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简称: 北京肿瘤医院
公立三甲肿瘤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穿刺活检术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穿刺活检术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甲状腺结节的“侦探”——细针穿刺,它一定百分百准确吗?文?|?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作为从医30多年的“甲状腺健康守护者”,我既拿手术刀,也玩微创消融,还拿过不少医学奖项。但比起这些,我更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神奇的小针头”——甲状腺细针穿刺(FNAC)。它看似普通,却是诊断甲状腺癌的“关键侦探”。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懂它的“破案”过程!同时也介绍一下,“神探”也有跌落神坛的一刻。一、甲状腺癌:为什么需要“侦探”?甲状腺结节就像藏在脖子里的“小疙瘩”,大多数是良性的,但约有5%-10%可能是癌。尤其女性朋友更需警惕——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而“细针穿刺”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能在不手术的情况下,快速判断结节是“好人”还是“坏人”。二、细针穿刺(FNAC)的“破案秘籍”1.?如何操作?工具: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针(23G),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扎”进结节。过程:像吸奶茶里的珍珠一样,轻轻抽取少量细胞,涂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优点:无创、微痛,准确率高达90%以上!2.?为什么有时会“误判”?即使是最强侦探,偶尔也会“看走眼”。研究显示,FNAC的误诊率约2%-5%,漏诊率约4%-10%。常见原因有:假阴性(漏诊癌症):??结节太小(<0.5cm),针头“抓”不到癌细胞。??癌细胞藏在正常细胞堆里,像“披着羊皮的狼”。??穿刺时出血太多,细胞被“血海”淹没。假阳性(误判良性为癌):??炎症或腺瘤细胞“模仿”癌细胞特征(如核变形)。??穿刺太用力,正常细胞被“挤”得面目全非。3.?如何提高“破案率”?超声引导:像给针头装“GPS”,精准定位可疑区域。多次穿刺:不同角度“取样”,避免遗漏。联合检测:基因检测(如BRAF突变)辅助诊断,让癌细胞“无处可藏”。三、超声报告里的“危险信号”如果您的超声报告出现以下特征,穿刺时更需警惕“假阴性”风险:??纵横比>1:结节“竖着长”(像立起来的鸡蛋),穿刺难度大。??低回声+钙化:像“石头里藏钻石”,针头可能被钙化挡住。??富血供:结节血管丰富,抽到的全是血,细胞量不足。四、费医生的暖心建议定期检查:每年一次甲状腺超声,尤其女性、有家族史者。理性看待结节:90%以上是良性,无需过度焦虑。穿刺后注意:按压穿刺点15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靠谱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规范操作,是精准诊断的关键!五、为什么推荐细针穿刺?省钱省时:费用低,无需住院,门诊即可完成。避免过度治疗:明确良恶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指导手术方案:若确诊癌,帮助医生制定精准切除范围。结语甲状腺癌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细针穿刺就像一位“无声的英雄”,用最小的代价守护我们的健康。同时也要多跟专科医生沟通,全面分析穿刺结果,必要时重复穿刺。我是费健医生,如果你有甲状腺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或到我的门诊聊聊。记住:健康路上,你从不孤单!(本文基于多篇权威研究及临床指南整理)作者简介: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疾病微创治疗,全网粉丝超100万,坚持用“听得懂的语言”做科普,让医学知识温暖每一个人。
肾穿刺非十分必要不建议做肾穿刺到底该不该做?一图解迷津快来围观?2025年03月13日15:37河北肾活检也就是肾穿刺作为临床常见的有创性检查,其应用边界始终存在争议。但您是否想过一个矛盾的现象?这项涉及患者健康风险且检查成本不菲的项目,在具体实施指征上,国内外权威指南却未形成明确共识。更值得关注的是,现行医疗实践中,是否进行肾活检的决策权完全下放给临床医生,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自由裁量空间是否暗藏隐患?这里先聊一聊肾活检的好处和坏处肾穿刺有哪些好处?通过侵入性获取肾组织活体样本,在肾病早期可明确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理类型,区分肾小球与肾小管损伤,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是“早期”,当肾脏病理进程进展至终末期结构重塑阶段,表现为超过85%的肾小球发生弥漫性硬化伴间质纤维化替代>50%时,此时肾活检的诊疗价值就不复存在了肾穿刺有什么风险和弊端?既往我国各个肾内科发布的肾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在肾穿后数日内:肾周血肿,发生率约60%,?感染,发生率约20%,动静脉瘘,发生率约15%,肉眼血尿,发生率约10%,死亡,发生率约0.1%,大多数并发症可在1-4周内缓解,少数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大家肯定又开始疑惑了,既有好处又有坏处,那到底该怎么抉择呢?通过这张「肾活检风险-获益四象限模型」,我们可以直观解码这项检查的临床决策逻辑:首先看2个分界线:血肌酐133μmol/L(肾脏病早/中期分界线),尿蛋白3.5g(肾炎/肾病综合征分界线)。以此二者为分界线,我画一张肾活检价值大小的分区图:从上图不难看出在肾活检的临床决策中高肌酐-低蛋白象限?当肌酐超过133μmol/L,尿蛋白低于3.5g的患者做肾穿刺损失大?低肌酐-高蛋白象限??当肌酐低于133μmol/L,尿蛋白大于3.5g的患者做肾穿刺获益大但是低肌酐-低蛋白象限和?高肌酐-高蛋白象限?肌酐和蛋白都高或者都不高的患者是利弊接近很难抉择的,这些指标的肾友在指南也找不到明确的建议。肾友们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指标水平,处于哪一象限。讲道理这个时候主治医生应该把肾穿刺的利弊和患者以及家属讲清楚,让患者自己拿主意。但是现实场景往往不是这样的。《中国医疗质量报告》数据显示,三级医院肾穿刺适应症判定中,患者决策参与度仅12.7%,决策权近90%集中于主治以上医师?。因为目前的就医环境是这样的,在这里我们不过多的讨论决策权的问题,只是想帮助肾友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状况,避免治疗中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