATA3)表达,GATA3进一步促进IL-4、IL-5和IL-13的转录。当肺部存在炎症,IL-4和IL-13还可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募集过程关键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产生,而IL-5可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嗜酸性粒细胞的特异性募集,使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组织中浸润,最终导致气道炎症。三、诊断目前,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的定义尚未统一,不同研究间探讨的嗜酸性粒细胞的范围差异很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同时还需要关注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和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如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FeNO等指标。在Shoemark等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支气管扩张患者平均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约为0.00017x10⁹/L,而西班牙支气管扩张登记处的数据提示,支气管扩张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约0.0002x10⁹/L。目前,世界上多数研究以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来判断是否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FeNO等指标因其无创、易获取、经济等优点也被认为是评估支气管扩张气道炎症表型的重要指标。一项英国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具有相关性,且当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x10⁹/L预测患者为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的特异度为82.0%,而血嗜酸粒细胞计数>0.0001x10⁹/L时,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的灵敏度为85.2%。有研究表明,在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外周血中可以观察到相似比例升高的嗜酸性粒细胞,而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上清液中,IL-13水平及FeNO水平更高,而中性粒细胞炎症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痰上清液中的IL-8的水平更高。Cho一项关于气道慢性炎症疾病的研究发现,FeNO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呈正相关,但相关性略弱。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呼出气FeNO水平似乎可能成为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痰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预测的替代指标,除此之外,随着T2炎症反应发生而显著表达的IgE、IL-13、IL-4、IL-5等细胞因子能否成为新的评估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四、治疗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包括治疗潜在病因、改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除常规的气道廓清、祛痰、改善通气功能障碍、清除病原体抗感染、治疗并发症等治疗外,进行抗嗜酸性粒细胞炎症也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尽管应用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仍存在争议,但血嗜酸性粒细胞已被证明是评估慢阻肺和哮喘患者是否应用吸入类固醇药物的指标。有研究表明,痰嗜酸性粒细胞≥3%或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x10⁹/L的患者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其他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3个月后,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患者急性加重入院的次数并未增多。但上述研究规模均较小,缺乏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故吸入类固醇药物对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疗效仍需更多研究来验证。因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是高Th2型炎症,除类固醇药物外,目前针对抗IL-5单抗、抗IL-4/IL-13单抗等靶向治疗研究也逐步开展。美泊利珠单抗(mepolizumab)和瑞利珠单抗(reslizumab)是靶向IL-5的抗体,可阻止IL-5与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减少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口服激素剂量,甚至停用口服激素,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也可降低该类患者重度急性加重频率,即美泊利珠单抗和瑞利珠单抗可降低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要气道炎症的急性加重频率。