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结疗十年了,还有复发可能吗?能不能正常到自然寿命?
甄子俊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0日27
0
0
-
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报道2——复旦肿瘤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尿路上皮癌早期无创诊断多中心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Carcinoma,UC)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发生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据统计,2022年中国人群新诊断尿路上皮癌为9.5万人。研究证实:局限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而一旦发生肌层浸润或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下降。因此,早期诊断对于尿路上皮癌至关重要。目前,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但其作为一种较为昂贵的侵入性手术,患者依从性较低。而尿脱落细胞检查、FISH和NMP22等目前获批的基于尿液的尿路上皮癌无创诊断方法存在敏感性低(特别是针对低级别肿瘤和上尿路上皮癌)、准确性差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无创、方便、准确的尿路上皮癌检测工具来对当前的UC早期诊断策略进行补充。液态活检助力UC早期无创诊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utDNA)的UC无创诊断产品(UISeek),并开展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了UISeek优异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于UC早期诊断的巨大潜力。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肿瘤学权威期刊MolecularCancer,影响因子37.3。本研究首先在382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中进行,基于utDNA中的FGFR3、TERT基因突变,以及VIM、ONECUT2的异常甲基化数据构建UC的分子诊断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者发现该模型在回顾性队列中的诊断效能优异(AUC:0.9342),具有应用于UC早期无创诊断的巨大潜力。之后研究团队开展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该utDNA模型的诊断效能。该临床试验共纳入947例受试者,结果显示UISeek的总体诊断敏感性为91.37%,特异性为95.09%;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均超过93%。进一步分析显示,UISeek的诊断敏感性在不同T分期的尿路上皮癌中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Ta低级别尿路上皮癌(Ta-LG)中可达到75.81%,Ta高级别肿瘤(Ta-HG)中达到93.94%,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达到94.47%(T1-T4)。值得注意的是,UISeek能够同时早期检出膀胱癌(BCa)和上尿路上皮癌(UTUC),灵敏度分别为90.9%和92.9%。此外,对于良性泌尿系统疾病(良性肿瘤、炎症等)或非UC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等),研究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干扰效应。在比较分析中,与尿细胞学(P<0.001)、NMP22测试(P<0.001)和UroVysionFISH(P=0.039)相比,UISeek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特异性与上述检测相当。研究总结本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基于尿液肿瘤DNA的中国人群尿路上皮癌前瞻性多中心无创诊断临床试验。该研究证实了UISeek作为一种UC无创诊断工具,有望将来在临床实践中早期检出UC,以减轻侵入性手术(如膀胱镜、输尿管镜等)的负担;并可能通过进一步的分子指标进行风险分层,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尿路上皮癌亚专科团队介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诊治和研究中心之一,是教育部985平台肿瘤学重点建设发展学科、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肿瘤生存报告》显示:复肿单中心尿路上皮癌五年生存率在<45岁人群为91.5%,45岁-65岁人群为81.7%,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显示同年龄美国人群五年生存率为88.9%和81.9%,复肿数据优势更明显。从明显劣于欧美,到比肩欧美,甚至超过欧美,这与团队精准诊疗、精准手术、多学科协作、全程管理等努力分不开。复肿尿路上皮癌团队长期致力于膀胱癌、上尿路上皮癌等肿瘤的诊治与科研创新,其优越的实力吸引了大批患者就医,膀胱癌单病种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其中膀胱癌根治术年手术量超200台。复肿是最早引入保膀胱多学科团队的中心,发挥专科医院优势,组建了顶尖的MDT团队,采取以规范手术为主,综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为每一位尿路上皮癌患者制定专业化、规范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复肿牵头编撰了《中国膀胱癌保膀胱治疗多学科诊治协作共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等,助力我国尿路上皮癌诊疗规范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复肿尿路上皮癌治疗组除了深耕外科手术,还重视综合治疗以及临床试验,致力于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全程管理。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登记的公开数据显示,叶定伟教授共牵头100余项国际国内临床研究,其中包括30多项尿路上皮癌临床试验项目,位列全国第一。除了数量多,复肿泌尿外科的项目几乎覆盖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早中晚期全程。近年来,关于尿路上皮癌的新药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许多新型药物已在国外率先上市,打开了几个难治阶段的治疗格局,例如BCG灌注失败后、晚期标准治疗失败后等均有新型疗法面世。但大部分新型药物还未在国内上市,药物可及性差。复肿泌尿外科的临床试验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外已上市、但国内不可及的药物靶点,为难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
