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大咖讲室早:儿童室性早搏怎么办,吃药吗?做手术吗?
张仪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6月06日20
0
1
-
室早 怎么办?
周岩芬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14日28
0
0
-
心跳“抢跑”莫慌张——室性早搏的科学应对与手术根治新希望
一、什么是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s,PVCs),俗称“室性早搏”或“室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心跳由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发出电信号,依次传导至心房和心室,触发规律收缩。而室早则是心室肌细胞“抢跑”自行放电,导致心脏提前收缩一次,打乱正常节奏。患者常见症状:-心悸、心脏“漏跳”或“停跳”感-胸前区不适、胸闷-部分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二、室早需要治疗吗?关键看两点室早并非一定危险,但需根据以下情况评估风险:1.发作频率与形态: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次数超过总心搏的10%(如24小时心跳10万次,室早>1万次)可能影响心功能;多形性室早或连续出现(如室速)风险更高。2.基础心脏疾病: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积极干预。三、治疗选择:从生活方式到手术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酒精、尼古丁摄入-缓解压力(焦虑是室早的常见诱因)-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2.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可短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如乏力、心动过缓),且无法根治。3.射频消融术:根治性治疗的突破适合人群:-症状明显且药物无效-室早负荷高(>10%-15%)导致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下降-特定形态的室早(如流出道起源)手术过程:通过导管将电极送入心脏,定位异常放电点,释放射频能量消融病灶,成功率可达80%-90%。微创手术,术后1-2天即可出院。患者案例:40岁的张先生因频发室早(24小时1.8万次)出现乏力、气短,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扩大。接受射频消融术后,室早完全消失,3个月后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四、常见误区澄清1.“早搏没有危险”:风险需综合评估,无症状的低负荷室早可能无需治疗,高负荷室早需就医评估。2.“手术风险太大”: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率<1%,技术成熟的中心安全性更高。五、给患者的建议1.记录发作时的症状、诱因,帮助医生判断。2.每6-12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3.若出现晕厥、持续胸痛或呼吸困难,立即就医。结语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需个体化决策。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射频消融术不仅能消除症状,更能阻止心脏结构恶化,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时与心脏专科医生沟通,选择最适合您的方案,让心跳重回健康节奏。
安贞医院科普号2025年02月21日132
0
0
-
室早与心肌病:谁为因,谁为果?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心肌病都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究竟是室早导致了心肌病,还是心肌病引发了室早?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一、认识室早和心肌病】【室早】: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异常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收缩。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闷,但也可能毫无症状。【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二、心肌病的基因异常与病理改变】部分心肌病患者存在基因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能量代谢等,最终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心肌病的病理改变包括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间质纤维化等,这些改变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功能。【1.心肌病的基因异常】心肌病的基因异常可以是遗传的,也可以是新发的。目前已发现数百个与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心肌细胞的收缩、结构、能量代谢等过程。基因突变会导致这些蛋白质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心肌病。【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及其相关基因:】【肥厚型心肌病(HCM)】: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与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如MYH7、MYBPC3等。【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为特征,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如TTN、LMNA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以右心室心肌被脂肪和纤维组织取代为特征,与编码桥粒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如PKP2、DSP等。【2.心肌病的病理改变】【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体积增大,但排列紊乱,影响心脏收缩功能。【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间胶原纤维沉积,导致心肌僵硬,影响心脏舒张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影响心脏功能。【三、室早与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室早和心肌病的关系并非单向,而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室早引起心肌病】:频繁发生的室早,尤其是24小时超过1万次的频发室早,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长期处于异常收缩状态,增加心脏负担,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最终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即室早性心肌病。 【室早引起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和心肌功能下降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心肌病引起室早】: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引发心电活动紊乱,从而导致室早的发生。 【心肌病心脏扩大】:心肌病本身会导致心脏扩大,增加室早发生的风险。 【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室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四、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的具体治疗】【1.药物治疗】【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症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心脏重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2.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过植入起搏器,改善心脏收缩的同步性,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最后的治疗手段。【五、室早的具体治疗】【1.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减少室早的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控制室早,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2.非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室早的起源部位,消融异常电活动,达到根治室早的目的。【六、室早性心肌病与原发性心肌病的鉴别】【病史】:室早性心肌病患者通常有长期、频发室早的病史,而原发性心肌病患者可能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心电图】:室早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以室早为主,而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可能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室早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而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表现则因类型不同而异。【心脏磁共振】:心脏磁共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心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鉴别室早性心肌病和原发性心肌病。【七、如何打破恶性循环?】明确室早和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室早性心肌病患者】,积极控制室早是治疗的关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手段,减少室早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对于心肌病引起的室早患者】,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室早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干预。【八、早发现、早治疗】无论是室早还是心肌病,早发现、早治疗都至关重要。如果您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九、总结】室早和心肌病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明确病因,针对治疗,才能有效打破循环,改善患者预后。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为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有望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陈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26日134
0
0
-
频发室性早搏,看病就诊,一定记得带上常规心电图资料!
