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脂肪性肝炎患者必看:关于肝活检,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肝脏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即使出现炎症或纤维化,早期也可能毫无症状。对于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来说,肝活检是帮助医生看清肝脏真实状态的“显微镜”。但许多人对这项检查充满疑惑:为什么要做?疼不疼?会不会伤肝?今天就来揭开肝活检的神秘面纱。 一、为什么要做肝活检?脂肪性肝炎是“脂肪肝”的升级版,肝脏不仅有脂肪堆积,还出现炎症和纤维化。普通B超或抽血检查只能提示脂肪肝,却无法判断炎症程度和纤维化阶段。肝活检是诊断脂肪性肝炎的“金标准”,它能:1.明确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还是肝硬化);2.排除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等);3.指导治疗方案(是否需要用药、多久复查)。 二、哪些患者需要做肝活检?不是所有脂肪肝患者都需要“挨一针”,以下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活检:-转氨酶(ALT/AST)持续升高,尤其是血小板偏低甚至减少的患者;-B超或CT提示肝脏异常,特别是脾脏肿大者-肝脏弹性硬度较高,提示有进展性肝脏纤维化风险,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肥胖的高危人群;-参与新药临床试验,需明确病理分期。 三、肝活检会伤肝吗?很多人担心“穿刺取肝组织会损伤肝脏”。实际上,超声引导下的肝活检非常安全:-穿刺针仅抽取1cm大小的肝组织(约占肝脏的1/50000);-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24小时内创口即可愈合;-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发生率低于0.1%,远低于晚期肝病的风险。 四、超声引导肝活检怎么做?整个过程约数分钟,患者需提前验血(确保凝血功能正常):1.躺平定位:患者仰卧,右手上举,医生用超声找到最佳穿刺点(通常为右侧肋骨间隙)。2.局部麻醉:皮肤和肝包膜注射麻醉药,穿刺时仅有轻微胀痛感。3.快速穿刺:在超声实时监控下,用细针(直径约1.2毫米)快速刺入肝脏并取出组织。4.术后观察:腹带包扎,卧床休息6小时,监测血压和脉搏。 五、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肝活检总体风险较低,但需警惕以下情况:-局部疼痛(30%):通常1-2天缓解,个别患者可能持续1周左右;-出血(0.5%):多见于凝血功能异常者;-气胸或误穿其他器官(罕见):超声引导下可有效避免;-感染(极罕见):严格无菌操作下风险趋近于零。提示:若术后出现剧烈腹痛、呼吸困难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六、检查前后注意事项-术前准备: -停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至少5天;-术后护理: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1周内不要提重物或弯腰用力; -保持穿刺点干燥,2天后可洗澡。-报告解读: -病理报告需结合临床,建议由肝病专科医生分析。 总结肝活检是诊断脂肪性肝炎的“精准武器”,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随着技术进步,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已高度安全,患者无需过度焦虑。如果医生建议您做肝活检,请理性看待风险与获益——早一步看清肝脏的真相,才能早一步阻止疾病进展。
陈立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03日109
0
3
-
一文帮你搞懂:脂肪性肝炎患者需要吃他汀吗?
很多人查出脂肪性肝炎后,医生会开一种叫“他汀”的药。患者常会疑惑:“这不是降血脂的药吗?我肝脏已经不好了,吃它会不会伤肝?”“听说他汀副作用很多,到底能不能长期吃?”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问题一次说清楚。 一、脂肪性肝炎患者为什么要吃他汀? 1.首要目标:保护心脏和血管很大一部分脂肪性肝炎患者都同时合并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或肥胖,这些就像血管里的“垃圾”,时间长了会导致血管堵塞,引发心梗、脑梗。他汀的核心作用就是清理血管里的“坏胆固醇”(LDL-C),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0%左右。 简单来说:脂肪肝患者未来死于心脏病的人,比死于肝病的人更多。吃他汀主要是为了保命,而不只是为了保肝。 2.对肝脏可能有额外好处研究发现,他汀不仅能降血脂,还能减轻肝脏炎症,甚至可能延缓肝纤维化(肝脏变硬)的进展。虽然这不是他汀的主要任务,但属于“额外加分项”。 二、吃他汀到底能带来哪些好处? 1.降低心梗、脑梗风险-举个例子:100个高血脂的人不吃他汀,10年内可能有15个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吃他汀后可能减少到10个人。-关键数据:把“坏胆固醇”(LDL-C)降到1.8mmol/L以下,风险最低。 2.改善代谢问题他汀能调节血脂(降低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对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也有帮助。 3.可能减少肝癌风险长期研究显示,坚持吃他汀的脂肪肝患者,肝癌发生率比不吃的人低30%左右(具体机制还在研究)。 三、他汀种类那么多,该怎么选?市面上的他汀名字都带“他汀”俩字,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 1.降脂强度-“强力型”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坏胆固醇效果最强,适合需要快速达标的高危人群)-阿托伐他汀:强效他汀(LDL-C降幅约40-60%),脂溶性,经CYP3A4代谢,半衰期长(14小时),可夜间或白天服用。-瑞舒伐他汀:强效他汀(LDL-C降幅约50-63%),部分水溶性,经CYP2C9代谢,半衰期长(19小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大。-“温和型”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适合血脂轻度升高或老年人)-普伐他汀:中效他汀(LDL-C降幅约20-30%),水溶性,不依赖细胞色素P450代谢,半衰期短(1.5小时),需夜间服用。 