叶定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29日212
0
2
-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为了排查什么?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脱落细胞的实验室手段。主要是用来判断是否有泌尿生殖道肿瘤的可能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的肿瘤。一旦有肿瘤发生,肿瘤细胞脱落会经过尿液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去进行尿脱落细胞学的检查,就有可能会发现肿瘤细胞。一旦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那么高度怀疑有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再进行针对性的检查确诊。但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为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样本 尿液,自行排尿的尿液、留置导尿的尿液、膀胱冲洗液、上尿路冲洗液和洗刷液,以及肠代膀胱收集的尿液。正常排尿的尿液,收集上次排尿后3-4h的尿液,尿量25-100mL。晨尿不能用。女性为防止阴道细胞混入尿液,送检中段尿液,或清洁导尿。膀胱冲洗液,生理盐水50mL,注射器冲5-10次。正常值 未见异型细胞。临床意义 该检查适用于普查及初步诊断,用于尿路上皮癌(包括膀胱癌与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和原位癌的阳性率较高。自行排尿的尿液获得的细胞量较少,细胞来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膀胱冲洗液获得的细胞量较多,细胞来自膀胱。对于上尿路肿瘤,可通过输尿管插管分侧采集上尿路尿液送检。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可进一步完善病理液基细胞学检查(如下图,供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xY4l37IjS4WbhAV4NqBL0Q
刘敏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08日276
0
0
-
【科普】什么是MDT?(上)
米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14日163
0
12
-
一体位半尿路切除术助力患者术后加速康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癌及输尿管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但恶性程度较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输尿管以及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袖套状切除术,也就是常说的半尿路切除术,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由于输尿管较长,手术区域涉及范围较大,传统手术需要两个长十多厘米的大伤口,术中还需变换体位,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腹腔镜手术的出现使得腰背部仅需几个小洞洞即可完整肾脏的切除,但在下腹部还是需要一个大切口来处理输尿管及膀胱开口处,依然需要术中改变体位,重新消毒铺巾,患者的创伤依然较大。一体位半尿路切除术的出现,就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创伤,并且无需变换体位,大大节省了整个手术的时间。2024年的开年,我科尿路上皮肿瘤治疗组就完成了5例机器人辅助一体位半尿路切除及1例腹腔镜一体位半尿路切除。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视野清晰,机械臂操作更为灵活,可兼顾肾脏的切除以及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切除及膀胱创面的缝合,并且仅需一个大约6cm的伤口用于取出标本。一体位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更快,术后第一天即可起床活动,术后平均4-6天即可出院,是罹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一大福音。
徐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9日523
0
3
-
十一个月男孩睾丸卵黄囊瘤,切除一侧,术后一个月甲胎蛋白降到正常,这种预后怎样呢
甄子俊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9日61
0
0
-
放疗入门攻略(泌尿生殖系统)
在我国老百姓生活中,癌症已经越来越常见。2022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新增加的癌症患者超过四百万(406.4万例),有超过两百万(241.35万)已确诊的癌症病人不幸去世。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一万人确诊为癌症。随着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严峻问题。据统计,我国2016年当年新诊断的膀胱癌8.2万、前列腺癌7.8万、肾癌7.6万、睾丸癌3千。初步估计,2020年我国膀胱癌患者总人数超56万,前列腺癌超65万(其中新诊断超11万,死亡超5万),肾癌71万。按此估算,到2030年新诊断为前列腺癌的人数将达到23.7万。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靶向治疗。其中,放疗作为一种经典、有效、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放疗主要通过放射线精确地照射肿瘤,就像精确地“定点清除”某一区域,可以消灭大块的肿瘤,也可以减灭肿瘤周围残留的微小肿瘤细胞,还可能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协同杀伤肿瘤组织。