贝那利珠单抗(benralizumab)直接竞争性结合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表达的IL-5Rα,IL-5Rα活化自然杀伤淋巴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cell)和巨噬细胞,诱导抗体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使嗜酸性粒细胞直接消耗。在多项评估对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美泊利珠单抗、瑞利珠单抗、贝那利珠单抗可减少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并减少类固醇药物的使用,但瑞利珠单抗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loodabsoluteeo-sinophilcount,AEC)<0.4x10⁹/L的哮喘患者中对肺功能等的改善效果大幅度下降,而贝那利珠单抗在AEC≥0.3x10⁹/L的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最佳。目前,抗IL-5单抗和抗IL-5Ra单抗用于治疗嗜酸性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疗效评估研究较少,但有研究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003x10⁹/L合并或不合并哮喘的患者,贝那利珠单抗可以改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口服类固醇药物的剂量。这提示,抗IL-5单抗的应用对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五、总结与展望支气管扩张作为一种呼吸道慢性疾病,具有多种表型异质性表型,需要生物标志物来帮助确定不同的疾病表型,并提供疾病预后和疗效的临床相关信息。血嗜酸性粒细胞及FeNO测定可以预测支气管扩张的炎症表型及临床特征,此外,一些吸入性类固醇药物及针对T2炎症反应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嗜酸性粒细胞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新型治疗策略。但目前多数相关研究规模较小,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个性化诊疗,为临床医师管理支气管扩张患者提供理论基础。
王智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04日97
0
2
-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大多比较消瘦,平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每天吃两个鸡蛋蛋白,喝一杯牛奶。当然要保证肾功能是正常的前提之下。目前新冠有抬头趋势,需要远离有感冒,新冠感染的患者,因为支扩患者是易感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得病。在季节更替的时候,如快到冬天的季节,支气管扩张患者也可以去接种流感疫苗,平时出门要记得戴口罩。
范莉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5日156
0
0
-
生黄豆在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中的运用
黄豆测毒法黄豆测毒,患者去嚼这个生黄豆,不是煮熟的。生黄豆和熟黄豆的区别,生黄豆,味很腥。如果去嚼生黄豆,然后感觉生黄豆很甜,他的臭肺受影响了,他发生了肺脓肿。虽然说他还没有咳我们说的那个痰。那个黄痰有两种,一个是脓细胞,一个是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和脓细胞不一样,有坏死组织的痰它分层,因为痰都比较轻,但是它有组织坏死,你把它泡在水里,痰分层。它中间的就是在水下的那一层,是坏死组织,上面的才是痰液。所以这个痰分层就是,已经坏死组织吐出来了。刚开始坏死的时候,就象化脓没穿的时候,你有没有知道呢,那就用黄豆去测毒。这是中医特殊的黄豆测毒。黄豆测毒法还可以坚持喝来治肺脓肿。如果这个病人有支气管扩张,有肺脓肿,把黄豆用水泡,泡胀以后,用石磨,现在没有石磨,现在都机器打也可以。我们过去是用那个石磨,可能年轻的人都没见过这东西,特殊的一种器具,磨了以后,就是磨出豆浆来。但是这个豆浆正常人是不喝的,因为要加热,生豆浆没法喝,生豆浆那个味儿很难喝,很腥。这个生黄豆浆就是治疗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的,因为小叶性肺炎很快就好了,一般都不喝它。它比较腥,也可以喝它,它是一个急性的经过。支气管扩张尤其是肺脓肿,可以坚持喝,每天早晚喝一杯生黄豆浆,这个不能加热的,就是特别腥的,那东西叫做黄豆测毒法,这个对控制肺部感染有效。尤其见于肺部的化脓菌感染,这黄豆有效果。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1日357
0
1
-
得了支扩,该怎样保护肺?
