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月17日
63
0
0
-
04月13日
119
0
0
-
熊晖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泌尿外科 我查体发现肾上腺有一个肿瘤,是不是马上就要做手术,今天呢,就和大家详细的聊一聊肾上腺以及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呢是人体的一个内分泌器官,它是位于呢肾脏的上内侧,左右各有一个是是成对出现的,大家可以看这张片子,肾上腺呢实际上是位于肾脏的上内侧的深部,在平常呢很难被触及和发现,一般发现肾上腺有问题都是通过B超或者是胸部CT偶然发现的,当然也有一些患者是因为有一系列的症状来就诊,发现肾上腺有肿瘤。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肾上腺的主要功能,大家可以看看我手上一个简单的这个模型,肾上腺呢大概就是这么大,是一个淡黄色的器官,它大概呢,长是在6cm左右,宽呢是在3cm左右,这个厚度呢是不到一个厘米,这是一个薄片形的三角形结构,这上腺呢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个部分,皮质和髓质都分泌不同的激素来维持人体的血压、水电解质的平衡,显微镜底下呢,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叫球状带、素状带和网状带,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分泌的是盐皮质激素,肾上腺的素状带分泌的是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分泌的是性激素。肾上腺的。 核心部分我们叫髓质,它主要分泌的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肾上腺素,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受到惊吓,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这随02月08日
56
0
1
-
2024年12月27日
140
0
1
-
2024年11月28日
62
0
0
-
周林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线上或线下咨询周林医生:1、线上问诊:微信上搜索“好大夫在线”,点击进入主页面后搜索“周林”,点击“申请服务”,点击“在线问诊”,周医生将在1小时左右回复您。2、线下问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南部(瞿溪路500号),每周三下午“泌尿外科普通门诊”。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罕见但非常危险的肾上腺癌症。每百万人中就有1人患有ACC,最常见于10岁之前或50至60岁之间。大多数肾上腺皮质癌不是由遗传问题引起的,但ACC可能发生在患有两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综合征的家族中:Li-Fraumeni和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这些肿瘤通常会迅速生长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但是,如果及早发现,ACC是可以治愈的。儿童往往有更好的预后,因为它通常发现得早,但是由于成人很少有症状,所以通常直到癌症长大和/或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即转移)时才被发现。在三分之二的病例中,肿瘤在诊断时已经扩散到周围器官或发生转移,使患者处于第3期或第4期。下图显示了癌症每个阶段中5年内存活的患者百分比(即5年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的患者百分比(即复发率)。第1阶段描述:<5cm,位于肾上腺5年生存率:65%复发率:40%第2阶段描述:>5cm,位于肾上腺5年生存率:65%复发率:60%第3阶段描述:扩散至附近器官(即局部侵袭)5年生存率:40%复发率:80%第4阶段描述:扩散至远处部位(即转移性疾病)5年生存率:10%复发率:>90%治疗复发的方案包括再次尝试手术切除(即再次手术)、放射治疗和/或化疗。复发后,5年生存率接近0%。体征和症状不幸的是,大多数成年患者没有任何ACC的体征或症状,因此很难在早期发现和诊断。由于癌症快速生长,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背部或侧面疼痛。此外,一些ACC可能会产生过多的皮质醇、性激素或罕见的醛固酮。ACC最常见的激素过量分泌是皮质醇,它会导致库欣综合征的体征和症状。(参见库欣综合征>体征和症状)通常,ACC可能被诊断为肾上腺偶发瘤(即在因其他原因而进行的成像检查中发现)治疗ACC唯一已知的治疗方法是彻底手术切除,而最佳时机是在第一次手术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微创技术切除ACC,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开放手术才能彻底切除肿瘤和健康组织的安全边缘。是否使用腹腔镜手术取决于多种因素,应与您的外科医生讨论。(参见肾上腺手术)手术后,大多数患者将接受放射疗法或化疗等额外治疗。ACC最常见的化疗包括米托坦、阿霉素、顺铂和/或依托泊苷的组合。一些研究表明反应率为48%。2024年10月31日
712
0
1
-
