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糖尿病眼底病,选择哪种激光?
王红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04日57
0
1
-
当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和白内障同时发生,应该先治疗哪个?
内分泌系统疾病影响全身,会引起眼部多种病变和不适。例如,高血糖可以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干眼症等一系列眼病,这是因为高血糖引起全身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会累及结膜、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眼球各层结构。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属于代谢性白内障的一种,常常双眼发病,原先透明的相机镜头就因为里面“糖多了”就变成了模糊的镜头,有时晶状体甚至会在1到2个月内就完全混浊。糖尿病患者在眼科检查中发现患有白内障的比例相当高。那么,眼底病变和白内障医生究竟先治疗哪个?治疗规范主要是首先全面评估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各种眼部病变,依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予以相应处置和治疗,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视功能。目前先进的眼部检查手段可以对眼球从前到后做一个详细的结构和功能检查。举例来说,有的患者就诊时同时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底看到大量出血点,治疗上最紧迫的是尽快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来稳定眼底出血的情况,防止眼底出血进一步加重,进展为玻璃体腔大出血导致短时间内失明;在视网膜激光光凝完成,眼底病情得到稳定,再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进一步提高视觉质量。而有的患者来眼科就诊时白内障程度已相当严重,眼底完全观察不清,这时候就需要首先进行白内障手术恢复屈光介质,争取检查眼底和治疗的机会,在白内障手术完成后及早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根据病变具体情况进行眼底病的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眼底疾病和白内障的治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沈胤忱)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普号2023年09月03日138
0
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棉绒斑代表什么?
王红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01日68
0
2
-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建议收藏
大家好!我是上海六院糖尿病蒋伏松医生,作为全国排名前三的内分泌科室,我们常年接待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接触过数以万计的糖尿病病例,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定期检查而产生并发症,我们感到非常遗憾和痛心。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及时预防的,因此特写此文科普,希望大家能定时体检,把糖尿病控制好,一样可以过得健康舒心。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检查可能讳疾忌医的心理吧,许多糖尿病患者经常埋头吃药,却很少去医院检查,血糖控制如何自己不知道,甚至出现了并发症也浑然不觉。糖尿病不仅仅是一个单纯高血糖的问题,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可以损伤心、脑、肾、眼、足、神经、皮肤等全身多个靶器官,导致各种各样的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等等,而这些并发症在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感觉不到,只有通过全面检查及才能被发现。那糖尿病患者究竟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多久查一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今天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解清楚。01-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在4.4~7.0mmol/L之间,餐后血糖<10.0mmol/L。检测频率:1-2周至少查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不稳定患者建议每周测两次:三餐前后、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血糖极不稳定的患者,可进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02-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比较常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进展风险。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降压目标应<130/80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40/90mmHg。至少每周监测一次,已经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每年做一次动态血压的监测。0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客观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总体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一般要求控制在7%以下。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达标后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检测时不需要空腹;不同人群的控制目标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以适当放宽,年轻患者最好控制在6.5%以下。04-血脂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脂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非常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如已合并血脂异常,建议增加监测频率,每3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为宜。05-尿常规尿常规间接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等情况。1-3月检查一次。06-肝肾功能可以掌握肝脏及肾脏的情况,还能给选择用药提供依据,因为在肝肾功能问题较大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不宜使用的。每3~6个月检查一次。07-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BMI是反映肥胖的指标,≥24.0属于超重,≥28.0为肥胖。控制体重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任务。监测频率建议:建议至少每个月测量1次体重和腰围。08-眼底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病程早期往往没有症状,通过眼底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初次筛查: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5年内、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应进行眼底检查复查:每1~2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对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09-心血管检查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造影,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问题。3-6个月检查一次心电图。10-足部检查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严重和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需要及时预防。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皲裂、有无红肿及水疱、有无感染及溃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糖足发生。有足部水疱、溃疡、老茧的糖友,不要自行处理,需找专业医生治疗。每天自查,每6~12个月请专科医生检查一次。11-下肢动脉检查47.5%的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而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EAD)是糖尿病足溃疡(DFU)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通过下肢动脉超声可及时确诊,并进行积极干预和治疗。每6~12个月检查一次。12-口腔疾病检查糖尿病可导致牙周病、牙齿松动或脱落、口腔溃疡、口腔霉菌感染、龋齿等多种口腔疾病,因此,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6~12个月检查一次。13-周围神经病变通过针刺痛觉、温度觉、压力觉、震动觉和踝反射等相关体格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每6~12个月检查一次。14-肺部检查胸部X线片检查可以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同时合并肺部感染、肺结核或肺部占位性病变。每年拍1次胸片检查。15-骨密度检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通过骨密度检查,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发现早治疗。每1-2年检查一次。16-腹部B超检查通过腹部B超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同时合并脂肪肝?是否有胆囊炎症、结石或胰腺占位性病变。每年做一次腹部B超。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可联系医生助理,获取以下资料:Dr_Jiangfs领取:《61份糖尿病专业食谱》《100个常见食物GI值》《糖尿病饮食控制》《糖尿病运动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防控糖尿病,获得长久健康。
蒋伏松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01日545
0
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什么情况下不建议打激光?
王红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7月14日109
1
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量出血时的玻切手术,是什么样儿的?
陈哲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11日58
0
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祝莹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6日196
0
1
-
四分钟带你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陈哲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4日50
0
1
-
糖尿病眼病
“四高”科普讲堂2022年10月18日103
0
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怎么办?
最近我接诊到不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大家都有不少疑问,但是不同阶段的患者有不同的忧虑和疑问,关注的点可能不太一样。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解答一下。问:我才体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还凑合,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吗?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查出眼底病变应该立即找眼底病医生进一步检查评估,明确病变严重程度,规范治疗或者观察。错过治疗时机或者讳疾忌医可能意味着后续视力严重受损的可能,而且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储大夫见过很多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结局比较差的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往往病变进展很快。问: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已经看不见,病情很严重了,还能治疗吗?都想放弃治疗了答: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仍然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晚期的病例,即使维持0.05的视力对患者的生活也有巨大的帮助。问:我的糖尿病黄斑水肿已经眼内注射药物很多次了,反反复复,已经没有信心了,该怎么办?答:目前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主要依靠眼内注射药物,辅助激光,口服药物。疾病的特点就是反反复复,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治疗,规范治疗,配合医生,大多会有较好的视力预后。问: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做哪些治疗?能提高视力吗?答:总体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治疗手段是上面提到的眼内注药,激光,手术,基础治疗是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的目的是稳定病情,维持或提高视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一部分患者的视网膜结构受到了明显的破坏,那么视力提升就不会很明显,治疗会稳定视力,但是不治疗只会越来越差。问:医生说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做手术了,手术风险大吗?答:目前微创玻璃体切除已经广泛应用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创伤小,效果良好。常规的手术一个小时以内,复杂的两小时左右。手术前以及手术中及术后需要辅助眼内注射药物,减少手术并发症,帮助术后恢复。除了复杂病例,大多不用填充硅油,患者不用害怕术后要趴什么的。储大夫做过不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少术后第一天都有0.5以上的视力。
储昭节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07日378
0
0
相关科普号