“我老是咳嗽咳痰,做了肺CT,说是支气管扩张,这是什么病呀?严不严重?”呼吸科门诊经常遇见拿着片子忧心忡忡的支扩患者。其实支气管扩张在临床中很常见,但是常常被人忽视,往往出现咯大量脓痰、咯血、发热才来治疗,肺结构破坏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让大众认识支扩、了解支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什么是支扩?我们的肺像一棵倒过来的树,主干是气管,往下逐渐越分越细,直到连接到肺泡,就如同树枝连着树叶。支扩,全称为支气管扩张症,就是支气管异常扩张了,本来应该变细的气管因为炎症增粗变形了。有人会问,气道增粗了,不是更通畅了吗?其实不然,变粗是因慢性炎症反复刺激造成的结构破坏,气道管腔狭窄变形,粘液分泌增加,伴行血管受损出血,长期则造成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就是反复感染,病情缠绵难愈、逐渐加重。二、支扩是怎么形成的? 西医认识支扩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先天性支扩主要是遗传或发育缺陷导致;继发性支扩在我们国家更常见,幼年反复发生的肺炎、百日咳、支原体、病毒感染(麻疹病毒等)造成的管壁破坏及结构变形,青年时期感染结核造成的瘢痕牵拉变形,成年后没有及时有效治疗的肺部感染是形成支扩最常见的因素。往往是由于支气管感染和阻塞,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识支扩属于中医的“肺痈”、“内伤咳嗽”范畴,其病位在肺,痰浊、瘀血、热邪是常见的致病因素,正虚邪恋、肺络损伤是其主要病机,病性往往虚实夹杂。若患病日久、病情逐渐加重。三、支扩的症状和危害 支扩的症状?咳嗽、咯痰是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的症状,超过90%的病人有长期的慢性咳嗽,且一般咯痰量较多。支扩的痰液可为黏液性、黏液脓性或脓性。合并感染时咳嗽咳痰量明显增多,可呈黄绿色脓痰,重症患者痰量可达每日几百毫升。半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可从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严重咯血可能会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量咯血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支扩有什么特殊体征?肺部固定的湿啰音是支气管扩张症的特征性表现,这种湿啰音往往在处于缓解期时也能听到,当然感染发生时湿啰音会明显增多。还有些病人可以见到杵状指(趾)。四、支扩的诊断n 如果您有反复咳嗽、咯痰或咯血表现,可以来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其实并不难,胸部高分辨CT就可以发现,它是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方法。五、得了支扩,我们该如何保护肺?确诊了支扩怎么办?别担心,让我们一起好好保护它。利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预防为主预防支扩的关键就是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感染在支气管扩张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早控制呼吸道的感染,积极接种麻疹、百日咳疫苗,预防、治疗肺结核,以防患于未然。同时,清淡而有营养的饮食,多饮温水,多晒太热,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都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已病防变已患支扩的病友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⑴天冷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多数感冒往往是导致支扩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⑵坚持进行体位引流,就是想办法通过改变身体的姿势和体位,把气管和肺内的痰液“倒”出来,例如支气管扩张的部位在下叶的,就采取头低脚高势,可以跪在床上一段时间,每次约5-10分钟,每天应该做2-3次。⑶咯血时应轻轻将血咳出,坐起来、脸朝下,切忌屏住咳嗽以免形成窒息。有的人怕咳嗽而不敢咳,认为一咳嗽就会继续出血,这是不对的。因为气道的出血不咳出来即会阻塞气道,反而危险。⑷食疗:饮食忌油腻、煎炸食品,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配合百合、山药等食物食疗。⑸心情平和,忌恼怒。⑹注意休息,忌劳倦。 支扩的自我调养⑴ 疗:饮食上以质地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例如小米、豆腐、白菜、白萝卜、胡萝卜、桃、葡萄、苹果、银耳、百合、荸荠、杏仁等,慎食或禁食辛辣刺激食品,忌烟忌酒,忌食辛燥发物等。⑵营养支持:对支扩患者,可加用润肺补肾之品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支扩病人痰量较多,易耗津波,故适量多饮水,可补充体内消耗的律液。适量补充营养食品,如含有优质蛋白、维生素C的食品,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⑶保持大便通畅: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对防治支扩继发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平素服些润肠通便之食品,如白萝卜、血豆腐、大白菜等既可通便,又可化痰。多吃蔬菜水果,如生梨、香蕉等。⑷宜忌:发病期间忌食温燥食品,如羊肉、狗肉、猪头肉、海胆、油腻之品,慎食或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忌烟,忌酒,避免烟雾刺激及湿热内蕴;忌急躁发怒郁闷,以避免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而导致支扩加重;慎起居,避风寒,避免外感诱因;适量运动,恢复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最后,让我们医患携手保护好我们的肺,能够顺畅呼吸、健康生活! 何沂 樊茂蓉 苗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科普号2024年04月14日843
2
5
-
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怎么根治?
贾维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6日106
0
2
-
乙酰半胱氨酸:不止是祛痰药,还有这些临床用途!
