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哪些人不能吃牛肉?
慢性肝炎、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疮毒、皮肤瘙痒、高胆固醇以及痛风患者应应遵医嘱食用牛肉,对牛肉过敏人群忌食牛肉。一般人群可适量食用牛肉。1.肥牛肉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且难以消化,不利于慢性肝炎、肾炎患者的病体康复,故应忌食。2.中医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为热毒炽盛,或阴虚内热,而牛肉益气补脾,食后易生热,故应忌食。湿疹、疮毒、皮肤瘙痒患者忌食辛辣、温热、油腻荤腥食物,而牛肉为补益之物,食后不利于皮肤疾患康复,故应忌食。此外,牛肉过敏者应忌食。3.牛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偏高,故高血脂者应少食。4.牛肉属于中嘌呤食物,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5.牛肉的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与其它肉类比相对较低,且含有丰富的肌氨酸,维生素和蛋白质,钙、铁、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牛肉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加快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提供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所以适量吃牛肉不会长胖,有利于减肥健身,而且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硬化和糖尿病患者以及身体虚弱者都可适量食用。6.如果食用太多牛肉,摄入的热量以及营养素就会增加,超出机体代谢能力时,就会导致机体肥胖,增加代谢负担,因此健康人群应适量食用。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13日1316
0
29
-
慢性肝炎会发展成肝癌吗
慢性肝炎在国内90%是乙肝。乙肝或丙肝、肝硬化、肝癌是三部曲,所以慢性肝炎不重视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癌。所以,建议慢性肝炎的病人要早期体检,不要发展成肝硬化,要及时采取的治疗措施。当发展到肝硬化以后,会出现肝硬化等相关并发症,这种情况下,需要抗病毒治疗,会阻止乙肝病毒对肝脏的侵蚀,来延缓病人的生命周期和保留剩余肝脏功能。
钟林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1月29日1238
0
0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由之路,大部分慢性肝炎的病人都有肝纤维化,因此我们预防肝硬化,首先要预防肝纤维化,那么如何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检查来评估一下肝纤维化的程度。 第一、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抽血化验包括血常规,血小板的检测。 血常规、生化检查化验结果虽不能直接反映出肝纤维化程度,但是通过转氨酶、血小板等数值推导出的模型可以间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第二、肝脏弹性测定 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多的肝脏硬度检查。通过肝脏的弹性检测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肝纤维化程度按弹性数值分F0、F1、F2、F3和F4五个等级:F0为无肝纤维化,≥F1为轻度肝纤维化,≥F2为中度肝纤维化,≥F3为重度肝纤维化,F4为肝硬化。 肝硬度正常参考值范围为2.8~7.3kPa。 肝脏弹性硬度检测应在空腹或餐后2小时进行,黄疸、腹水的患者不建议做,因为误差大,过度肥胖、肋间隙过小的患者也不建议做。 第三、彩超、CT、核磁共振 彩超是通过超声的方式来判断脏器的状态的,彩超的检查可以判断有没有纤维化、肝硬化的情况。 彩超、CT、核磁共振的检测结果对诊断肝硬化或者是肝内的占位性病变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早期的肝纤维化结果误差较大。 第四、肝纤维化四项 肝纤维化四项一般是用于判断有没有肝纤维化,辅助诊断肝硬化的一项指标,它包括III型前胶原,IV型胶原,层黏连蛋白以及透明质酸酶等4个项目。 层粘连蛋白:正常值在130以下,是基底膜的非胶原蛋白结构蛋白。 Ⅲ型前胶原蛋白:正常值在120以下,用来反映肝内Ⅲ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维的程度是否一致。 透明质酸酶:正常值在100以下,它是为基质成分之一,是间质细胞的合成。 第五、肝活检 即肝穿刺,是最能够客观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但是,肝穿刺有一定的创伤性,不能够反复的检查。同时,有一定的副作用,大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 肝活检检查结果有助于确定、补充或纠正临床诊断,有助于肝纤维化的发现,也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了解疾病的演变过程。 检查前应注意以下事项: 1、需空腹检查: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为空腹抽血,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2、若患者有感冒,最好在感冒治愈后再做检查,因为感冒可能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 3、尽量不食用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食物,会使血液呈黄色,影响黄疸指数测定结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判断是否患肝纤维化时要结合患者的肝功能、B超等检查综合判断。如果经医生确诊患有肝纤维化,不可急躁,配合医生治疗,肝纤维化也很可能逆转。
李蕴铷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6月19日13317
2
6
-
肝病患者如何应对口臭?