2.吃药时间-长效型(一天一次):瑞舒伐他汀(任何时间吃都行,容易坚持)-短效型(一天两次):氟伐他汀(容易漏服,现在用得少) 3.安全性-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优先选瑞舒伐他汀(肾排泄)或普伐他汀(肝影响小)-同时吃其他药的人:避免辛伐他汀(容易和其他药“打架”)一句话总结:医生会根据你的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常用药物来选最合适的,患者不用自己纠结。 四、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吃他汀会伤肝吗? 1.肝酶升高≠肝损伤-真相:约1%-3%的人吃药后会出现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但通常不用停药,继续观察可能会自己恢复正常。-权威结论:美国FDA早在2012年就修改了他汀的说明书——不需要常规监测肝功能,只需治疗前查一次作为对照。 2.脂肪肝患者能吃他汀吗?-明确答案:能!多项研究证实,脂肪肝患者吃他汀不会加重肝病,甚至可能改善肝脏炎症。-特别注意: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黄疸)的患者需慎用,但早期肝硬化仍可安全使用。 3.肌肉酸痛怎么办?-常见现象:约5%-10%的人会感觉肌肉酸痛,但真正严重的“横纹肌溶解”(表现为尿色深、全身无力)非常罕见(<0.1%)。-预防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同时吃“贝特类”降脂药,如果出现症状及时查肌酸激酶(CK)。 五、需要吃多久?怎么监测? 1.疗程:可能是终身-核心原则:只要没有严重副作用,就需要长期吃。因为停药后血脂会反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消失。-特殊情况:如果通过减肥、运动等逆转了脂肪肝,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但不可擅自停药。 2.监测频率-第一次吃药:1个月后查肝功能、肌酸激酶、血脂。-稳定期:每6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即可。-出现这些情况马上去医院: -肌肉持续酸痛,尤其伴褐色尿 -皮肤或眼睛发黄 -严重乏力、恶心六、患者常见误区解答 误区1:“转氨酶高就是肝坏了,赶紧停药!”正解:轻度升高(不超过正常值3倍)无需紧张,多数会自行恢复。是否需要停药要听医生的。 误区2:“吃他汀就不用控制饮食了!”正解:他汀不是“免罪金牌”!少吃油腻、多运动才能让药效更好,甚至可能减少用药量。 误区3:“保健品比药安全,用鱼油代替他汀行吗?”正解:鱼油只能辅助降甘油三酯,对“坏胆固醇”几乎没用。该吃药时别拖延。 总结:给患者的实用建议1.明确目标:吃他汀主要是为了保护心血管,顺带保肝。2.相信证据:他汀在脂肪肝患者中的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别因谣言拒绝治疗。3.坚持用药:即使血脂“正常”了,也要继续吃——此时的“正常”是药物维持的结果。4.定期复查:一年查1-2次肝功能和肌酸激酶,比天天担心副作用更实际。记住:科学用药+健康生活,才是对抗脂肪性肝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金组合”。
陈立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8日331
0
2
-
体检发现脂肪肝应该怎么办?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脂肪肝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但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所以尽早了解它并尽早预防及治疗,对健康大有益处。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情况下,肝内脂肪占肝湿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时,患者肝的脂肪含量可达40%~50%。注意,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脂肪肝是怎样形成的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①过量饮酒,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②长期摄入高脂食物或大量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肝内脂肪合成过多;③缺乏运动,造成肥胖、肝内脂肪堆积;④糖尿病;⑤慢性肝炎;⑥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脂肪肝有哪些表现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两者表现不同。急性脂肪肝 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性脑病和肾衰竭,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病程漫长。一般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如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氨基转移酶升高及肝脏增大等。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只有胖人才会患脂肪肝吗不完全是。营养不良会导致脂肪肝 因为肝脏是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心,如果人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就会造成肝脏分解甘油三酯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脂肪肝也就产生了。目前,营养不良造成的脂肪肝多半与人们减肥过度有关,尤其是有些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长期节食,三餐只吃蔬菜、水果,肉类和主食一点不沾,反而有可能出现脂肪肝。同样的道理,长期偏食、厌食及营养不良人士,都要小心脂肪肝的“造访”。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脂肪肝 长期大量饮酒,以及营养过剩、肥胖、不爱运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都是脂肪肝的“目标人群”。