随着对健康关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室早),每天的数量动辄大几千、上万甚至数万个。为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免不了要带着一些医学检查资料,到心内科找医生看病咨询,程医生在接诊时发现,患者往往会携带很多份不同时间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有时也会带着心脏彩超(心超)资料。但,有一项检查资料,极其重要却又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忘记带到诊室,给诊病过程带来一些不便。它就是,常规心电图,俗称“普通心电图”,就是几十元检查一次的那种最常见心电图。有的患者疑问,我花几百元做的24小时心电图都带来了,还带着普通心电图干什么,不能替代吗?答案是,真不能。且听分析。频发室早的治疗措施,归纳下来其实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适度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二是“射频消融微创手术”。前者不能对室早除“根”,至多取得一定控制作用,甚至基本无效,而射频消融有较大希望根治室早。“吃药的尽头是射频消融”,是绝大多数频发室早患者长期求医问药经历的真实写照。预判室早的射频消融成功率,是医生与患者分析商讨病情、进而制定临床决策的重要内容。那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如何?简言之,“病灶位置”直接影响着成功率。通常,病灶位置是一个单源的“固定位点”,即便是多源性的也往往以其中某个位点为主,搞定这个主要位点就有机会解决主要矛盾。通过常规心电图,专业的射频消融医生能对室早的“病灶位置”做出初步预判。对病灶位置进行预判,就像是考试时先浏览一下题目,判断难易程度:有的一看就是简单的“送分题”,有的则是很难的“拔高题”。如果预判室早是简单类型的,射频消融成功率高,可考虑缩短药物治疗时程,尽早选择射频消融。反之,则可酌情延长药物治疗时程,必要时再选择射频消融。要强调,常规心电图有12个导联,每个导联都能描记到室早,对定位预判最有帮助。在室早频繁发作时(如二联律),完成一份常规心电图,通常就可满足要求。若单份心电图不能满足需求,多份心电图可互相补充。因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导联数过少,仅1-3个,难以满足定位需求,故不能替代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增强CT)、心肌磁共振等检查,也无法“看到”和确定病灶位置。综上,在初步预判定位病灶方面,常规心电图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患者就诊时应尽量提前准备好(各医院完成的均可),避免现场需检查心电图而增加就诊时间和费用。#频发室性早博#射频消融
程宽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1日628
0
9
-
儿童无症状室性早搏:了解和应对
什么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s,PVC)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的心室部分提前发生收缩,打乱了心脏正常的跳动节律。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心房和心室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室性早搏则是心室在正常心跳之前不规则地跳动。无症状室性早搏指的是那些虽然心脏跳动不规律,但孩子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或症状。无症状室性早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健康的孩子在体检或心电图检查中意外发现。一、儿童无症状室性早搏的症状正如其名称所示,无症状室性早搏的孩子通常不会出现任何明显的症状。即便存在轻微症状,如心悸或疲劳,也往往不影响日常生活。很多情况下,室性早搏是在孩子进行常规体检、运动体检或其他原因的心电图检查中偶然发现的。二、无症状室性早搏的原因室性早搏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心脏的电传导异常:心脏的电信号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可能导致心室提前收缩。暂时性因素:如压力、疲劳、脱水或咖啡因等也可能诱发室性早搏,这种情况下的早搏通常是短暂的,且并不代表严重的心脏问题。心脏结构异常:少数情况下,室性早搏可能与心脏结构的轻微异常有关,尽管大多数儿童的心脏结构是正常的。三、如何诊断无症状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诊断通常通过心电图(ECG)进行,心电图可以记录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识别心脏跳动中的异常。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24小时Holter监测,这是一个动态心电图设备,可以帮助记录孩子日常活动中的心脏跳动情况,捕捉到偶发的早搏。对于大多数无症状的儿童,进一步的检查并不总是必要的,除非医生怀疑存在潜在的心脏问题。四、无症状室性早搏的治疗对于无症状的室性早搏儿童,通常不需要特别的治疗。这种类型的早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随访,以观察情况是否有变化。以下是常见的管理方式:观察和随访:大多数无症状室性早搏不需要立即治疗,医生会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保早搏不会加重或影响心脏功能。生活方式调整:尽量减少孩子接触可能诱发早搏的因素,如过量的咖啡因(例如可乐、咖啡等),保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五、无症状室性早搏的预后大多数儿童的无症状室性早搏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孩子的早搏会自然减少甚至消失。对于那些持续存在的早搏,如果没有引发其他症状或心脏问题,通常也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六、家长需要注意什么?作为家长,面对孩子被诊断出无症状室性早搏时,保持冷静是关键。以下是一些家长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心脏检查,确保早搏不会引发其他问题。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关注孩子的运动状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可以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但如果发现孩子在运动时有任何不适,如胸痛、头晕或心悸,应及时就医。七、结语儿童无症状室性早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定期的医学随访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管理这种情况。通过适当的监测和照顾,绝大多数儿童都能健康成长,过上正常的生活。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家长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王志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3日166
0
0
-
儿童室性早搏可以运动吗?