口臭在人类社交活动和家庭生活中会引引一些麻烦和不适,口腔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特别是菌群紊乱是口臭的常见原因。慢性肝病患者由于经常合并消化不良、口腔及肠道菌群紊乱,也容易发生口臭,需要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患者特有的臭味“肝臭”作出鉴别。口臭和肝臭的性质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和科学防治。 什么是口臭? 口臭的英语是bad breath,直译就是坏的呼吸,所以口臭是在张嘴讲话或呼吸的时候口腔内发出的异味,周围人闻到以后会感到不适,亲近的人会直接告知,而不亲近的人则会用远离的方式来表示,但是有口臭的人通常自己是闻不到这种异味的。口臭的出现往往是阵发性的,不是每天都有,往往会在劳累、睡眠不佳、饮食不当等情况下出现,持续的时间也会有长短。曾有口臭的人,可以经常请家里亲近的人帮助闻闻,做个提醒,以便知晓口臭的发作情况。从字面上来说,口臭就是口腔的臭味,首要的是要看口腔内牙齿是否有问题,龋齿、牙周炎、牙结石等都会造成口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口臭,对于牙齿的问题需要解决好。但是有些人在看了口腔科并洗牙后,被口腔科医生告知牙齿已经没有问题,可还是会有口臭出现。 口腔里约有700多种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各种杆菌、厌氧菌等,大多数细菌是有益菌,是人类的朋友,细菌大多在唾液里,也有在口腔粘膜及牙缝中生存,牙缝中由于缺少氧气,只有厌氧菌和微需氧菌可以存活,牙缝中会有食物残留,为这些细菌提供养料,细菌会分解这些养料,产生养料腐败后的味道,这就是口臭的来源之一。由于每个人口腔里细菌种类不同,所散发的异味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唾液里有细菌,也有抗菌的成分,大多情况下会抑制有害菌以及腐败菌的生长。 慢性肝病患者如何防治口臭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损伤肝炎活动,身体免疫功能、口腔粘膜修复能力、口腔自净能力下降,从而诱发口腔和肠道菌群紊乱,结果导致肝病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口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肝病患者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防治口臭。 1. 充足的睡眠。一部分人的口臭会在熬夜和疲劳之后出现,休息充分后消失。慢性肝病患者需要充分的休息以利于肝细胞再生,提高身体的免疫机能防止口臭的发生。 2. 多饮水和多吃新鲜水果。人每天分泌唾液约1000-1500毫升,充足的水份可以保证唾液的稀释度,从而起到口腔冲刷作用。慢性肝病患者可以每天少量多次饮水,从而保证机体充足的水份。 3. 建议三餐后半小时刷牙,每次刷牙要用时5分钟以上,可以选用中草药或含有抗菌成分的牙膏,细软毛牙刷,操作轻柔,尽量不要损伤牙龈。也可以选用漱口水饭后漱口。 4. 口臭出现时,需要清淡饮食并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以便减少口腔内高能食物的残留,但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适当摄入以免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5. 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和大便通畅。腹胀腹泻或大便溏稀者可以选用双歧三联活菌或酪酸菌、地衣芽孢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坚持口服3至6个月,调节肠道菌群,减少产气菌等的过度繁殖。腹泻明显者亦可口服黄连素止泻和调整肠道菌群。大便干结或便秘者,建议服用乳果糖等不吸收的渗透性泻剂,加快肠道粪便的排出;并存胆囊炎胆石症亦可服用胆宁片消炎利胆润肠通便,都可能有利于防治口臭。 6. 如口臭顽固持续存在,需筛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亦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服用治疗杀灭厌氧菌的甲硝唑片剂,200毫克,每天三次,一般建议服用3-5天,口臭消失就可以停用。如果甲硝唑效果不佳,也可以服用青霉素等其他类抗菌素治疗,但需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慢性肝病患者在服用抗菌素时要注意是否有恶心、乏力、厌油腻等不适,必要时检查肝功能。 严重肝病患者口有异味需要与肝臭相鉴别 “肝臭味”是指严重肝病患者在呼吸或者尿液中闻到的一种特殊性臭味,往往由于肠道来源的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二硫化物不能被肝脏代谢,在体内聚集而挥发的一种特殊的烂苹果味。