周林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线上或线下咨询周林医生:1、线上问诊:微信上搜索“好大夫在线”,点击进入主页面后搜索“周林”,点击“申请服务”,点击“在线问诊”,周医生将在1小时左右回复您。2、线下问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南部(瞿溪路500号),每周三下午“泌尿外科普通门诊”。肾上腺偶发瘤是在针对与肾上腺疾病无关的问题进行的成像检查中发现的肾上腺肿瘤。在癌症诊断或随访中发现的肾上腺肿瘤很可能是肾上腺转移瘤,不算作肾上腺偶发瘤。随着成像技术的改进和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医生发现的肾上腺偶发瘤越来越多。患肾上腺偶发瘤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时,患肾上腺偶发瘤的风险为3%,到70岁时,这一风险上升到7%。虽然大多数肾上腺偶发瘤不会引起健康问题,但必须对其进行评估,因为一小部分肾上腺偶发瘤可能会导致严重疾病。肾上腺偶发瘤分为以下三类:功能性肿瘤——这些肿瘤会产生过多的肾上腺通常会产生的激素,包括产生醛固酮的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产生皮质醇的肿瘤(库欣综合征)、产生肾上腺素的肿瘤(嗜铬细胞瘤)或产生性激素的肿瘤(产生性激素的肿瘤)。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癌和转移性疾病。良性、非功能性肿瘤——这些肿瘤包括腺瘤、骨髓脂肪瘤、神经节细胞瘤、肾上腺囊肿和血肿。一般来说,应切除功能性、恶性和/或较大的肿瘤。体征和症状根据定义,肾上腺偶发瘤是无症状的。然而,一旦发现肾上腺偶发瘤,进一步的询问和检查可能会发现症状。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在确定肾上腺偶发瘤的治疗方法时,必须问两个问题:1)它是否具有功能性;2)它是否是癌症(即恶性)。它有功能吗?需要排除的三种功能性肿瘤是产生醛固酮的腺瘤、产生皮质醇的肿瘤和嗜铬细胞瘤。为此,患者应进行激素检测,包括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库欣综合征)以及血浆或尿液中甲氧基肾上腺素水平(嗜铬细胞瘤)。是癌症吗?需要排除的两种癌症是肾上腺转移性疾病和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适合其年龄的健康筛查,包括结肠镜检查、胸部X光检查、皮肤检查和乳房X光检查(如果适用),以查看是否是肾上腺转移性疾病。如果高度怀疑转移性疾病,则可能会安排进行一种称为PET扫描的特殊核医学测试,以寻找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参见肾上腺转移)尺寸:小于4厘米肾上腺皮质癌风险:3%大小:4至6厘米肾上腺皮质癌风险:7%尺寸:大于6厘米肾上腺皮质癌风险:25%影像学上的大小和外观有助于评估肾上腺偶发瘤罹患肾上腺皮质癌的风险。良性肿瘤通常边界光滑,亨斯菲尔德单位(即CAT扫描上不同组织密度的测量值)小于10,和/或在T2加权MRI上呈中性。如果肿瘤在T2加权MRI上呈亮色,在CAT扫描上亨斯菲尔德单位大于10,边界不规则,或有侵入周围器官的证据,则很可能是恶性的。大小是肾上腺偶发瘤罹患癌症的最佳指征。肿瘤越大,罹患肾上腺皮质癌的风险越高。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对肿瘤进行活检以查看其是否为转移性疾病。但是,在排除嗜铬细胞瘤之前,不得进行活检。对嗜铬细胞瘤进行活检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嗜铬细胞瘤危机”。(参见嗜铬细胞瘤>体征和症状)治疗功能性肾上腺偶发瘤应切除。对于无功能性肿瘤的患者,应根据肿瘤大小和影像学特征判断是否应切除肾上腺皮质癌。影像学检查显示疑似癌症的肿瘤应切除。根据肿瘤大小切除肾上腺偶发瘤的指导原则如下:尺寸:小于4厘米肾上腺皮质癌风险:3%建议:观察大小:4至6厘米肾上腺皮质癌风险:7%建议:如果患者足够健康,可进行肾上腺切除术尺寸:大于6厘米肾上腺皮质癌风险:25%建议:肾上腺切除术一般而言,如果患者的健康状况足以承受手术,则应切除6厘米以上的肿瘤,如果患者的健康状况足以承受手术,则应切除4厘米以上的肿瘤。由于CAT扫描和MRI往往会低估肾上腺肿瘤的大小,因此一些医生建议观察小于3厘米的肿瘤,如果患者的健康状况足够好,则切除3至5厘米之间的肿瘤,并切除所有大于5厘米的肿瘤。大多数肾上腺偶发瘤可使用微创技术(例如腹腔镜)切除。对于正在观察的小型无功能性肿瘤,患者应连续5年每年进行一次激素检测,并在几年内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研究表明,25%的肾上腺偶发瘤会长大,而高达20%的肿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恢复功能。在恢复功能的肿瘤中,大多数会发展为库欣综合征。2024年10月31日
168
0
3
-
