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老年痴呆?不,肺癌转移!
在我4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有不少肺癌的病人,是因为反应迟钝、手指关节变形、周围神经损伤、四肢乏力来找我看病而被我诊断出肺癌的。前天在线上接诊一位肺癌患者家属的咨询,他告诉我,他的妈妈今年七十多岁,是肺癌患者,因为发现时已经有骨和肝脏转移,不能手术,三年多了,一直服用靶向药治疗,今年3月份做肺部CT平扫和强化复查,发现肝脏的肿瘤明显变小,肺部的肿瘤也没有变大,他们家属感到很高兴。前两天,患者突然出现记忆力障碍,连身边的亲人都记不起名字来,他的儿子的朋友推荐他找我,于是,病人的儿子便上线向我问诊。对于这样的病人,我是十分小心的,我很耐心地问,直到我问到病人当天有三次的呕吐,我的心便提了起来。以我的经验判断,病人的肺癌转移到脑的可能性极大,我便建议病人的儿子,第二天去做头部磁共振平扫+加强。病人的儿子对我很信任,第二天,便带病人到医院做头部磁共振平扫和加强。果然不出所料,病人是肺癌脑膜转移,脑实质还看见不少梗塞灶。病人的症状,如记忆力障碍,呕吐等,与肺癌脑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肺癌在各种器官的癌症中相当常见,最可怕的事,它的表现形式五花百门,稍不留神,就可能漏诊,今天,我就借着这个病例,科普一下肺癌以及与肺癌相关的问题。一般而言,只要我们坚持每年(有些特殊的人群需要半年一次)做一次胸部低射线的CT检查,大多可以早期发现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大多数肺癌病人而言,疗效还是不错的。再说了,目前的靶向治疗药物中,针对各种类型的肺癌的药物不少,早期使用,效果同样比较好肺癌一旦发生转移,它的转移可分为直接转移(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和副肿瘤综合征(远隔效应)。一、肺癌直接转移的常见部位1.局部直接浸润- 胸膜(导致恶性胸腔积液) - 心包(心包积液) - 纵隔(侵犯喉返神经致声嘶、膈神经致膈肌麻痹、上腔静脉致上腔静脉综合征) - 胸壁(如Pancoast瘤侵犯臂丛神经和肋骨) 2. 淋巴转移 - 肺门淋巴结 → 纵隔淋巴结 → 锁骨上淋巴结(常见于小细胞肺癌)。 3.血行远处转移(常见于腺癌和小细胞癌) - 脑(占20-40%,表现为头痛、癫痫或神经功能缺损) - 骨(脊椎、骨盆、股骨,多为溶骨性破坏,伴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肝(15-20%,可无症状或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 - 肾上腺(10-20%,常无症状,偶见肾上腺功能减退) - 对侧肺(转移性结节) 二、肺癌的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s)副肿瘤综合征是由肿瘤分泌的激素、细胞因子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全身表现,与肿瘤体积或转移无关。常见类型:1. 内分泌综合征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SIADH)(小细胞癌常见):低钠血症、意识模糊。 - 异位ACTH分泌(小细胞癌):库欣综合征(高血压、低钾性碱中毒)。 - 高钙血症(鳞癌多见):由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分泌引起,表现为乏力、多尿、意识障碍。 2.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小细胞癌):近端肌无力,重复运动后肌力暂时改善。 -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抗Yo抗体):共济失调、眩晕。 - 边缘性脑炎(抗Hu抗体):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 3. 皮肤/肌肉表现 - 杵状指(鳞癌或腺癌) - 黑棘皮病(腺癌) - 皮肌炎(肌无力、Gottron征) 4. 血液系统异常- 血栓性静脉炎(Trousseau综合征)(腺癌):游走性血栓、DIC。 - 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与EPO分泌异常相关)。 5. 其他- 高凝状态(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 恶病质(TNF-α、IL-6等细胞因子释放) 三、关键点总结- 直接转移:脑、骨、肝、肾上腺为四大常见靶器官。 - 副肿瘤综合征:小细胞癌易伴内分泌和神经综合征,鳞癌易致高钙血症,腺癌可能引发血栓。 早期识别这些表现有助于肺癌诊断或提示复发,但需排除其他病因(如脑转移需与副肿瘤性脑炎鉴别)。再次提醒大家,每年一次的体检,千万不要错过!任何疾病,早期治疗,肯定比病情加重时治疗的效果要好很多。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12日197