肝臭往往发生于肝硬化肝性脑病或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病患者出现肝臭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近年来糖尿病与肝病经常合并存在,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彼此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严重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大量脂肪在肝脏里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气息中带有丙酮,患者呼出的气体也会带有烂苹果味。为此,慢性肝病患者出现烂苹果并不都是反映肝病严重,也有可能是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然而,只要患者出现肝臭就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第一时采取相关措施救治肝衰竭和严重的糖尿病,从而减少残疾和死亡。 总之,慢性肝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作息、口腔卫生、药物使用等方面调整,来防治口臭的发生。对于口有异味的肝病或糖尿病患者如果是特殊的烂苹果味(肝臭)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李鹏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30日2444
0
0
-
新冠防控期间给慢性肝病朋友“吹吹哨”
抗击新冠的特殊时期,对慢性肝病朋友来说做好严格的个人防护,防止感染新冠肺炎,同时保护好身体避免疾病的加重甚至恶化,就是这场新冠防控的胜利者。这么说是新冠病毒对慢性肝病患者有什么特殊吗?慢性肝脏会进展成为肝硬化,进一步发展会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感染、肝肾综合征、肝癌等列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及时有效干预治疗则可延缓疾病发展,甚至可以逆转,这就要求患者很好遵循医嘱、注意保养、合理用药和定期就诊。现已明确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死亡风险更大。慢性肝病患者就属于此类人群,而且肝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比普通人群相比更易感染。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时,肝病患者外出就医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那么肝病患者怎样做即能避免或减少外出就医,又能安全地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呢?1.现在不方便拿药,没药停药可以吗?慢性肝脏患者一定注意医生叮嘱不可停的药必须坚持服用,如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服用的“熊去氧胆酸”,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者服用的“青霉胺”等排铜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服用的激素,中重度活动性肝炎患者正在服用作用较强的抗炎降酶药,如甘草酸制剂(天晴甘平)、水飞蓟素制剂、五味子制剂(双环醇)等,也不要中断,防治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正在服用的利尿药(螺内酯,呋塞米)、心得安等药物亦不要擅自停药。正在中药治疗的中晚期活动性肝病患者不建议长时间停中药治疗。在目前疫情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医院是交叉感染的危险场所,如果仅服西药患者可以请家人到医院代为开药,医院也出台了很多便民措施,如开设方便门诊,增加处方药量等。如果要开中成药或汤药,最好先在家做好功课,家属详细了解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及当下的情况,拍下舌像,开药时请医生了解这些,必要时现场微信视频,根据望、问诊所得为依据辨证调药,中医无论中成药或汤药需对证选药,证候变化用药也需随证调整。注意开药需提前预约挂号,要带上身份证和患者的京医通、医保卡哦。2.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发烧,恶心呕吐,皮肤黄尿黄眼睛黄,右胁下或心口窝处摸到明显包块,右上腹剧烈或明显疼痛,大便色黑像柏油样,脾气性格明显改变,白天昏睡昼夜颠倒,小便明显减少、腹胀大体重增加明显等情况,不要在家中硬撑着,需及时到医院肝病专科门诊或内科急症就诊,不要延误病情。3.患者怎样做才能能更安全合理地就诊呢?注意疫情期间医院管理严格、限制号源以减少人流,门诊一定要提前预约挂号后再就诊!就诊前的准备 首先选医生预约挂号,最好选择你以前的经治医生,他了解你既往病史,熟悉你治疗经过,目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下步治疗方向,这样医患沟通更简单直接轻松。准备全所需要的医学资料:就诊病历,最新化验检查结果(也可带上以往检验资料以备参考),医保卡或京医通卡。患者回顾一下这阶段病情变化,哪些好转,还存在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老年患者有时容易遗忘,可记录在张纸上,就诊时交给医生。这样提高就诊效率,缩短就诊时间,减少在诊室停留。外出就诊 根据预约号的时间段估算好时间,不要过早来到医院。出门前一定要带好口罩,带上包消毒纸巾,最好不利用公共交通。在医院期间尽量远离人群较密集区域(如挂号处、诊室门口等,可有家属代劳),公共区域如扶梯或楼梯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尽量避免接触,接触后消毒纸巾及时清洁双手。在医院如厕前后也要注意清洁双手。避免用手抹脸嘴,如揉眼睛、抠鼻子。回家后 应立即丢弃口罩,并认真洗手和脸,将外衣挂和医院带回的物品也先放在通风处晾晾,有条件的可以将表面用75%的酒精喷洒。