周林主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线上或线下咨询周林医生:1、线上问诊:微信上搜索“好大夫在线”,点击进入主页面后搜索“周林”,点击“申请服务”,点击“在线问诊”,周医生将在1小时左右回复您。2、线下问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南部(瞿溪路500号),每周三下午“泌尿外科普通门诊”。肾上腺肿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大小以及是否引起症状。以下是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肿瘤大小和增长速度:如果肾上腺肿瘤大于3厘米或生长迅速,通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如醛固酮瘤和皮质醇瘤,即使肿瘤小,如果引起高血压或其他相关症状,也通常需要手术。无功能肿瘤但引起压迫:对于无功能的小型肿瘤,如果它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压迫,可能需要手术以减轻压迫症状。恶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如肾上腺皮质癌或髓样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能还需要辅以化疗或放疗。特殊情况:如果患者有肺癌、乳腺癌、肝癌、肾癌等病史,发现肾上腺结节时,应警惕肿瘤转移到肾上腺的可能,此时可能需要通过穿刺或手术明确诊断。总结来说,对于肾上腺肿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以便及时发现肿瘤的变化。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或具有手术指征的良性肿瘤,应尽早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2024年10月27日
139
0
1
-
2024年10月24日
68
0
0
-
李康安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微创介入治疗中心 一、前言肾上腺肿瘤包括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大多发生于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细胞。同时肾上腺也是各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根据有无内分泌功能又可分为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和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对于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包括开放性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切除。开放性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存在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费用高等问题,而且对年老体弱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宜。经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相对于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甚至被认为是目前肾上腺肿瘤手术的金标准。但由于肾上腺解剖位置较复杂,而腹腔镜下术野狭小,对于较大的肿瘤有一定的局限性。肾上腺转移瘤的外科切除仍然有一定的争议。另外,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如采用传统的放化疗,往往临床受益有限。近年来,各种消融手段逐渐应用于肾上腺肿瘤的治疗。局部消融治疗是借助影像技术的引导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irreversibleinjury)或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necrosis)或凋亡(apoptosis)的一种精准微创治疗技术。影像引导下的肾上腺肿瘤的消融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疗效确切等优点,在肾上腺肿瘤的局部治疗中日趋增多。为了融合国内外先进的"精准医学"概念和适应肿瘤消融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肾上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水平,为了加强国内各医院肾上腺肿瘤微创诊疗专业之间的交流和更好地规范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技术,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于2018年12月15日在苏州组织了包括泌尿外科、内分泌科、介入科、超声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国内多学科有关知名专家制定了《影像引导下肾上腺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其目的是能更好地为临床实践和规范肾上腺肿瘤的消融治疗提供参考。二、肾上腺肿瘤消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良性肿瘤:(1)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明确为原发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有外科手术指征但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以考虑消融治疗。(2)对于不适合外科切除、术后复发或拒绝外科手术的原发性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醛固酮瘤、具有皮质醇分泌功能的肾上腺瘤、嗜铬细胞瘤)患者,在内分泌科医师的指导下及麻醉科医师的严密监护下,可以进行消融治疗。