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为临床常用的黏痰溶解药,口服或喷雾给药可用于治疗急性咳嗽呼吸道疾病,使痰中的黏蛋白裂解,降低分泌液的黏性而利于排出。近年来随着对其的深入研究,发现NAC除了黏痰溶解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如保肝、免疫调节等多重药理作用,在各大系统疾病中发挥其价值,使得临床应用有较大的拓宽。一、NAC的药理作用:NAC是半胱氨酸的的N-乙酰化衍生物,是谷胱甘肽的前体。其口服吸收快,主要经肝脏和肠道代谢,生物利用度为4%~10%。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如下:二、NAC在各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因NAC作为细胞内GSH的前体,同时具有多重作用优势,近年来NAC在肝脏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1、酒精性肝病研究发现,NAC能显著减轻乙醇引起的肝损伤,其主要通发挥抗炎及抗凋亡作用,从而缓解由乙醇引起的毒性作用。2、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相关研究结果表明:NAC能显著改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改善脂质代谢,减轻肝细胞损伤。因此,NAC可以改善MAFLD引起的肝损伤,对MAFLD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3、肝性脑病(HF)HF是一个病理生理的过程,是由各种致病因子所导致的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肝硬化是其病理发展结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NAC治疗慢乙肝导致的HF,发现慢乙肝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体内抗氧化物减少,有严重的肝损伤及HF。在接受NAC治疗12个月之后,患者体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Ⅳ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上述症状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表明NAC对由慢性乙肝引起的HF有显著的疗效。4、病毒性肝炎国内一项研究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注射NAC,观察患者症状情况和肝功能变化,发现NAC可以缓解患者乏力、纳差、恶性等症状。原因可能是NAC可以在体内转化为还原性GSH,补充体内还原性GSH的不足,从而起到抗炎及抑制肝细胞坏死的作用。5、肝癌研究发现,NAC可通过下调特定基因的表达或促进GSH的合成起到有效抑制肝癌的作用。6、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主要因为患者体内GSH合成跟不上消耗,而NAC主要通过促进GSH合成,进而改善肝损伤;同时,NAC通过抑制诱导型NO合成酶表达,纠正过量NO生成,保护肝细胞,加强NO生物利用度,推动微循环中血液对氧的携带与释放,阻止细胞坏死程度进一步加深。7、药物性肝损伤(DILI)近年来由于滥用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导致DILI发病率逐渐有所增加,超过50%的急性肝衰竭(ALF)是由药物引起的。国外一项研究通过静脉注射NAC来治疗抗结核DILI,研究表明NAC可通过抑制肝细胞和线粒体膜的损伤和凋亡,起到治疗DILI的功效。另外,通过对化疗性肝损伤患者注射NAC,发现体内ALT和γ-谷氨酰转移酶指标显著下降,提示具有缓解肝损伤作用。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易中毒,表现为肝损伤,肝衰竭死亡。其代谢产物有极强的毒性,通常通过与谷胱甘肽相互作用而解毒。使用NAC易被体内吸收进入细胞内,水解生成半胱氨酸,增加谷胱甘肽的合成而达到解毒的目的。三、NAC的其他临床应用1、黏液溶解剂提及乙酰半胱氨酸,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强大的祛痰作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官方用药指南中也明确推荐可应用NAC进行祛痰治疗。NAC用作黏液溶解剂的作用机制是-SH可使痰液中连接糖蛋白肽链的-S-S断裂,使其变成小分子肽链并液化。同时还能使痰液中的DNA纤维断裂,降低痰液的黏滞性,从而易于咳出。NAC还能刺激呼吸道纤毛运动,增加黏膜纤毛清除功能。2、其他应用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多效性,可提高体内GSH含量,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因此NAC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心、肺、肝及肾等组织器官相关病变有治疗价值。临床应用过程中也需注意: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呛咳、支气管痉挛等;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群需慎用,具体用药需咨询专业医师,勿自行服用。3.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型的临床用途并非完全一致,遵循医嘱进行服用。4.NAC可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故不宜同时应用;必要时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5.NAC与硝酸甘油合用可增加低血压和头痛的发生;与金制剂合用,可增加金制剂的排泄;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或交替使用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与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有配伍禁忌。
孙普增医生:《好大夫》专号2023年11月05日1071
0
0
-
支气管扩张:季节变化,如何应对?