齐京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13日2054
0
0
-
肝纤维化不可小觑
本文转自“保健医苑 肝胆相照”,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吴志 在福州务工的29岁小伙小张经常感到疲乏、无力,一直以为是长期熬夜受累所致,也没太在意。最近,在体检中小张被发现有乙肝大三阳,多项肝功能指标异常。随后的肝病复查中被检出肝纤维化指标升高,肝穿刺活检提示已患上肝纤维化。 “让人较为陌生的‘肝纤维化’,有年轻化趋势,应当高度警惕。”肝胆内科李东良主任医师介绍说,肝纤维化是肝脏病变加重的一个标志,往往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引起,更像是温水煮青蛙般“杀人于无形”,一旦疏忽大意,就有可能进而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三步曲”高危信号 在人体的器官里,肝脏是比较“沉默”的一个。因此,很多肝病患者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错过了良好的治疗时机。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病“三步曲”,而肝炎要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必须经过肝纤维化的阶段。因此,肝纤维化是肝脏病变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如果说肝脏炎症就像是熊熊火焰,直接杀伤肝细胞,那么肝纤维化更像是温水煮青蛙般“杀人于无形”。肝纤维化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任何肝脏损伤在肝脏修复愈合的过程中都有肝纤维化的过程,也就是在长期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慢性肝损伤的基础上,形成的肝脏组织结构的改变。 形象地说,肝脏像手上皮肤一样,肝脏的损伤和修复后,会重新生长、愈合,然后或大或小地产生瘢痕。一旦肝脏呈现慢性发病状态,肝脏组织就会持续不断地受到损伤,反复损伤后修复导致瘢痕逐渐堆积,呈现出纤维化状态。如肝脏的纤维化过程长期持续,程度越来越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发生组织结构的改变而导致肝硬化。 肝纤维化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逆转的。但是,如果病因持续存在,肝纤维化最终将发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简单说,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或前期阶段,肝硬化是相对晚的阶段,且多数肝硬化是不可逆的。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对于肝纤维化的逆转、肝硬化与肝癌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对于肝脏纤维化的评估至关重要,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以纤维化为依据,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一旦有了纤维化,特别是明显的肝纤维化或者早期肝硬化,就应该实施积极的治疗。 肝炎最容易“惹祸” 临床上,可以导致肝纤维化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寄生虫病等。慢性肝病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且病情控制不理想、长期大量饮酒、过度肥胖或者长期服用可导致肝脏损伤的药物,在长期的肝脏损伤与修复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发生肝纤维化。 其中,肝炎是最容易造成肝纤维化的原因,特别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很容易导致肝脏的慢性纤维化。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东西也在影响肝脏。比如滥用药物,服用保健药、抗生素或者抗肿瘤的药物,甚至降血压的药物,都可能导致肝纤维化。此外,胆汁瘀积,脂肪代谢异常,心脏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肝脏功能的损坏。 