但消融是以改善临床症状为治疗的主要目的,肿瘤的完全消融为次要目的。2.恶性肿瘤:(1)治愈性消融(curativeablation):治愈性消融是指通过消融治疗,使局部肿瘤组织完全灭活,有可能达到治愈效果。①原发性恶性肾上腺肿瘤: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拒绝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复发或其他局部治疗复发者(如适形放疗后)。肿瘤最大径≤5cm,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转移可被控制。②肾上腺转移瘤:某些生物学特征显示预后较好的肾上腺转移瘤,如果原发肿瘤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进行肾上腺转移瘤的消融治疗。转移瘤的最大直径≤5cm,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转移可被控制。(2)姑息性消融(palliativeablation):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减轻肿瘤负荷、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二)禁忌证1.合并活动性感染且没有有效控制者,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破溃。2.有高血压危象风险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且不能有效控制者。3.血小板<50×109/L和凝血功能障碍且不能纠正者。4.肝、肾、心、肺、脑功能严重不全者,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无法在短期内纠正或改善者,高热(>38.5℃)者。5.有广泛转移,预期生存期<3个月者。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评分≥3分。7.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射频消融(双极射频消融除外),对酒精过敏者禁用乙醇化学消融。四、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局部消融治疗的适应证,消融治疗之前应对患者的一般状况全面了解,综合评价患者的全身情况。通过认真复习病史、体格检查及近期的影像资料来评估患者的消融适应证。适应证的选择建议多学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介入科、超声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共同讨论做出决定。1.治疗方案的选择:局部消融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一般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近期影像学检查(CT、MR、超声等检查结果),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及数目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引导方式的选择:(1)CT引导:CT分辨率高,能清晰地显示肾上腺病变及毗邻的结构或器官以及消融针本身,决定了CT在肾上腺消融引导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引导技术[1,46,48,54,55,56]。(2)超声引导:当超声能够清楚显示肾上腺病灶及周围结构时可作为首选引导方式之一,但肾上腺位置较深,受肋骨、肺底气体影响,肾上腺在超声下有时显示不清;另外,对于肾上腺的临近脏器如肠道等亦显示不清,热消融后汽化的产生影响消融边界的观察,冷冻后冰球所产生的声影亦会影响到消融边界的判断[1,46,47,48,54,55,56,57]。(3)MRI引导:肾上腺及肾上腺毗邻结构均可显示清楚,且MRI可实时引导并可监测消融温度,消融范围比CT显示清楚,其安全性和消融疗效的精确评价较其他引导方式有较大优势[58],但MRI引导消融时间长,各种器械均需要磁兼容,成本高,不易普及。3.治疗前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介绍局部消融治疗的原理以及治疗的目的,告知局部消融治疗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发生高血压危象及其伴发的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大,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准备:(1)患者消融术前应明确诊断,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穿刺活检本身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特别是嗜铬细胞瘤),另外细针活检有时很难鉴别肿瘤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患者术前需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血型检查和感染筛查以及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对于一些功能性的肾上腺肿瘤,术前应检测血、尿儿茶酚胺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内分泌检查。