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确诊宫颈癌,需要带什么检查来就诊?
任彤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24日160
0
3
-
宫颈癌的中医治疗你知道吗?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预防和治疗HPV感染是预防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HPV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为13.4/10万,约有1%将会发展为宫
胡凤山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11日152
0
0
-
宫颈癌不同分期的治疗原则
ⅠA期宫颈癌ⅠA期宫颈癌分为ⅠA1期和ⅠA2期。根据有无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ⅠA1期宫颈癌无手术禁忌症多选用手术治疗,包括:宫颈锥形切除术(多采用冷刀)、全子宫切除术加或不加双侧输卵管-
陈义波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05日290
0
0
-
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癌与所有实体肿瘤一样,早期或孤立复发病灶适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绝大部分是鳞癌,对放射线敏感,通过体外和腔内放疗使宫颈局部达到肿瘤致死的最大放射剂量,所以,中晚期肿瘤多采用放化疗结合的治疗。免疫靶向治
陈义波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05日96
0
0
-
宫颈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宫颈癌患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1.接触性阴道流血:在发病早期会出现阴道流血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性生活或者妇科检查中出现的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经期量增多或者经期延长的现象。2.阴道排液:在宫颈癌发病早期,患者阴道会有异常液体被排除,液体是白色的或有带血现象发生。当感染时,阴道排出的液体还可能会伴有恶臭或者腥臭味。当确诊为宫颈癌后,建议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避免贻误病情,导致疾病不利于恢复。
陈义松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04日301
0
0
-
同房后出血一定是宫颈癌吗?
宋梅英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3月20日31
0
3
-
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并存在预防性疫苗的恶性肿瘤,可通过HPV疫苗接种、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有效控制宫颈癌发病率。2021ASCO会议上我国台湾的一项随访研究(2001-2017)表明,宫颈癌发病率随疫苗接种、筛查的普及而持续下降,发病率每年下降1.03%(P<0.05),20-24岁年龄段下降幅度最大(每年下降4.63%),25-29岁年下降1.6%、30-34岁年下降1.1%,>65岁年下降2%以上(P<0.05),提示宫颈癌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筛查和疫苗接种,且筛查(包括HPV筛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权重更大。 近年随着关于HPV与宫颈癌发病相关性科普宣传的普及,提高了女性对HPV感染风险的认识,HPV疫苗接种的推广明显降低了HPV感染率,进而降低了宫颈病变的发生率。但宫颈癌的预防中“HPV疫苗”并非一劳永逸,另一重要环节为“宫颈癌前筛查”,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完善的防治体系。在现行宫颈癌预防筛查策略的实施过程仍暴漏出诸多问题,包括对HPV感染“过度反应”、对九价疫苗的“盲目执着,过度信赖”、对常规筛查的“忽视”。 首先,需要清楚认识一点“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主导因素),但不是充分条件”。从HPV感染进展至浸润宫颈癌是一个漫长过程(长达10年),且只有少数HPV感染者可进展至浸润癌,说明宫颈癌的发生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由非HPV单因素决定。除了HPV感染其他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口服避孕药、多产、免疫抑制、肥胖、雌激素暴露及饮食等。有研究指出,39-55%年轻女性在开始性行为2-3年内可检测到HPV感染,有性生活的女性(包括男性)一生感染HPV的风险高达85-90%。绝大部分的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在1-2年内可自然消退,仅有少部分感染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宫颈病变。即使发生宫颈病变,70-90%宫颈低级别病变也会通过机体自身免疫应答作用在6-24个月自然消退,只有少数的高级别病变可持续存在或进展为癌,此病程多长达5-10年。综上,HPV的感染与性生活相关,且女性终身自然感染率极高,勿须“畏HPV如虎”,推荐在性生活前接种HPV疫苗,最佳年龄是在9~14岁,且越早越好。即使已感染高HPV,从HPV感染发展为宫颈癌概率较低,且病程多长达10年,在此期间一次充分的筛查和早期诊治就可以阻断这一进程。 HPV疫苗的接种可有效减少HPV的感染率,性生活前接种效果最佳,WHO立场文件中明确指出,将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作为首要接种对象。目前主要提供“二价HPV16/18、四价HPV6/11/16/18、九价HPV6/11/16/18/31/33/45/52/58”三种疫苗,接种年龄9-45岁。三款疫苗在宫颈癌预防效力方面差异并不显著,更强调的是接种后的预防时效,原则是越早接种越好,勿须“过度执着”于九价疫苗。关于疫苗的预防时效,由于疫苗上市仅16年,是否可“长期或终生免疫”尚无定论。诸多随访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后诱发免疫应答并产生中和抗体的接种者(并非100%)10年后血清样本中仍可检测到中和抗体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抗体的滴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具体有效的病毒免疫可持续时间需进一步证实。因此,HPV疫苗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接种疫苗对于宫颈癌预防并非“一劳永逸”;对于不适合疫苗接种或已经感染HPV的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共识和指南众多,筛查方法包括细胞学筛查(液基细胞学为主)、HPV检测以及HPV和细胞学联合筛查,三者的灵敏度分别为55.4%、94.6%和100%,特异度无明显差别,分别为96.8%、94.1%、92.5%。经证实无论采用哪种筛查方法,只要进行筛查,30岁以上女性均可获益。正常人群推荐开始宫颈癌筛查的年纪为30岁,每5~10年定期筛查一次,终止宫颈癌筛查的年纪为65岁。筛查多采取「筛查-分流-治疗」模式:30岁以上女性采用高危型HPV初筛,HPV16/18阳性不考虑细胞学结果,立即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他12种高危亚型HPV阳性采用细胞学分流,细胞学结果≥ASC-US推荐立即进行阴道镜检查,细胞学阴性1年后复查HPV和细胞学;HPV阴性者5年后接受下一轮筛查。 2018年WHO首次呼吁消除宫颈癌行动,2020年WHO再次提出并正式启动了《加快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战略提出到2030年达到「90-70-90」的目标(2030年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0%、筛查覆盖率达70%、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治疗可及性达90%),拟在21世纪末实现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层面的宫颈癌消除(即发病率<4/10万)。 综上,宫颈癌发病自然病程较长,HPV疫苗接种属于病因预防,癌前筛查属于病程监察,二者前后承接,务必理性认识,科学医从。“疫苗+筛查+早诊早治”综合防治,才可“拒宫颈癌于千里之外”。
高福锋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15日14
0
1
-
宫颈癌系列——门诊常见问题答疑
很多病友在得知罹患癌症的时候都心急如焚,方寸大乱,甚至病急乱投医,耽误治疗。我整理了一些宫颈癌病友的最关心最常问到的问题,希望对各位病友和家人有帮助,避免走弯路。问:宫颈癌有机会治愈吗?答:对早期宫颈
涂画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0日477
0
6
-
1例III期(stage III)宫颈癌(女/77岁)根治性同步放化疗(骨盆保护)-TOMO放疗
TOMO在妇科肿瘤的放疗中可以有效保护骨盆的造血功能及做盆腔延伸野时不需要射野拼接,无剂量冷点与热点。我们把做白血病的经验推广在妇瘤中来,常规进行卵巢保护。张某某(AZ),女,77岁(出生时间:1945-06-24)靶区勾画:
曾辉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05日380
0
0
-
根治性放化疗后还有做手术的必要吗
张翔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9日41
1
1
宫颈癌相关科普号