张仪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2日133
0
1
-
出现室性早搏怎么办?一定要做手术吗?
这是一个门诊上患者经常咨询的问题。首先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及烟、酒、茶、咖啡过量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中也会出现(门诊上有很多年轻患者工作压力,熬夜后都会出现)。所以别担心,找寻原因是根本,不要着急吃药或者做手术。发现室早后医生都会给患者带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这个检查有以下作用,可以看到早搏的个数,早搏的形态,发作的时间,有没有室速(连成“串”的早搏,注意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晕厥甚至猝死),有没有缺血性ST-T改变等。这项检查是个经济方便的检查,在地方医院均可完成。室早治疗目的一是缓解症状,二是预防猝死。治疗方案有:①生活方式改变,如果有明确的诱因,如烟、酒、茶、咖啡过量、情绪激动、工作压力大等可以通过去除外因达到减少室早的目的。②药物方案:首选Beta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等),也可使用美西律和普罗帕酮,另外胺碘酮也很常用(但是上述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建议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③射频消融手术 随着手术技术进步,室性早搏做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且手术也是微创手术,接受度越来也高。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射频消融手术主要用于症状明显、药物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及病史大于1年的顽固性室早患者,任何创伤性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建议大家一定到专业医生处咨询清楚手术的获益和风险再做决定。
刘德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2日455
0
1
-
查出室性早搏怎么办?
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s,PVCs)是心室过早发出的电冲动引起的一种心律失常。根据搜索结果,室性早搏的严重程度通常不是单纯以次数来衡量的,而是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是否有其他心脏疾病以及室性早搏的形态和模式等综合评估。一般来说,如果室性早搏的频率非常高,例如24小时内超过1万次,或者占总心搏数的10%以上,可能需要医学干预。特别是当室性早搏呈现二联律或三联律(即每个或每两个正常心跳后跟一个室性早搏),或者连续出现三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形成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可能需要治疗。此外,如果患者有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或心肌病,伴有室性早搏可能被视为病情进展的信号,需要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可能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室性早搏都需要治疗。许多健康人群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室性早搏,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如果没有症状,且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监测情况。总之,如果体检发现室性早搏,建议咨询心血管内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减少压力、保证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
罗露露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03日286
0
0
-
我的室性早搏,动态一万八千次,心脏别的毛病没有,需要消融吗
房颤大讲堂2024年06月19日83
0
2
室性早搏相关科普号

吴灵敏医生的科普号
吴灵敏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律失常一病区
8151粉丝3.5万阅读

李国良医生的科普号
李国良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2063粉丝2.1万阅读

张蕴慧医生的科普号
张蕴慧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病科
460粉丝16.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陈松文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心内科
房颤 187票
心律失常 117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2票
擅长:1.运用导管消融(国家卫健委介入培训导师,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消融等)治疗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房速、室上速、室早、房早等;熟练应用零射线技术进行射频消融。 2.起搏器植入(国家卫健委介入培训导师)治疗,如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的起搏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三腔起搏器CRT)治疗心力衰竭、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包括皮下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希浦系统起搏等生理性起搏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等。 3.心源性脑卒中的防治:抗凝治疗、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卒中等相关治疗。 4.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的治疗。 5.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治疗。 -
推荐热度5.0郑黎晖 主任医师阜外医院 心律失常一病区
房颤 149票
心律失常 113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1票
擅长:房颤,血管迷走性晕厥,室上速/室早/房扑/房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
推荐热度4.8沈成兴 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心内科
冠心病 256票
高血压 230票
心律失常 84票
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如房颤、早搏以及心血管危急重症的诊治,尤其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无植入手术治疗方向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