0
0
-
乳腺癌脑转移介绍(一)
乳腺癌脑转移介绍大家好,今天聊一聊乳腺癌脑转移的一些情况。我们当乳腺癌细胞并不局限于乳房,而是通过血液等循环进入脑组织内,出现浸润和侵犯,那最终就会形成脑转移病灶。请大家看图中所示的内容,我们图片中间啊,大脑中央有一个像乒乓球大小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一个脑转移瘤,如果患者近往得过乳腺癌,有可能是乳腺癌转移。脑转移瘤是我们脑瘤里面非常常见的类型,它的发病率甚至高于我们原发的脑肿瘤。我们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大约20%-40%最终会出现脑转移,其中乳腺癌是第二大的一个原发的啊,肿瘤的来源仅仅次于肺癌。在女性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脑转移瘤是啊女性中啊最常见来源就是我们的乳腺癌。据不完全统计,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10。
初钊辉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4月09日144
0
1
-
脑膜转移癌的影像诊断
脑膜转移癌,又称脑膜癌病、癌性脑膜炎。这种疾病并不少见,但常常被漏诊。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胃癌等肿瘤患者,疾病后期出现脑部症状,但普通磁共振检查又未发现脑内转移,这是就要高度怀疑是脑膜转移癌了。这是一例脑膜转移癌,患者以一侧肢体抽搐为首发症状,既往有肺腺癌病史,到我院做颅脑MRI显示多处软脑膜异常强化,得以确诊。CT在脑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然而,在这例患者的CT上可以明显看到脑膜高密度影。经我院多学科团队治疗,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
张玉海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27日98
0
0
-
恶性肿瘤硬脑膜转移、柔脑膜转移的差异
1. 解剖位置与转移途径硬脑膜转移硬脑膜是脑和脊髓的最外层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与颅骨内层结合紧密(尤其在颅底)。转移多由颅骨转移直接侵犯硬脑膜或血行播散引起,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柔脑膜转移柔脑膜包括软脑膜和蛛网膜,紧贴脑表面并延伸至脑沟、脑室系统。转移多通过脑脊液播散或血行转移,常见于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柔脑膜转移可累及蛛网膜下腔、脑室壁等部位。2. 影像学特征硬脑膜转移MRI平扫T2WI/FLAIR序列显示颅骨下方条带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通常不延伸至脑沟或脑室系统,可能伴随邻近颅骨病变。柔脑膜转移MRI表现为沿脑沟或脑室壁分布的线状、结节状强化影,可能伴脑室扩张或脑脊液循环障碍。T2WI/FLAIR序列可见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增强后软脑膜广泛强化。3. 临床表现硬脑膜转移症状相对局限,可能表现为局部头痛(与颅骨受累相关)、颅神经麻痹(如视神经受压)或硬膜外血肿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柔脑膜转移症状更广泛且复杂,包括: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多颅神经受累:复视、听力障碍、面瘫等;脑脊液循环障碍:脑积水、意识障碍;播散性神经损害:肢体无力、共济失调、认知障碍等。4. 治疗方式硬脑膜转移以局部治疗为主,如手术切除(若转移灶局限)、放疗(全脑或局部照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可能对部分原发肿瘤有效。柔脑膜转移需综合全身治疗与局部干预(具体见下文): 鞘内化疗:如鞘注培美曲塞、甲氨蝶呤等,直接作用于脑脊液播散的癌细胞;放疗:全脑放疗或全脊髓放疗(因副作用较大需谨慎选择);靶向/免疫治疗:针对原发肿瘤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的靶向药物可能穿透血脑屏障。5. 预后差异硬脑膜转移预后相对较好,若早期干预可控制局部进展;柔脑膜转移预后较差,易广泛播散且治疗难度大,但通过鞘注、靶向治疗等综合管理可能延长生存期。
倪丽伟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2月13日162
0
0
-
怀疑肺癌脑转移,该如何治疗?
