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听神经瘤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听神经瘤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发现听神经瘤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早期表现主要为单侧、持续性、顽固性耳鸣,耳鸣治疗效果常不明显,久之可伴听力下降。由于这种耳鸣有时并不是很剧烈,因此也常常被患者本人所忽视。随诊肿瘤的生长,患者听力可进行性下降,最后完全丧失;个别患者还伴发三叉神经受累,感觉面部麻木或疼痛,以及面神经受累,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桥小脑角区有复杂的神经、血管、脑结构,如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小脑和脑干。除瘤体较小(2cm以下)可观察或行立体定向非手术治疗外,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听神经瘤的切除中,如何保护这些重要神经、血管和脑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此类手术的难点和关键。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问题,甚至还提倡对听神经保护的理念。对于小的听神经瘤,做到面神经解剖保留而功能尽管术后早期轻度障碍,数月内获得满意恢复,已不是难事;目前医生面临的最大窘境是,切除瘤体越多,神经功能损害的可能性,或是严重度,将会增大;而遗留肿瘤越多,复发可能性越大。一旦发生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手术侧眼睑闭合困难,眼结膜或/和角膜长期暴露,造成结膜炎、角膜炎,需终生点眼药水,保护角膜和结膜;严重的导致角膜穿孔,重者甚至还要缝合眼睑以保护眼球内结构和组织。除此当后组颅神经,如舌咽、迷走、副神经受到损伤,患者口角歪斜,吃饭漏食。凡此,日常起居和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减。现代显微外科理念,娴熟的分离、显露和切除技术,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段,是实现肿瘤全切、颅神经完美解剖与功能保护的前提。
听神经瘤手术难度大吗?如何保听保面?听神经瘤位于脑组织外面,外科手术成为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较好。但是,听神经瘤位于后颅凹的桥小脑角区,而该区域解剖结构相当复杂,除了脑干和小脑外,还有众多的颅神经穿行其间,包括许多重要血管,以及他们的分支。如此众多的重要结构包绕着肿瘤,受到肿瘤的压迫、粘连,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风险极高,也是过去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听神经瘤手术是考验神经外科医生技术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代表着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听神经瘤手术方式?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口完全在发迹内,长度只需5厘米,骨窗位于横窦、乙状窦交汇处,直径只需要3厘米。通过打开枕大池释放出脑脊液,减低后颅窝的张力,待小脑塌陷后显露小脑边缘的自然间隙,通过这个自然的间隙进入术区,可在不损伤小脑的情况下切除肿瘤。在肿瘤后方,确定没有神经的位置、切开肿瘤包膜,使用超声吸引等仪器击碎肿瘤、乳化后吸出,快速掏空肿瘤内部,并且对周围结构无牵拉、出血少。脑干和肿瘤表面各有一层纤薄的蛛网膜,通常利用这一间隙进行肿瘤和正常结构的分离。通过肿瘤侧蛛网膜内进行分离,在两侧蛛网膜保护下,能有效的保护脑干,也更加有利于保护面听神经。专家观点听神经瘤手术中保留听力是神经外科追求目标,但是,并非所有的听神经瘤手术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听神经瘤患者听力能否保留与肿瘤大小、术前听力水平直接相关。肿瘤直径<2cm、术前有听力者,术后面神经及听觉功能的保存率就愈高。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听神经瘤术后,面、听神经功能的保存率至关重要。与手术效果相关因素除了肿瘤的大小之外,手术医生的显微操作技术、微创的理念、以及是否具备超声吸引、高速磨钻、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真正的微创,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除了仪器设备、显微手术技术外,还需要手术医生的科学微创理念。提到微创,或许广大患者会有一个严重的理解误区,误认为小切口就是真正的微创。正确的微创理念,除了切口小、骨窗小,美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脑功能的微创。神经外科真正的、最重要的微创概念是指对脑组织、脑功能的微创。优良设备和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包括锁孔入路手术在内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片面强调对头皮、骨窗的微创,却不重视显微操作技术;在手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却勉强为之,最终只能是加重了脑损伤、甚至造成脑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后果,陷入“微创”误区。在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全切肿瘤,完美的保护脑神经组织的前提下,结合小切口,才是最好的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在仪器设备、显微技术和微创理念全部具备的情况下,微创显微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能够安全的全部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且不复发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