某些疾病和药物会导致脂肪肝 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等,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还有一些患者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引起了脂肪肝,如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某些镇静催眠药等,或由经常接触苯、砷、四氯化碳等化学药品引起。脂肪肝到底是不是病轻度脂肪肝患者多无症状,中度脂肪肝患者稍微会有些倦怠、疲劳等不适感,因此让很多人放松了对它的警惕。事实上,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危害甚大。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它好比一个“化学加工厂”,糖类、蛋白质、脂类都在这里分解和代谢,药物、酒精则通过它解毒。如果人体患了脂肪肝,脂类的代谢、运转就会发生障碍,能量代谢紊乱,免疫力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脂肪长期在肝内过度蓄积,肝脏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自身代谢受到持续影响,会造成脂肪性肝炎,使肝细胞大量水肿、炎症浸润、变性坏死。据报道,有15%~25%的脂肪性肝炎会出现纤维化,3%~8%的患者最后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此外,脂肪肝还会导致激素代谢紊乱,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诱发或导致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肝脏是人体的运转中枢,肝功能受损,全身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总之,脂肪肝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快速减肥能“减掉”脂肪肝吗有些胖人查出脂肪肝后,采取所谓的“饥饿疗法”,使体重在短时期内迅速下降,意图把脂肪肝快速“饿掉”。殊不知,减肥速度过快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减肥实际上也是一个脂肪运动的过程,如果脂肪运动得过快、过猛,超过了人体的代谢能力,就会使脂肪酸大量释放,反而“跑”入肝脏、心脏等脏器并沉积下来,加重了肝脏的炎症,可能会使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因此,渐进减肥才是有效的做法:①控制饮食,不要吃得太饱、太好,既不要乱吃一通,也不要什么都不吃;②适当锻炼身体,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③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④不饮酒。这样逐渐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减肥过快而伤及身体。运动是治疗脂肪肝的最好方法吗有些人认为患了脂肪肝后,多加运动、注意饮食就可以了,拒绝服药。事实上,脂肪肝患者要慎用药物,但有些情况下,运动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肥胖性脂肪肝 此类患者一定要加强运动,坚持低热量饮食,并摄入少量的优质蛋白质来改良饮食;严重者要接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 此类患者要控制摄入热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在饮食控制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应使用药物,补充胰岛素,纠正糖代谢紊乱。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部分轻、中度高脂血症患者,可以通过持续3个月以上的饮食调整、增加运动量及改变不良的行为来改善血脂,否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用调整血脂的药物。酒精性脂肪肝 戒酒是终身治疗,也是关系到治疗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膳食结构应以低脂高蛋白饮食为主,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以适当的药物治疗。脂肪肝可以预防吗脂肪肝重在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可预防脂肪肝。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要注意生活、饮食习惯的调节。●禁烟、酒。●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提倡低脂、低盐、优质蛋白质饮食。●控制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脂肪肝如何治疗若脂肪肝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氨基转移酶升高及肝脏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腹部B超、CT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若患者病情严重,可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变程度。脂肪肝的治疗强调祛除病因,以治疗原发病、合理饮食、加强运动等综合治疗为主,药物仅是辅助手段,且选药应慎重,以避免加重脂肪肝,导致更为严重的肝功能损害。TIPS●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根据血脂升高情况,合理应用降血脂药,避免带来肝功能损害。●若氨基转移酶升高,需要适当应用保肝药。●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故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因素之一。●山楂、豆制品、蘑菇、黑木耳、紫菜、海带、芹菜等食物,可能有助于控制脂肪肝。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健康生活小百科——防病知识》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5日273
0
2
-
体检查出脂肪肝怎么办?
