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自身免疫性脑炎最新鉴别诊断与治疗标准
MAGIMED 美格医学 2022-12-0217:45 发表于广东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病学领域中的一大类重要疾病,主要累及青中年人群,并具有免疫疾病的复杂性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致死、致残性的特
陈伟民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16日140
0
1
-
Rasmussen脑炎只有半球切除吗
王海祥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20日23
0
0
-
自免脑炎GFAP阳性,一年多已康复,仍在吃免疫抑制剂,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王奕琪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2月27日22
0
0
-
新冠病毒相关脑炎/脑病:需重视以发病机制为导向的个体化治疗
脑炎是由于感染或自身免疫原因引起的脑病,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头痛、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认知下降、精神行为改变、共济失调、运动障碍、睡眠障碍、肢体麻木乏力等局灶性神经
张艳林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17日1378
1
1
-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策略
山东医药 脱髓鞘及自免脑二三事 2022-11-2519:29 发表于浙江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研究显示,AE患者占脑炎患者总数的10%-
陈伟民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14日625
0
3
-
自身免疫性脑炎之抗DPPX抗体脑炎
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dipeptidyl‐peptidase‐likeprotein6,DPPX)抗体脑炎是一种由血清和(或)脑脊液中DPPX抗体介导的慢性或亚急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由Boro
邱占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31日1164
0
1
-
脑炎,不可忽视的年轻杀手
19岁男性,表现为逐渐加重的疲劳、白天过度嗜睡和头痛2月。患者被注意到有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和幻觉。查体时患者神志清,能够遵嘱完成简单的任务。但无法流利说话或回答问题,并表现出不受约束的行为(disinhibitedbehavior)。由于患者的脑病表现,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下丘脑、额叶下内侧、扣带回、颞叶内侧和中脑背侧对称性T2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图1)。(图1:中脑喙侧水平的轴位MRI可见[A]额叶下内侧T2高信号;[B]下丘脑、乳头体[箭]、背侧中脑和导水管周围灰质[]FLAIR高信号;[C]颞叶内侧[箭头]和额叶下内侧[箭]T1增强后强化;侧脑室水平的轴位MRI可见[D]扣带回T2高信号;[E]胼胝体膝部膝FLAIR高信号[箭];[F]扣带回T1增强后强化[箭])(图2:胸部CT可见前纵隔中一边界清楚的肿块,提示精原细胞瘤[箭头])诊治经过:这些发现提示抗Ma2相关脑炎,行血清抗Ma2抗体检测和原发肿瘤筛查。胸部CT显示前纵隔中有一边界清楚的肿块(图2)。抗Ma2抗体阳性。患者接受静脉注射类固醇激素、血浆置换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治疗,但神经系统症状无明显改善。纵隔肿块被切除,组织病理学显示为精原细胞瘤。在12周的随访中,患者的病情没有变化。最终诊断:抗Ma2脑炎讨论:抗Ma2脑炎是一种以边缘叶、间脑和/或脑干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副肿瘤性疾病。在大多数患者中,神经影像学可见颞叶内侧、下丘脑和中脑受累。较少见杏仁核、丘脑、基底节、脑桥、前延髓和小脑脚受累。强化通常见于受累区域。即使在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中,这一组神经影像学发现也是抗Ma2脑炎的特征,应启动针对性的血清抗体检测、原发肿瘤筛查和免疫治疗。在38例患者中,34例(89%)发现肿瘤,18例(47%)位于睾丸内。精原细胞瘤可能出现在睾丸外位置,例如纵隔,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和免疫治疗。手术旨在去除原发肿瘤以阻止抗体的产生。免疫治疗旨在减少抗体和炎症。>50%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通过治疗可有改善或稳定,大多数为合并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对于有脑病的年轻患者,存在抗Ma2脑炎特征性神经影像学表现应启动血清抗Ma2抗体检测、原发肿瘤的筛查和切除以及免疫治疗。参考文献BosemaniT,HuismanTA,PorettiA.Anti-Ma2-associatedparaneoplasticencephalitisinamaleadolescentwithmediastinalseminoma.PediatrNeurol.2014Apr;50(4):433-4.
章殷希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24日829
0
3
-
女68,医生诊断自免脑,请问初次直接用激素药加免疫球蛋白是否合适
郝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9日290
0
1
-
自免脑炎会复发吗?如果复发还可以用血浆置换,还是用球蛋白和激情,能不能彻底治愈,麻烦您郝医师给回复一
郝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9日218
0
0
-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儿童复发性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研究进展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 脱髓鞘及自免脑二三事 2022-07-0719:29 发表于浙江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由抗NMDA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2007年Dalmau等发现本病的致病性抗体和诊断标志物,即抗NMDA受体抗体,明确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概念。目前,抗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多见于青年人及儿童。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精神行为和(或)认知障碍、记忆障碍、睡眠障碍、痫性发作、运动障碍、意识水平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枢性通气不足等表现。成人患者与卵巢畸胎瘤相关,但儿童病例畸胎瘤少见。大部分患者经免疫治疗、肿瘤切除及对症支持可完全治愈,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目前,有关抗NMDA受体脑炎儿童病例复发的文献较少,儿科临床医生对本病复发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为此,本文对儿童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行述评,以提高儿科医生对本病复发的认识。 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的定义为患者症状缓解或稳定至少2个月后,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神经或精神症状,或症状的加重。