因此,无论是用于直接杀伤肿瘤,还是手术以后的辅助治疗,或者是姑息治疗中减轻症状,放疗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帮助控制肿瘤局部扩散、减少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膀胱癌的放疗主要是通过放化联合治疗保留膀胱,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用在患者的癌细胞侵入肌层,甚至侵入膀胱周围组织的T2-T4型膀胱癌(即浸润肌层及以外的膀胱癌),患者希望保留膀胱或者由于一些原因不能接受全膀胱切除时,医生在尽可能地经过尿道将膀胱肿瘤用电刀切除后(即TURBT),选择用同时进行的放疗和化疗杀灭肿瘤,从而保留膀胱。需要注意的是,想要进行保膀胱治疗,患者的病情最好能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只有一个病灶、肿瘤小于5cm、没有肾积水、膀胱功能良好,以及肉眼观察下肿瘤完全经TURBT切除。保膀胱放疗包括局部放疗和全膀胱放疗。第一疗程局部放疗,即在肿瘤所在的部位给一个高剂量的照射。由于膀胱每天充盈量不一样,治疗时一般需要插入导尿管,在膀胱内注入一定量液体,然后接受放疗,这样病人的膀胱能在放疗期间保持一定形状,使放疗更准确。第二疗程需要排空膀胱,然后放疗整个膀胱。如果是无法耐受手术或化疗的患者,可以接受单纯放疗。在患者接受了保膀胱放化疗,获得了完全缓解后,虽然大部分患者疗效显著,但其中仍有20%的患者会出现浅表的复发,10-20%出现浸润性的复发,医生会根据复发的程度进一步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从2000年到2013年之间,我国老百姓得前列腺癌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3%,是男性患者中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城市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要高,尤其在香港、台湾,以及北京(19.3/10万)、上海(32.23/10万)和广州(17.57/10万),所以上海是前列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到5年的时候生存的患者确切比例(即5年生存率)不到70%(69.2%),而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97.4%。同时,我国前列腺癌一大特点是,初诊时分期晚、Gleason评分高(评价前列腺癌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新发病例中,只有32%处于早期(即临床局限型),已经发现转移的占68%,晚期患者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所有患者的Gleason评分亦较高,6分以下者仅占18%,8分及以上者占49%,8分以上这些患者的复发风险大于52%。研究表明,前列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3年左右,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以根除肿瘤为目的的治疗。因此,前列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极为关键。作为可靠的早期筛查指标,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即PSA,前列腺癌一个重要的血液检测指标)显著升高,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癌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PSA出现异常的概率和前列腺穿刺出现阳性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利用B超或磁共振引导以及最先进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引导的穿刺,进一步提高了检出临床阳性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前列腺癌的主要指标包括临床检查、影像诊断以及前列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等综合指标,用来评估肿瘤情况(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的分期。其中,PSA、临床分期以及病理Gleason分级组成的综合指标,可以将患者的病情进行危险分层,结合患者的预期寿命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医生可以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早期的患者可以选择主动监测(即积极监测病情发展,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并做穿刺)、放疗或手术,中晚期患者则可以选择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核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或控制病情。放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不可或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在以根治为目的的治疗中,放疗在疗效上等同于手术,患者放疗后生存的时间和手术患者相仿,而放疗给了患者保留器官的机会,不需要切除部分尿道控制排尿的肌肉(即尿道括约肌),明显减少尿失禁,对于维持控制排尿功能有明显优势。现代放疗技术设备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只照射肿瘤而避开正常组织(即剂量适形),减轻放疗常见副反应,即直肠、膀胱等正常组织损伤,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新的放疗方案提高了每次照射剂量(即大分割放疗),缩短了总治疗时间,在长期局部控制肿瘤和患者生存率等方面达到了与传统常规分割方案相仿的效果。2)手术后,如果由于肿瘤本身的生长特性,肿瘤切除边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距离太近(即切缘阳性)、精囊腺(即前列腺后方左右各一的长椭圆囊状腺体)受侵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则肿瘤容易局部复发。术后病理结果中,前述的Gleason评分较高、前列腺的包膜受侵、精囊受侵、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5年复发的可能性高达50%。如果所患的肿瘤具有这些不利因素,辅助放疗可以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提高无进展生存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术前多参数MRI发现精囊腺侵犯或者包膜侵犯、术前估计术后容易发生切缘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选择根治性放疗,以避免这类患者在手术后不得不做辅助放疗加重手术带来的尿失禁等副反应。3)对于术后生化复发的病人(目前临床上使用PSA>0.1ng/ml的标准),挽救性放疗是主要的局部挽救手段,适当结合雄激素剥夺全身治疗来改进局部控制、远处转移和无进展生存率。