如今的肝纤维化患病明显年轻化,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儿童肝纤维化,多半是先天性肝纤维化,受遗传因素影响,病程后期一般均会导致门脉高压症,50% 的患者可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肝纤维化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是某些导致肝纤维化的病因,如病毒性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当人们被传染了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后,可能在患病一段时间后逐步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高危人群最好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肝纤维化高危人群包括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和其他慢性肝炎患者、代谢遗传病患者、酒精性肝病患者及药物引发的肝损伤患者等。特别是药物引发的肝损伤往往容易被忽视,经常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化疗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的人群尤其要注意肝损伤。另外,有肝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应特别注意肝纤维化的预防,平时应该避免剧烈或过长时间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暴怒,避免服用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的药物,尤其避免饮酒后服药,按时就寝,保证充足的睡眠。 诊断需“叠加”检查 临床上,由于造成肝纤维化的具体病因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可能各不相同,甚至差异较大。通常,患者常见疲倦、没有力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饭后胀气、消化不良,肝区不适或疼痛等表现。 许多患者在发病前曾长期有疲乏、无力等症状,这既可能是慢性肝炎,也可能是肝纤维化的早期症状。尤其乙肝患者,如果总是感觉很累,就要特别注意复查。还有部分患者把上腹部不适当成胃痛或消化不良,长期吃胃药,既耽误了病情又加重了肝脏的损伤,最后演变成肝硬化。需提醒的是,当肝纤维化或硬化程度相当严重时,少部分患者也可以没有典型症状。 诊断肝纤维化最常见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比如通过超声、CT、磁共振等方法以及这些技术的叠加。另外,通过空腹抽血检查,肝功能、肝纤谱四项等指标能反映到肝纤维化,但是单凭一次肝纤谱指标的升高并不能说明一定得了肝纤维化,如情绪不好、吃得不好、劳累等,也可能使得这些化验值有大的波动。 有创伤的肝脏穿刺历来被视为“金标准”,不仅可以弄清楚是不是得了肝纤维化,而且可以弄清楚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但在不均匀的肝纤维化中,病理检查时取的组织很小,这很小的一部分能不能代表肝脏整体的全貌,如果穿刺部位恰好没有病变,就有可能漏掉诊断。总之,肝纤谱结果需要定期复查、对比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目前治疗肝纤维化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那些导致肝脏损伤的病因,是治疗肝纤维化的基础和关键。比如抗乙肝、丙肝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抗纤维化的药物等可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乙肝等肝病患者要管住嘴巴,远离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并且绝对戒酒。酒精性肝病患者及时戒酒,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停用肝毒性药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肝纤维化患者要避免服用成分、来源不清楚的保健品或药品,定期复查肝功、肝纤谱、腹部超声、CT等。
尹有宽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11月18日1921
0
2
-
慢性肝炎一定会发展成肝硬化吗
不一定。慢性肝炎之所以会发展成肝硬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饮酒、滥用药物、规范治疗等。长期饮酒的病人需要3-5年,长者可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更有甚者在查体或者尸检时发现肝脏硬化。如在慢性肝炎期给予规范治疗,可终其一生不发生肝硬化的情况;如发生重型肝炎、肝衰竭,3-6个月即可发生坏死后肝硬化。由此可见,规范自己的生活自律性极其重要。
刘葵花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11月13日1417
0
0
-
慢性肝炎,酒到底喝还是不喝?