一、肺癌为何容易发生脑转移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肺部的血液循环丰富,癌细胞容易进入血管,随着血流到达脑部。脑部的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连接紧密,形成血脑屏障,但肺癌细胞可以通过特殊机制突破这一屏障,在脑部定植并生长,形成脑转移瘤。二、肺癌脑转移瘤的症状头痛:最为常见,多为清晨或夜间加重,呈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这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和神经引起。呕吐:常与头痛同时出现,典型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是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视力障碍:包括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肿瘤压迫视神经或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导致视力受损。肢体无力或运动障碍:肿瘤侵犯大脑运动区,可引起对侧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导致偏瘫。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性格改变等,肿瘤影响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所致。三、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初步发现脑部占位性病变,但对于较小的转移瘤可能漏诊。头颅MRI:是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对微小病灶也有较高的检出率。全身检查:通过胸部CT、PET-CT等检查明确肺部原发肿瘤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转移,评估患者的整体病情。病理检查:对于部分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活检或立体定向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子特征。四、肺癌脑转移瘤手术的适应证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肺部原发肿瘤控制稳定,无其他部位转移,可考虑手术切除脑转移瘤,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多发脑转移瘤:若转移瘤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3-4个),且位于可手术切除的部位,同时患者身体状况允许,也可选择手术治疗。对于部分肿瘤引起明显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即使是多发转移瘤,也可能需要手术减压挽救生命。五、肺癌脑转移瘤手术的类型开颅手术:对于较大的、位置较表浅的脑转移瘤,常采用开颅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医生在显微镜下操作,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同时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立体定向手术:如伽玛刀、射波刀等。适用于较小的(一般直径小于3cm)、位置较深或手术风险较大的脑转移瘤。通过聚焦高能射线,精确地照射肿瘤组织,使其坏死、萎缩。六、肺癌脑转移瘤手术的风险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脑部血管,导致颅内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感染:手术切口可能发生感染,引起颅内感染,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神经功能损伤:由于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关系密切,手术可能损伤神经组织,导致术后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视力障碍等。脑水肿:手术刺激可引起脑组织水肿,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加重头痛、呕吐等症状。七、肺癌脑转移瘤手术后的治疗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全脑放疗,可对整个脑部进行照射,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对于立体定向放疗,可针对手术区域或残留的微小病灶进行精确照射。化疗:根据肺癌的病理类型和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化疗可以杀死全身潜在的癌细胞,控制肿瘤的进展。靶向治疗:对于存在敏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如EGFR突变、ALK融合等,靶向治疗药物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癌细胞的靶点,抑制肿瘤生长,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对于部分肺癌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八、肺癌脑转移瘤手术患者的预后肺癌脑转移瘤手术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肺癌的病理类型、脑转移瘤的数量和大小、手术切除的程度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的情况等。一般来说,单发脑转移瘤手术切除后,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长;而多发脑转移瘤或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陈磊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20日172
0
1
-
医生您好,我是直肠癌脑转移,右脑额叶,单发1.6CM,调强放疗,射波刀放疗,和伽马刀,哪个更好?
石安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18日28
0
0
-
小细胞肺癌,6月份脑转,做过全脑放30gy+局部加强40gy,12月份又有新发脑转移,还可放疗吗?
石安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2月11日58
0
0
-
刘懿博士说肺癌(八五八四)去看肚子疼确诊肺癌脑转移,天塌了!