郭伟红医生的科普号
郭伟红 副主任医师
中山市中医院
妇产科
1241粉丝10.4万阅读

涂画医生的科普号
涂画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妇科
622粉丝3653阅读

杨淑丽医生的科普号
杨淑丽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肿瘤科
1781粉丝1.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翔 副主任医师浙江省肿瘤医院 妇瘤科
宫颈癌 95票
子宫内膜癌 14票
妇科肿瘤 10票
擅长:"1、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宫颈/阴道癌前病变、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阴道癌、外阴癌)预防、诊断、综合治疗。 2、熟练应用各种先进放疗技术-治疗各种妇科恶性肿瘤:容积调强放疗、螺旋断层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三维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治疗(后装治疗)。 3、【特色技术】放疗后复发的再程放疗、近距离治疗模具技术、溶瘤病毒抗肿瘤治疗。 4、新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
推荐热度4.9赵迎超 副主任医师武汉协和医院 肿瘤中心
宫颈癌 101票
子宫内膜癌 8票
卵巢癌 8票
擅长: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放化疗、腔内放疗、组织间插植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国际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尤其对宫颈癌和卵巢癌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有丰富经验和造诣。 -
推荐热度4.8任彤 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
子宫肌瘤 105票
宫颈癌前病变 75票
宫颈癌 73票
擅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病变,内膜息肉,内膜非典型增生等良性疾病的治疗。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滋养细胞肿瘤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