(3)对于功能性肿瘤患者,根据内分泌功能的不同,由内分泌科及麻醉科会诊给予相应的术前准备。(4)术前禁食8h以上,禁饮4~6h。四、消融操作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及治疗计划(一)CT引导下操作步骤和方法1.术前治疗计划:术前治疗计划是保证消融是否成功完成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1)确定肿瘤病变区域(grosstumorregion,GTR):指影像学能界定的病变区域,即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初步确定GTR。(2)选择合适体位及穿刺点的体表定位。(3)穿刺入径:指从穿刺点到达病灶的穿刺通道,包括进针路线、角度及深度。(4)初步制定消融参数。2.体位选择:绝大多数的肾上腺肿瘤可以选择俯卧位经背部入路进行消融,患侧侧卧位经背部入路也是常用的进针体位之一。患侧侧卧位降低了同侧肺组织的充气,从而穿刺经过肺的风险减少,入径缩短,有利于减少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1,46,47,48,54,55,56,57,58]。仰卧位经过肝脏穿刺右侧肾上腺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进针路线[40]。另外,肾上腺肿瘤的大小不同、双侧肾上腺毗邻器官或结构的不同,均有可能影响到体位和进针路线的选择。右侧肾上腺可能毗邻的器官或结构包括:下腔静脉、右肾动静脉、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右膈动脉、肝脏、腰动脉、右侧膈肌、右肺、胃等;左侧肾上腺可能毗邻器官或结构:腹主动脉、胰腺体部或尾部、小肠、脾动脉、左肾动静脉、左膈动脉、脾脏、腰动脉、左侧膈肌、左肺、胃等。应根据肿瘤大小、毗邻的器官或结构,并考虑到消融可能对临近器官或结构造成的损伤,选择最佳或者最合理的体位及进针路线。3.麻醉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状况、肿瘤的位置及特性(如有无内分泌功能),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建议采用全身麻醉比较安全。4.穿刺要点:穿刺进针层面尽量与术前计划的层面一致,选择合理的穿刺入径。消融针尽量在消融层面内显示,保证消融范围能够彻底覆盖病灶,并获得一定的消融安全边缘。5.消融策略:根据病灶大小、位置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设定消融时间、功率,对于较大肿瘤可采取多点叠加消融。所使用的消融参数(温度、功率、时间、循环等)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不同选择。消融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反应,尤其是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术前约5min监测一次血压,当消融开始后应缩短至1min一次或者直接动脉连续测压。若消融时患者出现不可控的血压骤升或高血压危象,应暂停消融,并对症处理。对于功能性的肿瘤,可采取间断消融的方式,消融短时间(1~2min)后应中断消融,观察5~10min,注意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如无异常改变再继续行消融治疗。消融操作完毕,观察消融区域是否完整覆盖整个瘤体;必要时行增强扫描,以判断是否消融完全。若有肿瘤残留需要及时补充消融,对于功能性肿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血压、心率等)决定是否终止消融。消融完毕后拔出消融针时,行针道消融,观察针道有无渗血,必要时行压迫或针道消融止血。6.术后扫描:观察有无腹腔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出现,并观察消融范围是否覆盖了整个肿瘤组织。7.术后观察:回病房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尤其是血压的监测,必要时给予降压、止血、止痛等对症处理。(二)超声引导下操作步骤和方法1.术前超声检查:术前对肾上腺肿瘤进行二维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有条件加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血供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根据肿瘤上述特征及利用超声立体多角度、多切面并且实时灵活的特点,制定治疗计划和消融模式、程序。超声引导下合适的穿刺点及进针路径应遵循便捷、安全、短距离的选择原则。设计的进针入径需避开危险脏器和大血管。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毗邻脏器的关系等因素确定单针单点、单针多点、双针或多针多点等消融模式。2.麻醉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状况、肿瘤的位置及特性(如有无内分泌功能),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3.消融策略:对于邻近重要脏器和大血管的病灶,可于消融前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在肾上腺外包膜(或肿瘤周围)与相邻的脏器(如肠管等)、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间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使组织间隙分离,形成安全的隔离区域,以保护重要的相邻脏器、结构免受(或少受)消融导致的损伤。