目前报道显示抗NMDA受体脑炎的复发率为4%-25%,复发与初次发病时间间隔5个月至13年不等。Dalmau对500余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随访2年,12%出现复发,复发者中33%为多次复发。关鸿志等报道16例患者多次复发占50%,复发间隔时间从数周到1年以上。有研究表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发现畸胎瘤者、病情严重者、首次起病时未进行免疫治疗者或免疫治疗不规范者。再次病毒感染常为复发的诱因,有报道显示,感染HSV可导致本病的复发,推测病毒可能与NMDA受体存在交叉抗原性,感染后诱发机体启动免疫反应。Ferrafiat等研究发现,首次发病时出现紧张症的患儿约72%出现复发,而无紧张症者再次发作仅占27%,提示儿童抗NMDA受体脑炎初发时伴有紧张症者需警惕出现复发的可能。Nosadini等对86例<18岁的患儿研究发现,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初次发病使用二线免疫抑制剂均可减低复发率。Wang等报道,71例儿童患者中3例出现复发,均为未使用二线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推测二线免疫抑制剂减少复发的机制:利妥昔单抗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补体激活、诱导凋亡,耗尽了幼稚B细胞及记忆B细胞;环磷酰胺、麦考酚酸酯具有抗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判断抗NMDA受体脑炎是否复发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学,据关鸿志等观察,缓解期任何症状的复发(如精神神经症状或癫痫发作),都提示复发的可能。Dalmau等报道,复发时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新的精神或神经综合征,复发可仅出现首次发作时的部分症状,甚至仅为单一症状。据Nosadini等报道多数患者复发时的病情较首次发病轻,且以单一症状复发多见,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症状数量、mR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ICU入住率等均较初次发病轻。少数情况下,复发还可出现不同于初次发病的新症状,如脑干及小脑受累的症状(复视、视物模糊、面部麻木、吞咽困难、共济失调),这些症状不属于抗NMDA受体脑炎常见的主要症状。 抗NMDA受体抗体是本病特异性诊断标志,该抗体检测对判断复发也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经免疫治疗症状改善后,血及脑脊液抗体滴度均下降,复发时血及脑脊液抗体滴度均上升。抗NMDA受体抗体主要在鞘内合成,脑脊液抗体浓度高于血清浓度,复发时脑脊液抗体滴度及阳性率均较血清高。脑脊液抗体变化与复发密切相关,血清抗体可以自行转阴或在治疗后转阴,而脑脊液抗体可持续呈阳性,这可能与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有关。抗NMDA受体抗体持续的鞘内合成可能是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的基础。所以,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时再次行腰椎穿刺并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相关抗体滴度仍十分必要。 多数报道显示,抗NMDA受体脑炎复发时神经影像学改变同初次发作一样,并无特异性改变。也有研究发现影像学具有类似炎性脱髓鞘改变的抗NMDA受体脑炎可能更容易复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评价抗NMDA受体脑炎的活动性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对于头颅MRI阴性的患者,PET是重要的神经影像学评价手段。抗NMDA受体脑炎PET在急性期一般以双侧额叶与颞叶代谢增高,枕叶代谢减低为特征性改变。关鸿志等报道复发病例以枕叶代谢减低为著,伴多个脑叶代谢减低,个别可见海马高代谢,与脑炎的活动性相符。 对于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推荐急性发作期再次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或丙种球蛋白治疗,二者疗效肯定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利妥昔单抗及环磷酰胺等二线药物治疗的使用可能对减少或者延缓复发有效,Titulaer等研究认为,对于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特别是多次复发者很有必要加用二线免疫治疗方案。缓解期维持性免疫治疗方案也无相关共识,一般认为初次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3-6个月,复发后激素治疗则需要维持6个月以上。Dalmau等建议,除了首次轻症状且发现并切除畸胎瘤的患者,其他情况均有必要进行长程免疫治疗。长程免疫治疗一般是指持续至少1年的口服硫唑嘌呤或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儿童病例畸胎瘤少见,但复发时仍需要积极筛查肿瘤并及时切除,有研究证实卵巢畸胎瘤切除后可降低23%的复发可能。 综上所述,随着神经免疫领域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的报道逐步增多。对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6月第30卷第3期作者:窦庆阳 束晓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陈伟民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19日218
0
0
脑炎相关科普号

余金龙医生的科普号
余金龙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2322粉丝429.2万阅读

张硕医生的科普号
张硕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神经内科
2585粉丝26.7万阅读

郭放医生的科普号
郭放 主治医师
郑州颐和医院
神经外科
9粉丝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赵桂宪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
脑炎 19票
急性脊髓炎 18票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7票
擅长: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白质病等,专长“颅内多发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周围神经病和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
推荐热度4.5陈晟 主任医师上海瑞金医院 神经内科
脑炎 14票
多发性硬化 9票
重症肌无力 4票
擅长: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疾病,不明原因肌萎缩等神经免疫,疑难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5周细中 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儿科中心
小儿癫痫 55票
脑炎 11票
一氧化碳中毒 2票
擅长:小儿癫痫、小儿神经发育、各种脑炎、脑瘫、脑出血、脑梗塞、脑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神经皮肤综合征、遗传代谢性脑病、自身免疫性脑病、周围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治,婴幼儿早期异常心理行为与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早期诊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