4)对于疾病进展或远处转移的病人,放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负荷、减少或延缓其他器官转移,并且可以缓解症状。最新研究表明,在少于4个部位骨转移、没有内脏转移的患者中,针对前列腺病灶的放疗可以提高无复发生存率乃至总生存率(即在某个时点活着的患者的比例)。对这些患者甚至多发骨转移,而且症状明显的患者,针对骨转移灶的放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减少骨折风险,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每年生存率提升3.7%,在推动“早筛、早诊、早治”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系列专家共识和指南的发布,为提升全社会对前列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认识提供了指导,是推动前列腺癌治疗进步的重要举措。不可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即SBRT)。SBRT的优点是单次分割剂量大,杀灭肿瘤细胞能力强,尤其较传统的常规分割放疗疗效明显改善。SBRT适应征广泛,国际放射外科协会推荐立体定向放疗用于治疗5-8cm以下的肾癌,其优势更体现在肿瘤靠近集合系统或肾血管。肺、骨、肝、肾上腺是肾癌常见的转移脏器,对于已发生转移的患者,姑息性SBRT能起到解除肿瘤压迫症状、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症状的作用。我国睾丸肿瘤的发病率为1/10万左右,占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1%~2%,泌尿生殖系肿瘤的3%~9%。患者接受了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根据病理分期不同,治疗方案略有不同。I期患者可以选择随访监测、放疗或化疗。由于精原细胞瘤对放疗极为敏感,如果术后选择辅助放疗,能将疾病的复发率降至1%~3%。对Ⅱ期患者而言,术后辅助放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之一,照射主动脉、腔静脉旁和同侧盆腔淋巴引流区,且根据转移淋巴结情况加量,降低复发风险。睾丸精原细胞瘤放疗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少数患者在数月后可出现小肠梗阻、慢性腹泻,极少数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半数患者术前或治疗后会出现生育能力下降,但放疗结束后约30%的患者能够生育。泌尿系统放疗的副反应主要有全身乏力、膀胱不良反应和直肠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腹泻、排便节律紊乱等,较少见的主要有直肠出血、血尿、直肠疼痛,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尿潴留、尿道狭窄等。总的来说,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仍然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坚持“早筛、早诊、早治”的策略,同时推广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此外,持续不断地开展全民科普活动,介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相关知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此类疾病的科学认知,以更好地防控这一系列的疾病。 作者:谢立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地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康新公路4333号D208诊室擅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乳腺癌的个体化、规范化诊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科普号2023年09月10日226
0
0
-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放疗入门攻略
在我国老百姓生活中,癌症已经越来越常见。2022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新增加的癌症患者超过四百万(406.4万例),有超过两百万(241.35万)已确诊的癌症病人不幸去世。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一万人确诊为癌症。随着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严峻问题。据统计,我国2016年当年新诊断的膀胱癌8.2万、前列腺癌7.8万、肾癌7.6万、睾丸癌3千。初步估计,2020年我国膀胱癌患者总人数超56万,前列腺癌超65万(其中新诊断超11万,死亡超5万),肾癌71万。按此估算,到2030年新诊断为前列腺癌的人数将达到23.7万。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靶向治疗。其中,放疗作为一种经典、有效、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放疗主要通过放射线精确地照射肿瘤,就像精确地“定点清除”某一区域,可以消灭大块的肿瘤,也可以减灭肿瘤周围残留的微小肿瘤细胞,还可能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协同杀伤肿瘤组织。因此,无论是用于直接杀伤肿瘤,还是手术以后的辅助治疗,或者是姑息治疗中减轻症状,放疗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帮助控制肿瘤局部扩散、减少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膀胱癌的放疗主要是通过放化联合治疗保留膀胱,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用在患者的癌细胞侵入肌层,甚至侵入膀胱周围组织的T2-T4型膀胱癌(即浸润肌层及以外的膀胱癌),患者希望保留膀胱或者由于一些原因不能接受全膀胱切除时,医生在尽可能地经过尿道将膀胱肿瘤用电刀切除后(即TURBT),选择用同时进行的放疗和化疗杀灭肿瘤,从而保留膀胱。需要注意的是,想要进行保膀胱治疗,患者的病情最好能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只有一个病灶、肿瘤小于5cm、没有肾积水、膀胱功能良好,以及肉眼观察下肿瘤完全经TURBT切除。保膀胱放疗包括局部放疗和全膀胱放疗。第一疗程局部放疗,即在肿瘤所在的部位给一个高剂量的照射。由于膀胱每天充盈量不一样,治疗时一般需要插入导尿管,在膀胱内注入一定量液体,然后接受放疗,这样病人的膀胱能在放疗期间保持一定形状,使放疗更准确。第二疗程需要排空膀胱,然后放疗整个膀胱。如果是无法耐受手术或化疗的患者,可以接受单纯放疗。