微信公众号:肝胆柳叶刀/AlleyClinic中国是肝病大国,单就乙型病毒肝炎的情况来说,根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在中国约有7400万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很多遭受过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转为了慢性乙肝。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环,不少人都比较喜欢饮酒,那么对于慢性肝病的患者,到底能不能喝酒呢?喝酒有什么危害?全球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研究报告,可以帮我们解答这个问题[1]。慢性肝炎究竟能不能喝酒?首先,这篇文章对于慢性肝炎究竟能不能喝酒的结论是,不能喝,而且一点都不能喝!我们平时总有“少喝一点酒怡情又有益于健康”认识,然而这篇文章的结论相当程度上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这是一篇样本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近26年的关于酒精摄入风险的研究报告。首先,长期饮酒所致的慢性肝病和肿瘤,是中老年饮酒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对于慢性肝病的患者,饮酒安全剂量为0。也就是说,只要喝酒,就无法避免其带来的诸多健康和社会问题,并不存在“少喝一点有益健康”的说法。肝病患者喝酒会造成什么损害呢?1在了解酒精所致的肝脏病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在我国,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40g(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两),饮酒史大于5年,或两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摄入量大于80g即诊断为酒精性肝病。酒精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这也是肝硬化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也就是说,酒精的摄入,尤其是酒精的摄入量,与肝硬化密切相关,进而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哪些人饮酒更易发生肝脏损伤?2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分析,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患有慢性肝脏疾病的人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慢性丙型病毒型肝炎(HCV)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饮酒发生肝硬化和失代偿肝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在HCV感染患者中,虽然饮酒并不影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治疗,但持续饮酒者进展至肝硬化或失代偿性肝病的风险是戒酒者的2.3倍,罹患肝癌的风险也大大增加[2]。专题提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人群数量逐年增长,但这两种病是相对可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不作为严格监测和治疗的疾病,但这一人群饮酒后出现临床肝损害和肝功能异常的可能性明显大于非饮酒者,其进展至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速度也明显高于非饮酒肥胖者。所以对于肥胖的肝病患者,戒酒和减肥,这两件事都非常重要!除了病理生理上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关注肝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酒精对机体的损伤远不止器官脏器的直接损伤,酒精依赖本身就是一种想对难以痊愈的心身疾病,戒酒时出现的酒精戒断综合征往往成为戒酒的拦路虎。参考文献[1]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Lancet(London,England),2018,392(10152):1015-1035.DOI:10.1016/S0140-6736(18)31310-2[2]Fuster D.Alcohol U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8,379(13):1251-1261.DOI:10.1056/NEJMra1715733
蒋贝格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7月29日1727
2
3
-
肝病,为何容易感冒?
不少慢性肝炎(包括乙肝、酒精肝、脂肪肝)的人,发现平时很容易感冒发烧,这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慢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免疫性的,人体的免疫细胞攻击肝脏引起肝脏损害,从而血转氨酶升高。 当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在肝脏消耗耗竭之后,人的机体总体抵抗力就下降,所以就容易得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发烧,有些慢性肝病的人若生吃海鲜还会引起创伤弧菌感染而危及生命。 所以,慢性肝病特别要注意预防感冒,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不要生吃海鲜。适当运动,多吃鲜鲜的水果蔬菜,不吃油腻难以消化的食品,不吃腌制食品。多喝水,早休息睡觉,绝对不可超过午夜。这些都有利于肝脏健康。 关键是积极治疗肝病,若是乙肝就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抗病毒;若是酒精肝就必须戒酒;若是脂肪肝就要改变生活习惯平时少吃多动,并且寻求肝病医生帮助治疗。 本文系李庆兴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庆兴医生的科普号2017年04月27日10857
1
1
-
慢性肝炎治疗莫入误区