体检查出脂肪肝怎么办?轻度脂肪肝会增加死亡风险一般咱们健康人的肝脏脂肪的含量在整个肝脏里是小于5%的。当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的危害有两方面(导致全因死亡的重要原因):1.可以导致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硬化,一部分人会发展为肝癌;2.出现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随之而来就会出现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的危害。注意:基本上轻度脂肪肝包括中重度脂肪肝很多人是没有症状的,极个别人会出现困倦、乏力、口干、口苦,但是绝大多数的脂肪肝症状都不明显。小贴士:脂肪肝主要通过体检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通过肝功能生化学检查。脂肪肝如何变肝炎?脂肪肝发展成肝炎,以至于导致肝癌,一共可以有4步!第一阶段:单纯性脂肪肝单纯脂肪肝是由于人体摄入或自身合成了过多脂肪,聚集到了肝细胞中,让肝细胞变胖了!大部分患者都处于这一阶段。需要你看懂的检查报告:腹部B超B超报告一般都会在下方的超声提示中,写明是否有脂肪肝,还会注明程度。第二阶段:脂肪性肝炎当肝细胞变胖到超过能够承受的范围,会破裂坏死,发生肝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这时就叫做脂肪性肝炎了。需要你看懂的检查报告:肝功能化验当脂肪肝患者肝功化验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中的一项或几项处于长期升高状态,可能就属于脂肪性肝炎了。注意:轻度脂肪肝一样可能变成脂肪性肝炎,一样需要关注肝功能指标!第三阶段: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性肝炎者如不及时治疗,长期的炎症会使肝脏出现类似疤痕的纤维组织,发生纤维化,肝脏变糙变硬,甚者发生肝硬化。需要你看懂的检查报告:腹部B超肝功能有异常的人,当B超报告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密集,或有肝弥漫性病变要有所警惕。注意:B超检并不能确定是否为肝纤维化,需要进一步做肝硬度检查、肝纤四项等综合判断。第四阶段:肝细胞癌长期肝纤维化会导致肝硬化,而据研究报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患者5年内患肝细胞癌的风险高达11.3%!需要你看懂的检查报告: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肝硬化或各类肝炎患者,都应定期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并结合肝脏B超进行筛查,如果连续数周异常升高,要注意警惕。轻度脂肪肝是吃出来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进食过多的高热量食物,食物当中脂肪含量过多,超过了肝脏对脂肪处理能力的时候,它就会有过多的脂肪沉积到肝细胞当中,导致脂肪肝。但是营养不良也可以导致脂肪肝,这是由于营养不良的时候,蛋白质的合成减少,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下降,甘油三酯在肝细胞里不能很好地代谢和转运出去,然后导致脂肪肝,所以说吃出来的这是有道理的。脂肪肝的高危人群除了肥胖和营养不良的人,以下这几类人同样易得脂肪肝。1.爱喝酒的人长期饮酒的人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他们的肝脏都有脂肪浸润。2.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也与进食脂质食物或含糖食物过多有关。3.快速减肥的人过度节食、只素不荤、疯狂运动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使体内没有足够的糖来分解,导致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如今,年轻女性的脂肪肝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部分与过快过急的减肥有关。4.滥用药物者药物进入体内需经过肝脏解毒,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降脂药物、保健品以及砷、铅、银、汞等会伤害肝脏、干扰脂蛋白代谢,长期滥用则增加药物性脂肪肝的几率。脂肪肝如何逆转?相比于病毒性肝炎而言,脂肪肝患者其实部分是可以通过饮食、运动逆转的。避免以下3个伤肝的行为,以及多做3个养肝的行为,就有可能做到!避免3个伤肝行为:1.长期饮酒长期饮酒会加重脂肪肝的发展。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滴酒不沾才是有效的健康行为。2.长期节食、吃素减肥对于脂肪肝是好事,但如果靠节食、或长期严格吃素减肥,会导致营养不良。并且体内载脂蛋白减少,反而促进脂肪堆积在肝脏。3.乱吃药很多药物都有肝损伤的风险。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激素类药,一定按照医生医嘱服药并定期检查肝功能,不能自己乱用。注意3个护肝行为:1.限制糖的摄入 减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糖和脂质在体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脂肪肝患者如果仅是少吃含油脂高的食物,而不注意限糖(包括主食)。也一样会加重脂肪肝。2.多吃膳食纤维 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缓脂肪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总之,膳食纤维对于减轻脂肪肝有很大帮助。3.规律运动 脂肪肝患者每周要进行起码5天的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每周2次力量训练。注意:中等强度是指运动时稍有劳累,可说出一些短句子交流,但说出完整长句子会岔气的强度。要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容易引发脂肪肝,所以更应该注意以上几种习惯。来源 CCTV生活圈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9日604
0
1
-
中度到重度脂肪肝,针灸更好还是吃汤药更好还是中成药更好?区别是什么?