李继鹏医生的科普号
李继鹏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眼底病科
3270粉丝8.2万阅读

俞一飞医生的科普号
俞一飞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内分泌科
983粉丝10.5万阅读

禹海医生的科普号
禹海 主任医师
辽宁爱尔眼科医院
眼底病
293粉丝1.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封康 副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眼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62票
黄斑裂孔 56票
视网膜脱落 52票
擅长:眼底病,黄斑病,眼外伤,后巩膜加固术,黄斑劈裂,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度近视及防控手术,病理性近视及手术治疗,屈光性眼病,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顽固性干眼症的治疗,伴有眼底病的复杂白内障手术治疗。 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黄斑兜带术,黄斑扣带术。 眼底病:眼底出血,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物不清、黑影遮挡;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眼内炎,视力急性下降;视网膜血管炎;玻璃体浑浊;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和妊娠高血压;视网膜变性,眼前黑影飘动、飞蚊症、闪光感。 黄斑病:各类黄斑水肿、黄斑出血、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变性,视物变小、视物变大、颜色改变;老年黄斑变性,息肉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CV),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黄斑区新生血管。 眼外伤:各类眼球外伤,包括眼球穿通伤、破裂伤、眼内异物、爆炸伤、钝挫伤、外伤性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外伤后视物变形、重影、眼前黑影飘动、视力下降,外伤后低眼压、外伤后高眼压。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 高度近视:近视大于等于600度,病理性近视,黄斑新生血管、黄斑出血,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 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各类常规及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眼视光:儿童眼视光,青少年及成年眼视光,各类术后屈光状态。配镜矫正,离焦镜,OK镜。 干眼症:巩膜镜的验配。 -
推荐热度4.8王红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眼科
视神经病 45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5票
视网膜病 34票
擅长:擅长眼底病及神经眼病的临床工作,能有效治疗眼底复杂疑难病例,尤其对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应用眼底荧光造影、吲哚菁绿造影、Oct进行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运用光动力学疗法、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擅长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
推荐热度4.3钱彤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黄斑变性 18票
视网膜病 15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票
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息肉样病变、特发性CNV、病理性近视、中浆、黄斑孔、黄斑前膜、Coats病、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玻璃体疾病等)。是国内较早开展激光治疗眼底病的医生,擅长运用多种激光治疗仪为患者治疗各种眼部疾患,如:运用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裂孔、老年黄斑变性、中浆等;运用YAG激光治疗青光眼和后发障;运用微脉冲激光治疗各种黄斑病变及黄斑水肿,激光治疗技术在国内一直位于领先水平。近几年专注于黄斑部疾病和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对各类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和激素治疗经验丰富。擅长糖尿病和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