一谈到肺里面长了一个恶性肿瘤也就是肺癌,大家的第一印象那就是这个病人会出现咳嗽,痰中带血,憋气等症状。如果说这个肺癌已经发生脑转移了,大家会觉得除了刚才说的症状外,这个病人还会头疼头晕。但肺癌脑转移的病人个个都像大家想的那样么?前段时间,有一位家住山东的患者家属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把他母亲的病历资料发给我看,征求我的诊疗意见。他母亲今年68岁,因为肚子疼,到当地医院看病。接诊的医生除了给她检查腹部外,还给她安排做了一个胸部CT。结果发现在肺里面有一个五厘米的肺占位,进行穿刺证实为肺腺癌。又检查了全身,发现脑子里还有转移,这就属于晚期肺癌了。家属感觉天塌了,看病之前就是肚子疼,谁能想到是一个晚期肺癌呢?这样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大家的身体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敏感,不是说一长了肺癌,马上就能感觉到。有的肺癌已经长得很大,都已经发生转移了,也没有相关的症状。
刘懿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16日153
0
0
-
哪些肿瘤容易发生脑转移?By 吴小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脑转移瘤中最常见是肺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和结直肠癌的脑转移。其他类型的肿瘤包括肺鳞癌、鼻咽癌、胃癌、前列腺癌、尿路上皮来源的肿瘤都可出现脑转移。有报道表明,20%至65%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发生脑转移,15%至30%的浸润性乳腺癌会发生脑转移,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脑转移率更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普号2024年11月12日94
0
7
-
脑膜转移有什么好方法吗
杨雪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6日90
0
1
脑转移瘤相关科普号

陈忠杰医生的科普号
陈忠杰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
3158粉丝11万阅读

庄洪卿医生的科普号
庄洪卿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肿瘤放疗科
5190粉丝24.2万阅读

李峻岭医生的科普号
李峻岭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万粉丝62.4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夏海坚 主任医师重医大附一院 神经外科
脑膜瘤 50票
听神经瘤 44票
脑肿瘤 38票
擅长:颅脑疾病的个体化微创治疗:1.听神经瘤;2.脑膜瘤;3.三叉神经鞘瘤;4.胆脂瘤;5.血管母细胞瘤;6.室管膜瘤;7.髓母细胞瘤;8.胶质瘤;9.颅脑损伤;10.脑积水等。 -
推荐热度5.0姚瑜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胶质瘤 59票
脑肿瘤 44票
脑膜瘤 38票
擅长:擅长使用微创技术(包括显微镜、外视镜和内镜技术等)、术中MRI技术、神经导航技术以及术中电生理技术等外科治疗各类脑肿瘤如功能区脑胶质瘤、复发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包括在分子病理指导下的恶性胶质瘤新辅助免疫治疗(DC疫苗等)。 -
推荐热度5.0牛建星 主任医师航空总医院 神经外科分院
脑肿瘤 50票
脑膜瘤 27票
垂体瘤 27票
擅长:擅长领域: 1.脊髓脊柱疾病: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骶管囊肿、脊髓脊膜膨出及其他脊髓脊柱先天性疾病的微创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等);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神经纤维瘤、室管膜瘤、星型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胸椎、腰椎管狭窄退变疾病,擅长椎间盘微创通道手术及微侵袭脊柱手术MISS(微创融合)。 2.颅脑肿瘤及复杂颅底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脑室肿瘤、囊肿、血管母细胞瘤、颈静脉球瘤)显微外科、内镜手术治疗;与北京天坛医院专家合作开展复杂颅底肿瘤、脑干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治疗;脑肿瘤活检、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胶质瘤、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转移瘤)的综合治疗。 3.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复杂脑脊液漏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积水的个性化治疗、昏迷促醒、复杂颅骨缺损修复及整形。 4.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周围神经平衡术治疗痉挛性瘫痪治疗(治疗脑瘫、卒中后遗症痉挛性偏瘫、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痉挛性瘫痪以及肝性脊髓病引起的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5.小儿神外疾病:小儿颅内及椎管内肿瘤,先天性疾病。 特色:尤其对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骶管囊肿、神经纤维瘤病的微创手术治疗达国内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