在患者接受了保膀胱放化疗,获得了完全缓解后,虽然大部分患者疗效显著,但其中仍有20%的患者会出现浅表的复发,10-20%出现浸润性的复发,医生会根据复发的程度进一步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从2000年到2013年之间,我国老百姓得前列腺癌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3%,是男性患者中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城市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要高,尤其在香港、台湾,以及北京(19.3/10万)、上海(32.23/10万)和广州(17.57/10万),所以上海是前列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到5年的时候生存的患者确切比例(即5年生存率)不到70%(69.2%),而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97.4%。同时,我国前列腺癌一大特点是,初诊时分期晚、Gleason评分高(评价前列腺癌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新发病例中,只有32%处于早期(即临床局限型),已经发现转移的占68%,晚期患者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所有患者的Gleason评分亦较高,6分以下者仅占18%,8分及以上者占49%,8分以上这些患者的复发风险大于52%。研究表明,前列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3年左右,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以根除肿瘤为目的的治疗。因此,前列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极为关键。作为可靠的早期筛查指标,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即PSA,前列腺癌一个重要的血液检测指标)显著升高,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癌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PSA出现异常的概率和前列腺穿刺出现阳性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利用B超或磁共振引导以及最先进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引导的穿刺,进一步提高了检出临床阳性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前列腺癌的主要指标包括临床检查、影像诊断以及前列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等综合指标,用来评估肿瘤情况(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的分期。其中,PSA、临床分期以及病理Gleason分级组成的综合指标,可以将患者的病情进行危险分层,结合患者的预期寿命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医生可以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早期的患者可以选择主动监测(即积极监测病情发展,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并做穿刺)、放疗或手术,中晚期患者则可以选择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核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或控制病情。 放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不可或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在以根治为目的的治疗中,放疗在疗效上等同于手术,患者放疗后生存的时间和手术患者相仿,而放疗给了患者保留器官的机会,不需要切除部分尿道控制排尿的肌肉(即尿道括约肌),明显减少尿失禁,对于维持控制排尿功能有明显优势。现代放疗技术设备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只照射肿瘤而避开正常组织(即剂量适形),减轻放疗常见副反应,即直肠、膀胱等正常组织损伤,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新的放疗方案提高了每次照射剂量(即大分割放疗),缩短了总治疗时间,在长期局部控制肿瘤和患者生存率等方面达到了与传统常规分割方案相仿的效果。2)手术后,如果由于肿瘤本身的生长特性,肿瘤切除边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距离太近(即切缘阳性)、精囊腺(即前列腺后方左右各一的长椭圆囊状腺体)受侵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则肿瘤容易局部复发。术后病理结果中,前述的Gleason评分较高、前列腺的包膜受侵、精囊受侵、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5年复发的可能性高达50%。如果所患的肿瘤具有这些不利因素,辅助放疗可以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提高无进展生存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术前多参数MRI发现精囊腺侵犯或者包膜侵犯、术前估计术后容易发生切缘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选择根治性放疗,以避免这类患者在手术后不得不做辅助放疗加重手术带来的尿失禁等副反应。3)对于术后生化复发的病人(目前临床上使用PSA>0.1ng/ml的标准),挽救性放疗是主要的局部挽救手段,适当结合雄激素剥夺全身治疗来改进局部控制、远处转移和无进展生存率。4)对于疾病进展或远处转移的病人,放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负荷、减少或延缓其他器官转移,并且可以缓解症状。最新研究表明,在少于4个部位骨转移、没有内脏转移的患者中,针对前列腺病灶的放疗可以提高无复发生存率乃至总生存率(即在某个时点活着的患者的比例)。对这些患者甚至多发骨转移,而且症状明显的患者,针对骨转移灶的放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减少骨折风险,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每年生存率提升3.7%,在推动“早筛、早诊、早治”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系列专家共识和指南的发布,为提升全社会对前列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认识提供了指导,是推动前列腺癌治疗进步的重要举措。 