现代人对于“肝炎”一词已不再陌生,但是由于缺乏常识性的了解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有些人肝炎症状较轻,误以为自己并不是病人,不积极治疗,仍带病工作,作大体力的活动而使病情恶化甚至变为肝硬化;也有一些人一旦得了肝炎就与肝硬化、肝癌联系起来,终日心情沮丧,茶不思,饭不想,好象得了绝症一样,惶惶不可终日,这两种态度都是由于缺乏肝病知识造成的。轻经典休养 重药物治疗肝脏是血液循环极其丰富的器官,每分钟进入肝脏的血流量为1000-1200毫升。当机体平躺休息时,肝脏充盈血液,有利于肝细胞的代谢。在机体运动时,大量血液流出肝脏参加全身血液循环,造成肝脏缺血。影响肝细胞的修复。所以说,慢性肝病患者的足够的睡眠,足够的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有时甚至超过药物治疗的效果。轻心理调养 重打针吃药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长,根治难,所以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孤独感,恐惧,焦虑,怀疑,抑郁,兴趣减弱,,情绪低落,由于担心传染别人,产生自卑,害怕交往,长期陷入苦恼之中。这种心理障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成为病情的加重因素,同时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所以,调整好心理状态,保持乐观情绪,自我进行情志疗法,清心少思,认知心理治疗三.轻抗病毒治疗 重肝功能指标据临床调查,现症肝硬化患者很少接受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自然史表明,肝脏病变的进展与病毒持续复制密切相关,因而抗病毒治疗应该作为首选方案。迄今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对于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还只有干扰素具有相当的抗病毒作用,而其毒副作用也常能够被患者接受。干扰素对病毒的繁殖的抑制有光谱性,间接性,相对种属特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抗细胞分裂,通过调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有效的抑制肝纤维化过程。尽管干扰素对很多慢性肝炎患者有益,但仍有应答率低,不良反应明显等缺点。限制了少数病人的临床应用。目前还没有一种其他药物可获得比干扰素更好的效果,近期有一些抗肝炎病毒的新药例如核苷类似物拉米呋定,泛昔洛韦和阿德福韦等是高效的抗病毒药,有可能是治疗慢性HBV感染最有希望的药物。四.轻远期转归 重近期效果从血清中或肝细胞中清除复制的肝炎病毒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能期望在较短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即使是当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干扰素治疗,一般也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使用一些降低转氨酶类的药物,表面看来取得近期治疗效果,但就象发热打退热剂,腹痛用止痛针一样,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且有可能延误病情。五.轻医生忠告 重广告宣传我国现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约2000万,80%是乙型肝炎患者。每年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和相关肝病的医疗费用约500亿元。偌大的肝病人群自然会产生一大批吃“肝”饭的医药市场。随便翻开一份报纸或杂志都会充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广告。广告药物果真象其宣传的那么显效吗?答案不言而喻。但是广告词的诱惑力往往让旧病不愈的慢性肝炎患者丧失判断能力,忘记医生的忠告,本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下赌注投巨资购买所谓的祖传秘方,结果是多次拿钱买教训。六.轻纤维化指标 重肝功化验肝脏有上千种功能,狭义上的肝功能仅指转氨酶和胆红素等项指标。有些患者看到化验单上转氨酶正常,常误以为病情痊愈了,不在继续治疗。但是不久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转的可能。所以说,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谁就将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七.轻合理营养 重保肝药物慢性肝病患者因代谢异常,常营养缺乏。营养疗法是肝病的基本疗法。平时应重视饮食的要素。摄入丰富的含蛋白质饮食,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确保热量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肝内有足够糖原贮存,可增强对感染和毒素的抵抗力。肝病时胆汁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易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应给予适量脂肪,但过多脂肪可致肝脏脂肪浸润,防碍肝糖原合成。另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也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食宜清淡。,严格戒酒。对于肝病我们必须正视它,积极治疗它,因为:①肝病是可以预防的,各种类型肝炎疫苗的出现为人类控制肝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急性肝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阻断肝炎向慢性化发展的重点;③人类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免疫疗法,细胞疗法,基因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细胞因子,自由基清除等保肝疗法,人工肝支持以及肝移植等先进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病毒性肝炎被人类控制和消灭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金瑞医生的科普号2013年09月03日7089
3
0
慢性肝炎相关科普号

刘葵花医生的科普号
刘葵花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肝病科
231粉丝3.4万阅读

肖震宇医生的科普号
肖震宇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肝脏外科
3507粉丝10万阅读

徐瑞荣医生的科普号
徐瑞荣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病科
1073粉丝420.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范晓鹏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病科
肝病 130票
肝硬化 112票
乙肝 101票
擅长:乙肝、丙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衰竭、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癌、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不明原因的肝损害、肝脏的预防保健及调理、不明原因的腹痛及肝区不适。 -
推荐热度4.7苟卫 主任医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科
乙肝 83票
肝硬化 74票
肝病 37票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诊治 -
推荐热度4.6戚团结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 肝病科
肝硬化 41票
脂肪肝 37票
肝炎 23票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消化脾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