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发现皮肤纤维肉瘤怎么办?
1.皮肤纤维肉瘤,也称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SFP),是一种源于真皮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缓慢生长肿瘤。目前其起源尚不明确。2.患者通常为中年人,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躯干及四肢,近心端多于远心端,腹侧多于背侧。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有创伤史。病程缓慢进展,开始为硬性斑块,颜色可能呈肤色或暗红色,皮表面微凹似萎缩状,而瘤周围皮肤淡蓝红。之后可以出现相邻性多结节生长,呈隆突性外观,大小自0.5~2cm,可能突然加速生长并破溃。主要确诊依据为病理诊断,对放疗不敏感,临床上首选手术切除,但注意切除后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50%以上。3.因此对于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建议做系统的检查,优先考虑手术治疗,以减少复发的风险。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5月21日142
0
16
-
这 16 种皮肤肿瘤别担心,都是良性的!
肿瘤(tumor/neoplasm)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分子生物学揭示了某些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基因病。皮肤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肿瘤两类。良性肿瘤一般向起源组织分化,结构对称,边界清楚,胞核形态一致,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恶性肿瘤常分化不良,结构紊乱,边界不清,一些细胞有明显异形性,如多形性(形态及大小变异)、间变(增生及染色加深,核比例增大)、有丝分裂象增多、异形有丝分裂、胞核极性丧失等,生长迅速,呈膨胀性及侵袭性生长,可发生淋巴道或血道转移。今天就来盘点下16种良性皮肤肿瘤的临床表现。01表皮肿瘤 1、表皮痣,一般在婴儿时发病。呈现为角化性丘疹,逐渐向周围扩大融合成密集的角化过度的疣状斑块,呈灰白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不平,质地坚硬,皮损沿着Blaschko线发生。此病永不消退,但一般不恶化。疣状痣表皮痣:密集状丘疹沿Blaschk线分布,呈线状2、高起性鱼鳞病,较为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临床表现为出生时即有或婴儿期发生,逐渐扩大,可局限或泛发。表现为黑褐色或污黑色的高起性角质病变,呈绒毛状、疣状或乳头状生长,边界清楚,极少癌变。3、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主要发病年龄为60岁以上,占80%左右。皮肤损害主要分为早期、晚期,早期表现为:1~3mm轻微隆起的小丘疹,表面有油腻感;晚期为疣状表面的斑块,有“贴上去”的外观,皮损为1cm或更大。损害一般为多发,呈淡褐色深褐色,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瘤样改变,有的覆油脂性鳞屑或结痂,触摸时手感柔软但粗糙,并无炎症反应。如刺激可感染结痴,如强行剥痂可见小疣状突起、色素沉着,相邻皮疹可互相融合成较大的斑块。脂溢性角化病4、角化棘皮瘤,基本损害是半球状结节,多在2个月内发展为直径1-2cm大小的半球状结节,中心凹陷有角栓,呈肤色或淡红色,进展期有2~8周的静止期,随后角栓脱落、肿瘤自发性消退,愈合后遗留萎缩瘢痕。角化棘皮瘤:半球形结节,中央似火山口凹陷02皮肤附属器肿瘤 1、痤疮样痣,较为少见,常见于10岁左右,好发于面部、颈部、肩部、上臂、前胸等。损害为簇集疣状毛囊性丘疹,顶部有角栓,似黑头。若感染,可遗留萎缩性瘢痕,似聚合性痤疮。常单侧沿皮肤Blaschko线分布,排列成线状,偶为双侧性或泛发全身。