不可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即SBRT)。SBRT的优点是单次分割剂量大,杀灭肿瘤细胞能力强,尤其较传统的常规分割放疗疗效明显改善。SBRT适应征广泛,国际放射外科协会推荐立体定向放疗用于治疗5-8cm以下的肾癌,其优势更体现在肿瘤靠近集合系统或肾血管。肺、骨、肝、肾上腺是肾癌常见的转移脏器,对于已发生转移的患者,姑息性SBRT能起到解除肿瘤压迫症状、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症状的作用。 我国睾丸肿瘤的发病率为1/10万左右,占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1%~2%,泌尿生殖系肿瘤的3%~9%。患者接受了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根据病理分期不同,治疗方案略有不同。I期患者可以选择随访监测、放疗或化疗。由于精原细胞瘤对放疗极为敏感,如果术后选择辅助放疗,能将疾病的复发率降至1%~3%。对Ⅱ期患者而言,术后辅助放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之一,照射主动脉、腔静脉旁和同侧盆腔淋巴引流区,且根据转移淋巴结情况加量,降低复发风险。睾丸精原细胞瘤放疗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少数患者在数月后可出现小肠梗阻、慢性腹泻,极少数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半数患者术前或治疗后会出现生育能力下降,但放疗结束后约30%的患者能够恢复生育。 泌尿系统放疗的副反应主要有全身乏力、膀胱不良反应和直肠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腹泻、排便节律紊乱等,较少见的主要有直肠出血、血尿、直肠疼痛,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尿潴留、尿道狭窄等。 总的来说,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仍然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坚持“早筛、早诊、早治”的策略,同时推广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此外,持续不断地开展全民科普活动,介绍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相关知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此类疾病的科学认知,以更好地防控这一系列的疾病。 作者:谢立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地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康新公路4333号D208诊室擅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乳腺癌的个体化、规范化诊治。
谢立簃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10日144
0
1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术后化疗与免疫治疗
泌尿系统主要包括双肾、输尿管和膀胱,而发生在肾盂和输尿管的肿瘤分别被称为肾盂癌和输尿管癌,两者合称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TUC)。目前,对于UTUC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半尿路手术”(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袖状切除)。目前该手术已经非常成熟,采用普通腹腔镜或者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都可完成。那么患者和家属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做完手术,是否还需要放疗?化疗?还是免疫治疗?患者是否能从这些治疗措施中获益?UTUC术后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膀胱内复发,原理是通过灌注化疗药物杀死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尿液循环肿瘤细胞。两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和一项荟萃分析表明,术后2~10d单剂量的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可降低根治术后膀胱肿瘤复发风险。如无禁忌,推荐在根治性切除术后行单次膀胱灌注化疗。灌注药物优先选择吡柔比星或吉西他滨等,药物用量和方法类似于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一般可在术后1周左右(多为尿管拔除之前)进行,如无盆腔渗漏风险,可考虑早期进行。目前针对多次灌注的证据还不多,有研究发现6~8次的预防性膀胱灌注,有可能可以进一步降低膀胱复发风险;尚需要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单次与多次的疗效差别。与膀胱灌注一样,通过局部灌注化疗药物杀死手术部位残存肿瘤细胞的同时预防其他部位肿瘤复发是上尿路局部药物灌注的目的。但与导尿管进入膀胱的简单性操作相比,进入输尿管和肾盂的复杂程度直接反映了我们在上尿路局部用药上的困难,对于接受保留肾单位的腔内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局部药物灌注的研究很少,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指南推荐。荟萃分析认为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也有降低分期及改善疾病特异性生存的作用。最新的一项3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T2及其以上分期的UTUC患者术后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无复发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密切观察对照组,也进一步说明以铂类为基础的静脉化疗可以改善UTUC患者的预后。UTUC化疗优先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方案;对于晚期UTUC,目前的治疗与膀胱癌类似,以联合化疗为主。一线治疗方案为GC(Gemcitabine+Cisplatin)方案,即吉西他滨+顺铂或MVAC(Methotrexate+Vinblastine+Adramycin+Cisplatin)方案,即甲氨蝶呤+长春碱+甲烯土霉素+顺铂,前者耐受性更好。