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坐骨神经痛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坐骨神经痛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疼痛疾病,它可不是小毛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坐骨神经的重要性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从腰部一直延伸到下肢。它负责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就像一条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把大脑的指令传递到下肢,同时把下肢的感觉信息反馈回大脑。二、引发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或者长期不良姿势,腰椎间盘的髓核可能会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就像一颗石头卡在了“高速公路”上,影响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位于臀部,如果它因为受伤、过度使用或者痉挛,就会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疼痛。创伤:臀部或者腰部受到外伤,比如骨折、刺伤等,可能直接损伤坐骨神经。其他疾病:像糖尿病、坐骨神经炎、椎管狭窄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疼痛:疼痛通常从腰部、臀部开始,沿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放射到足部。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是轻微的隐痛,有的则是剧烈的刺痛,像被电击一样。下肢麻木:除了疼痛,患者还可能感觉下肢麻木、无力,走路时可能会有踩棉花的感觉。活动受限:因为疼痛和麻木,患者的下肢活动会受到限制,比如弯腰、抬腿、行走等动作都会变得困难。四、如何预防坐骨神经痛保持良好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长时间坐着时,要定时起身活动一下。适度运动:加强腰部和臀部肌肉的锻炼,比如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保护坐骨神经。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和臀部的负担,容易引发坐骨神经痛。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轻身体的压力。注意保暖:寒冷会使肌肉收缩,加重坐骨神经的压迫。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腰部和臀部的保暖。五、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坐骨神经痛,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药物治疗(如止痛药、神经营养药等)。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
坐骨神经痛的药方:皂角刺汤组成:皂角刺3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0克、甘草10克一、药材功效:皂角刺: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具有消肿排脓、祛风杀虫、行气理气的功效。其辛温之性能有效驱散寒气,对于坐骨神经痛引起的疼痛有卓越的缓解作用。此外,皂角刺独特的穿透力能够深入骨头与神经,疏通顽固的瘀滞。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归经:归膀胱经。功效: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的功效。它能够帮助缓解坐骨神经痛引起的疼痛,并以其祛风除湿的作用,有效地驱散风、寒、湿邪。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效: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鸡血藤能够活血化瘀,帮助身体清除瘀血,从而减轻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甘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效: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在方剂中,甘草主要起调和作用,平衡各药材的药性,使药效更加和缓、持久。二、方剂功效这一组方共同作用于坐骨神经痛,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通过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皂角刺汤成为对抗坐骨神经痛的有力武器。三、用法与用量用法:将皂角刺、威灵仙、鸡血藤、甘草四味药材一同熬煮,每日一剂,饭后服用。用量:皂角刺3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0克,甘草10克。四、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皂角刺汤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如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体质虚弱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副作用:长期使用皂角刺煮水喝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腹痛、腹胀、恶心等胃肠不适症状。此外,长期使用还可能使毒素在体内堆积,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因此,务必遵医嘱使用。总之,皂角刺3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0克、甘草10克这一组方是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方。在使用时,务必遵医嘱,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一天,一个表情痛苦的病人在他的妻子的搀扶下,走进我的诊室。“什么情况?”等病人坐好后,我问道。“左侧脚疼。”“疼多久了?”“一周多了。”“具体在哪个部位?”“在左侧臀部开始,一直往下面疼,非常难受。”“有没有什么诱因?”“有,比如用力,咳嗽,打喷嚏,疼痛就特别厉害。”“疼痛在腿的前面还是后面?”“在后面,好像在很深的部位,我不敢弯曲左腿,否则,会非常疼。”“做过什么检查吗?”“做过腰椎的磁共振,有轻度的椎间盘脱出,骨科医生说,这样的脱出,按道理,不会引起如此剧烈的疼痛。”“吃过什么药?”“几乎所有的止痛药都吃过,没有任何效果。所以,骨科的医生建议我做手术,将什么坐骨神经封闭掉。我不想做手术,这位骨科医生介绍我来找你看,说你一定可以帮我解除痛苦。”“你的磁共振照片带来了吗?”“带来了,给。”病人的妻子将病人的腰椎磁共振照片递给我。我接过来,放在读片灯上,打开开关,仔细看了起来。确实,这个病人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明显,这样的突出,不至于导致病人如此严重的疼痛症状,既然这样,病人的疼痛,就应该与其它的原因有关了。“你睡什么床?”“我按照骨科医生的要求,睡的是硬板床。”“晚上疼吗?”“疼,根本睡不着觉。”“你发病前,有没有干重活,或者摔倒受伤什么的。”“还真有,发病前,家里有一盏吊顶灯坏了,我踩着梯子上去修理,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当时正是左边的臀部着地,然后,第二天便出现疼痛了。”看来,病人对这次发病,记忆犹新。“哦,原来是这样,来,你慢慢站起来,然后小心躺在诊床上,我来为你做一下检查。”听完病人的讲述,我已经心中有数。等病人躺好,我将病人的双腿伸直,然后用力托着病人的左腿,笔直地向上抬举,在左侧大腿与创面形成三十度夹角的时候,病人开始叫疼痛,随着左腿的继续抬高,疼痛越来越明显。奇怪的是,当抬高到夹角大概超过六十度后,疼痛慢慢减轻至消失。我将左腿放下来,接着,将左侧下肢做内旋动作,病人又“哇哇”大叫起来,我马上将左下肢向外旋转,病人的疼痛随即消失。做完这些动作,我对自己的判断更加有信心了。“你的病,确实是坐骨神经痛,不过,你的坐骨神经痛,不是由于腰椎盘突出引起的,而是另外一种原因引起的。”等病人坐好,我对病人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不要做手术?”看来,病人对手术比较抗拒。“这种原因,我们医学上叫‘梨状肌综合征’,不需要做手术,先吃药治疗看看。”“好,太好了,看来,骨科医生的介绍,一点也没有错。”病人和他的妻子都高兴起来。我为他开好药,叮嘱他避免做刚才检查时能引起他疼痛的动作,一周后最好能复诊一次。腰椎间盘突出与梨状肌综合征,都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不过,两种疼痛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不一样,在临床上,如果不懂梨状肌综合征,就很容易误诊或者漏诊。一个初诊的病人,花了我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是我看病的基本节奏,快不了,也不可能快,这也是我看病为什么这么慢,每次下班后感觉这么累的原因。不少病人总是希望,我看别人的可以快一点,看到他的时候,必须慢,毫不客气的说,这样的病人十分自私,我当然也不会因为这样的病人而改变我的看病的方式。周五上午,这个病人与他的妻子步履轻松地走进我的诊室。“教授,我的腿不疼了,非常感谢你!”病人高兴地说。“很好,要记住我说的话,特别是双下肢的活动,不能太剧烈。”我再次提醒。“好,我一定听教授的话。”这一次,他们夫妻俩过来,只是想告诉我,他的病好了。坐骨神经痛,原因并非只有一个,并非只有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