支气管扩张,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管腔出现了异常的、不可逆扩张、变形等改变。支气管扩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年比较多见。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而现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严重污染等,无一不触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神经,稍有不慎,症状就开始加重。内忧外患,这些“原罪”导致了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困扰着其健康和生活质量。病情不可逆支气管扩张病程多数呈渐进性发展,严重液体的气道逐渐扩大、形成瘢痕和扭曲。支气管壁由于水肿、炎症等可引起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支气管扩张也可能是先天发育障碍及遗传因素引起,但较少见。另有约30%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因未明,可能与机体遗传、免疫失衡或解剖缺陷等因素有关。所有上述疾病损伤了宿主气道清除机制和防御功能,使其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易于发生感染和炎症。细菌反复感染可使充满炎性介质和病原菌黏稠形成而变厚。无法正常排出痰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支气管扩张患者内忧外患的客观“原罪”自然使得患者被迫“受罚”。简单来说,支气管扩张患者不能正常地把痰液排出体外,而滞留的痰液则会使细菌繁殖,由此导致支气管反复感染,继而出现伴随的血管扩张,甚至血管破裂导致大咯血,而大咯血堵塞呼吸道又可导致患者窒息而死。如此渐进式循环使得患者每发作一次,病情就加重一次。如何面对这种病情的进展呢?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治疗措施支气管扩张治疗的重要目标就是控制症状以及延缓疾病的进展。支气管扩张通常继发于其他疾病,所以应对原发病及时进行治疗,对合并的鼻窦炎等应进行彻底治疗。预防为主支气管扩张的预防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需要积极应对。1、预防受凉感冒,感冒常常会诱发支气管扩张感染的发生。所以天气变化应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感冒。2、如果反复咯脓痰,应坚持使用清肺仪,将黏痰顺利排出,以防卡噎。或者每天进行体位引流及拍背。排除积痰,能够有效减少继发感染及中毒症状。对痰量较多的患者,要防止痰量过多涌出而发生窒息。3、有咯血时一定要将血液自然咯出,千万不要憋住,因为血液在气管中很快就会凝结成血块,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4、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如蛋、鱼、肉和新鲜蔬菜、瓜果等。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5、缓解期可做呼吸操和适当的全身锻炼。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等,有利于预防发作。6、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支气管扩张程度轻重不一,早期开始积极预防,积极应对,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
何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03日573
0
1
-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用什么药合适?
贾维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02日82
0
1
-
支气管扩张手术微创好还是切口好??手术?
辛志飞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6月25日80
0
0
-
支气管扩张,如何预防和治疗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指感染、理化、免疫或遗传等原因引起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导致一支或多支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支气管扩张有哪些临床表现典型患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咳嗽和咳脓性痰。50%~70%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可能是由于易损的、炎性气道黏膜出血,较大量出血经常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出血所致。 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的症状,而且大咯血是支气管扩张致命的并发症,因此所有支气管扩张患者咯血,都应该估计咯血量。一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总和超过500ml即大咯血。大咯血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属于危重症,需要重视并积极处理。多种直接或间接影响支气管壁防御功能的疾病均可导致支气管扩张,但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病毒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支气管肺感染的常见细菌。肿瘤、异物吸入、肺门淋巴结肿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支气管淀粉样变可致支气管阻塞,除此之外遗传性缺陷、先天性解剖学缺陷及免疫缺陷也可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需要进行的检查如果出现反复咯血、咳嗽、咳脓痰等病史,应该首先考虑支气管扩张诊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考虑进行胸部CT检查。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RP、血沉,以了解有无咯血导致的血红蛋白下降、炎症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基础状态。查动脉血气分析进一步明确有无呼吸衰竭。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舒张试验检查以了解肺功能受损情况,支气管扩张常见的肺功能提示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障碍,舒张试验评价气道是否存在可逆性痉挛狭窄。气管镜检查用以明确咯血部位或除外阻塞(包括ABPA),但是大咯血期间无肺不张并发症时,一般情况不推荐常规进行气管镜检查。