张引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13日42
0
0
-
中度至重度脂肪肝是怎么得的?该注意些什么?
张引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13日66
1
0
-
乙肝合并脂肪肝的危害
我国乙肝病人数量不少,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因此两者重叠的概率较高。研究发现,超过1/4的乙肝患者合并脂肪肝。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乙肝合并脂肪肝会加速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的进展。我们常说1加1远远大于2!两个伤肝的因素重叠对肝的伤害大大升高。哪些人需要警惕呢?对于乙肝患者,应积极关注自己的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对于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高血脂基础的患者,脂肪肝的可能性会增加。乙肝患者如果在抗病毒治疗效果不错的基础上,转氨酶仍反复异常,也要警惕是否合并脂肪肝。对于转氨酶正常的乙肝患者,如果合并脂肪肝,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更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因此乙肝患者应更注意生活方式的管理,饮食清淡,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坚持适度运动。并定期肝病专科门诊复诊。
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科普号2024年07月28日104
0
0
-
体检报告3项高,不看彩超就知道很可能是脂肪肝,3大危害
有没有脂肪肝,通过常规体检就能看出来。如果肝酶的3项升高,就是不看肝脏彩超,都基本可以判断脂肪肝。谷丙转氨酶是脂肪肝最敏感的肝酶指标之一,脂肪肝的人,这个指标常常会出现升高,但只是轻度升高,如果升高超过3倍以上,需要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性。谷草转氨酶在脂肪肝的患者中也会升高,但是敏感性没有谷丙转氨酶强。γ谷氨酰转肽酶也是脂肪肝非常敏感的指标,特别是酒精性脂肪肝更容易升高。我经常遇到这个酶升高的患者,多数都可以判断出是脂肪肝导致。除了上述3个比较敏感的指标外,血液中的胆红素,在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受损后,可能也会升高,但在单纯的脂肪肝中,这项指标一般都正常。脂肪肝患者还会合并血脂、血糖的代谢异常,脂肪肝常伴有甘油三酯的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也是脂肪肝的特征性变化。脂肪肝的患者常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引起空腹血糖的升高。咱们看到血液中的指标异常高度怀疑脂肪肝后,建议做一个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常规的肝脏超声可以看到,肝脏的回声增强,光点细密等。CT或者核磁共振能更准确地评估肝脏的脂肪含量和纤维化程度。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经常和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伴随,虽然脂肪肝早期很少有症状,但是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脂肪肝会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出现肝脏细胞炎症和损伤。如果不加控制,会引起广泛的肝硬化和功能障碍。脂肪肝特别是发展成肝纤维化的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怎样才能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呢?咱们前面讲过,脂肪肝和不当的饮食习惯有关。出现脂肪肝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吃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戒烟戒酒,规律运动是预防脂肪肝的关键。如果胆固醇较高,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的水平,有糖尿病的朋友要积极控制血糖的水平,保持合理的体重非常重要。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和肝脏超声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脂肪肝。#脂肪肝#
汤华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8日132
0
1
-
精神药物的脂肪肝效应
一些精神药物具有比较强的导致脂肪肝作用,这种作用随着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增加而增加。引起这种效应的原因是药物作用在细胞上的X受体引起胰岛素抵抗,称X受体是因为至今没确定这个受体,但推测有这个受体(有点搞笑,但目前只能这么解释)。与X受体结合后引起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初期胰腺B细胞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增加脂肪酶活性,使脂肪组织摄取甘油三酯能力增加,脂肪在肝脏储存引起脂肪肝。随着代偿能力失败,糖利用降低而引起脂肪分解增加近一步加重脂肪肝。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最重要的是防止几个严重副作用出现,包括脂肪肝。
孙玉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8日295
0
1
-
脂肪肝会引起肝硬化吗?#脂肪肝 #肝硬化
孟泽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18日36
0
0
脂肪肝相关科普号

梁永贵医生的科普号
梁永贵 主任医师
包头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37粉丝2.9万阅读

赵英帅医生的科普号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
56粉丝2.2万阅读

程瑶医生的科普号
程瑶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肝胆外科
7835粉丝63.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苟卫 主任医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科
肝硬化 132票
乙肝 69票
肝病 31票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诊治 -
推荐热度4.8戚团结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 肝病科
脂肪肝 31票
肝硬化 29票
肝炎 19票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消化脾胃疾病 -
推荐热度4.8张引强 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肝病科
肝硬化 184票
自身免疫性肝病 35票
肝病 26票
擅长:肝癌、肝硬化、腹水、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胆囊炎、肝纤维化、脂肪肝、药物肝的诊治,同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也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