沿着术前制定的穿刺点、进针入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布针,布针时需实时显示整个针道,特别是针尖的位置,每次布针完毕后可用超声切面交叉立体定位。超声引导下穿刺应准确定位,避免不必要的反复穿刺布针,损伤邻近组织或肿瘤破裂出血等;若进针过深,不应直接将消融针退回,而是应该在原位消融针道后,再退针重新定位,避免种植;一般情况下,超声引导下消融应先消融较深部位肿瘤,再消融较浅部位的肿瘤。4.消融监测:消融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反应,尤其是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术前约5min监测一次血压,当消融开始后应缩短至1min一次或者直接动脉连续测压。若消融时患者出现不可控的血压骤升或高血压危象,应暂停消融,并对症处理。对于功能性的肿瘤,可采取间断消融的方式,消融短时间(1~2min)后应中断消融,观察5~10min,注意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如无异常改变再继续行消融治疗。消融操作完毕,观察超声声像图上产生的强回声是否完整覆盖整个瘤体;有条件的建议消融后再次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消融情况,以判断是否消融完全。若有肿瘤残留需要及时补充消融,对于功能性肿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血压、心率等)决定是否终止消融。5.消融术后管理:消融结束后,在拔出消融针前,于实时超声引导下行针道消融。观察针道有无渗血,必要时行压迫或消融止血。术毕,即刻超声检查腹、盆腔有无出现积液(或积液有无增多),若有出血,CDFI或CEUS寻找到出血点立刻进行消融止血。如无并发症发生,留观半小时后送回病房,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尤其是血压的监测,必要时给予降压、止血及止痛等对症处理。五、随访及疗效评估(一)局部疗效肾上腺肿瘤消融术后的疗效一般按实体肿瘤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1、3个月行肾上腺CT/MRI检查,第3个月复查若无残余肿瘤,于治疗后6、9、12个月分别行CT/MRI复查,在接下来的3年中可延长至6个月复查一次CT/MRI[34,59,60,61]。肾上腺转移瘤一般要结合原发肿瘤进行相关检查。对于功能性肾上腺肿瘤要结合相关的激素水平监测。1.完全消融(completeresponse,CR):CT/MRI随访,肿瘤消融区无异常强化灶,或PET-CT随访示肿瘤消融区无异常放射性浓聚。2.不完全消融(incompleteresponse,ICR):CT/MRI随访,肿瘤消融区可见异常强化灶,或PET-CT随访示肿瘤消融区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3.局部肿瘤进展(localtumorprogression):先前判定为肿瘤完全消融区内或其相连部位出现新发异常强化灶或异常放射性浓聚。(二)临床疗效评估在判断局部疗效的基础上,定期随访。技术成功和安全性评价至少随访6个月;初步临床疗效评价至少随访1年;中期临床疗效评价至少随访3年;长期临床疗效评价至少随访5年。生存时间是最重要的临床疗效指标,要记录患者1、2、3、5年的生存情况。对于姑息消融的患者要观察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肾上腺肿瘤消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依据美国介入放射学会(societyofinterventionalradiology,SIR)的标准[62]进行评估分级:(1)不良反应:①疼痛,②消融后综合征,③无症状胸腔积液,④影像学可见的无症状积液,⑤附随的损伤。(2)轻微并发症:①不需治疗,无不良后果,②仅需简单治疗,无不良后果,包括不需要住院1d及以上的观察。(3)严重并发症:①需要治疗,需要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8h,②需要重要的治疗措施,需要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8h,或该并发症产生永久后遗症,③死亡:需要说明与消融之间的关系。按照发生时间分为即刻并发症(immediate,消融后<24h)、围手术期并发症(periprocedural,消融后24h~30d)及迟发并发症(delayed,消融后>30d)。作者: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9,99(15):1123-1132.2024年09月23日
178
0
0
肾上腺肿瘤相关科普号

杨农医生的科普号
杨农 主任医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杨农名医门诊
3.5万粉丝95.1万阅读

王翰博医生的科普号
王翰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泌尿外科
2883粉丝17.4万阅读

倪文君医生的科普号
倪文君 副主任医师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泌尿外科
369粉丝10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