另外,心电图、心脏超声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出现慢性咳嗽、咳痰者需要与慢阻肺病、肺结核、慢性肺脓肿等鉴别。慢阻肺病主要是中年发病,症状缓慢进展,多有长期吸烟史,活动后气促,肺功能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FEV1/FVC<70%)。肺结核在所有年龄均可发病,影像学检查提示肺浸润性病灶或结节状空洞样改变,细菌学检查可确诊。慢性肺脓肿起病初期多有吸入因素,表现为反复不规则发热、咳脓性痰、咯血,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中毒症状明显。影像学检查提示厚壁空洞,形态可不规则,内可有液平面,周围有慢性炎症浸润及条索状阴影。反复咯血需要与支气管肺癌、结核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进行鉴别。支气管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可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少量到中量,多为痰中带血,持续性或间断性,大咯血者较少见。影像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确诊。肺结核可有低热、乏力、盗汗和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及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约半数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可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多少不一,病变多位于双上肺野,影像学及痰液检查有助于确诊。心血管疾病多有心脏病病史,常见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急性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等。查体可能有心脏杂音,咯血可多可少,肺水肿时咳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血痰为其特点。支气管扩张需要进行的检查如果出现反复咯血、咳嗽、咳脓痰等病史,应该首先考虑支气管扩张诊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考虑进行胸部CT检查。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RP、血沉,以了解有无咯血导致的血红蛋白下降、炎症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基础状态。查动脉血气分析进一步明确有无呼吸衰竭。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舒张试验检查以了解肺功能受损情况,支气管扩张常见的肺功能提示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障碍,舒张试验评价气道是否存在可逆性痉挛狭窄。气管镜检查用以明确咯血部位或除外阻塞(包括ABPA),但是大咯血期间无肺不张并发症时,一般情况不推荐常规进行气管镜检查。另外,心电图、心脏超声可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如何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有4个目的:①去除可确定的基础病;②促进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清除;③控制感染,尤其是急性发作期;④逆转气流阻塞。有效的排痰方法(如:体位引流等物理治疗、药物祛痰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在支气管扩张治疗中必不可少。支气管扩张如何预防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支气管扩张重要的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幼年期间的麻疹、百日咳、鼻窦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对于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另外异物吸入、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支气管阻塞性疾病易继发支气管扩张,故积极治疗,缓解支气管阻塞也对于支气管扩张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烟雾及有害粉尘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张临友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16日985
0
4
支气管扩张相关科普号

李丽娟医生的科普号
李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6983粉丝1.2万阅读

陈宏民医生的科普号
陈宏民 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246粉丝17.4万阅读

梁硕医生的科普号
梁硕 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907粉丝4.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胡洋 主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部结节 163票
咳嗽 59票
间质性肺疾病 48票
擅长:擅长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新冠感染,新冠肺炎,间质性肺病、肺结节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部肿瘤、上呼吸道感染、肺部结节等疾病诊治。 -
推荐热度4.4李霞 主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间质性肺疾病 18票
慢阻肺 13票
肺部结节 12票
擅长:肺结节、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结节病、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大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动脉高压等疑难肺疾病和危重症的救治 -
推荐热度4.3王智刚 主任医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部结节 32票
支气管炎 25票
咳嗽 15票
擅长:中西医整合治疗呼吸疾病(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癌、肺炎、肺结节、支气管扩张病变、支气管哮喘、慢性难治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中医整体辨证论治治疗(比如晚期肿瘤、咽部不适、口苦口干、胸闷胸痛、腹痛腹泻、心情不舒、小儿咳嗽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