4.1UTUC免疫治疗的机制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多种免疫调节途径可在维持免疫抑制的同时协助宿主抗肿瘤,这些免疫调节途径称为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通常在生理条件下发挥作用,从而调节免疫反应的持续时间和幅度,但经常被肿瘤细胞劫持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在正常机体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death-1,PD-1)可与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激活、增殖,减少对自身组织的免疫损伤,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非肿瘤环境中,免疫检查点在生理上平衡共刺激通路,以调节免疫应答并防止自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在尿路上皮癌的发生过程中,PD-L1因促炎因子的作用等一系列原因表达上调,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抑制T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细胞毒性介质的释放,并诱导T细胞凋亡,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下调,最终导致肿瘤生长。目前认为通过抑制PD-1和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保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癌症治疗策略。4.2UTUC的免疫治疗药物201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第一种用于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治疗药物。目前,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已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治疗不宜采用顺铂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已有5种PD-1/PD-L1类药物获FDA批准作为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铂类化疗失败后的二线药物。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了免疫治疗的疗效。一项多中心II期试验(KEYNOTE-052)将Pembrolizumab(200mg/3周,静脉注射)作为一线药物治疗不适合铂类化疗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共纳入300例患者评估其疗效,结果显示,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positivescore,CPS)≥10%亚组的客观缓解率(51%)较CPS<10%亚组(23%)有所改善,证实了Pembrolizumab的有效性。4.3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用对于UTUC,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推荐给药方案如下。①Pembrolizumab:2mg/kg,静脉输注,每3周给药1次,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②Atezolizumab:1200mg固定剂量,静脉输注,每3周给药1次,共治疗4个周期;4.4UTUC目前国内可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替雷利珠单抗为我国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是中国首个获批尿路上皮癌适应症且唯一实现UC医保报销的PD-1单抗,用于治疗PD-L1高表达的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应用方式:200mg静脉滴注3周/次,能耐受顺铂者,可联合GC方案。
泌尿男科徐医生2023年02月16日1000
0
2
-
您好!钱大夫,请问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手术后病理尿路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灌注几次好?
钱小强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9日70
0
0
泌尿系肿瘤相关科普号

欧阳骏医生的科普号
欧阳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1422粉丝2.1万阅读

付德来医生的科普号
付德来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1962粉丝36.9万阅读

沈益君医生的科普号
沈益君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6554粉丝24.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尧凯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泌尿外科
膀胱癌 146票
肾肿瘤 49票
泌尿系肿瘤 31票
擅长:泌尿肿瘤和男生殖系肿瘤诊治。机器人手术全球认证证书专家。 -
推荐热度5.0黄吉炜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泌尿外科
肾肿瘤 771票
肾上腺肿瘤 64票
泌尿系肿瘤 40票
擅长:泌尿系肿瘤,尤其是肾脏肿瘤、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肾上腺肿瘤,擅长各种泌尿外科机器人及腹腔镜手术以及综合治疗,特别是零缺血肾肿瘤微波消融肿瘤剜除术,肾盂,输尿管癌激光保肾手术,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机器人及腹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机器人及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标准淋巴清扫术,机器人及腹腔镜输尿管癌节段性切除术,睾丸肿瘤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膀胱癌根治手术及肾盂输尿管癌的新辅助/辅助治疗,肾癌的新辅助/辅助治疗 -
推荐热度4.8顾成元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癌 317票
前列腺癌 47票
肾肿瘤 37票
擅长: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手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特别是早期膀胱癌、肾盂癌和输尿管癌的诊断和微创手术(腹腔镜和机器人)治疗,晚期膀胱癌的全身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