痤疮样痣:密集黑头样粉刺丘疹2、毛发上皮瘤,又称囊性样上皮瘤,是一种比毛囊瘤分化差的错构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分为4个分型:①多发型:较为常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好发于面部,为粟粒至豌豆大小,坚实、半透明且发亮的半球形丘疹和结节,直径为2~4mm,沿唇沟对称分布,额部、眼脸、头皮、颈部、躯干等处也可累及,皮损呈肤色、淡黄色或淡红色。有的中心稍凹陷,表面可见毛细血管。②单发型:单个或数个,直径可达2cm。本病应与汗管瘤、皮脂腺增生症、基底细胞癌鉴别。③巨大孤立型:损害直径可达数厘米。④结缔组织增生型:此型向毛囊和皮脂腺结构分化。多发型毛发上皮瘤:面部半透明皮色至粉红色丘疹和结节、质硬3、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来源于毛母质细胞通常单发,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多发。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5~15岁的女性及10~20岁的男性:;成人高峰为50~65岁,以面部、头皮、颈部及上肢较常见不累及掌跖。肿瘤一般为单个皮下结节,多发者罕见,直径为0.5~5cm,质地坚硬,偶呈囊性,表面为正常肤色或略红,生长缓慢,可有轻度疼痛或压痛。4、多发性脂囊瘤,好发于前胸中下部、背部、头部、颈部、腋窝、四肢、股部等处,有时也发生于阴囊、阴茎及外阴。损害为囊性丘疹和结节,直径数毫米至1~2cm,表面皮肤呈淡黄色或淡蓝色,如发生于阴囊,为黄色结节,质地中等,较大者柔软与表皮粘连,有时在其顶部可见一凹陷的小孔。由此可挤出油脂样物质,有臭味,数目不等,可多达数百个。03皮脂腺肿瘤 1、皮脂腺瘤,好发于头皮、面部、耳后、偶见于躯干、四肢、外耳道等。损害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斑块或结节,稍高出皮肤表面,呈现淡黄色至黄褐色,坚实,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数厘米。到青春期,损害变成疣状和结节,表面有脂质性膜,呈颗粒分瓣状,蜡样光泽,可见扩大的皮脂腺口,表面无毛发。皮脂腺痣:淡黄色斑块,蜡样光泽,表面颗粒状2、皮脂腺增生症,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面部,特别是额部和颊部,损害为1个或数个隆起的结节,质软,呈淡黄色,表面呈分叶状或中心脐形凹陷,直径2~4cm。04汗腺肿瘤1、乳头状汗腺腺瘤,又称乳头汗腺瘤,较为罕见。一般见于40~50岁女性的大小阴唇,腋窝、乳腺或肛周较少,肿瘤为直径0.5~1.5cm的球状或卵圆形结节,可有出血、溢液、瘙痒和疼痛。2、汗管瘤,为表皮内外泌汗腺导管肿瘤,最常见女性的眼睑,与内分泌有关,妊娠、月经等因素会加重病情。皮疹好发于眼睑、前额、面颊、颈部、前胸、背部、腹部、会阴部。损害直径为1~3mm大小,呈皮色、淡棕黄色或黄褐色,表面似蜡样丘疹的丘疹。皮疹数目可从几个到数百个,密集分布,互不融合。一般无症状,病程可长达30年。汗管瘤:黄色半球形丘疹3、圆柱瘤,又称头巾瘤,良性肿瘤,也可演化成恶性上皮瘤。一般分为:①多发性圆柱瘤:属显性遗传,常自幼发生,好发于头皮。其损害多,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呈粉红色至紫红色,表面光滑,几无毛发,底部有蒂直径一般小于1cm,但多发者损害可达数厘米甚至覆盖整个头皮,形似头巾。其生长缓慢,至一定大小常可停止生长。②单发性圆柱瘤:无遗传性,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与面部,损害为隆起的半球形结节,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呈淡红色或正常肤色,质硬,表面光滑无毛,生长缓慢。③恶性圆柱瘤,非常罕见,目前仅有几十例。多发性圆柱瘤,形似头巾05皮肤囊肿1、表皮囊肿,又称表皮样囊肿、角蛋白囊肿,是一种含有角质物的表皮衬里囊肿,因外伤将表皮或附属器上皮植入真皮所致者,称外伤性表皮囊肿。本病常见于成人,单个或数个;常见于面部、颈部、胸部和上背部,创伤所致的囊肿常位于掌、跖或臀部。皮肤损害为圆顶形隆起的囊肿,呈皮色、淡黄色或白色,直径为0.5~2cm;坚硬,表面光滑;部分囊肿与表皮固定。中心小点为栓塞的毛囊皮脂腺开口,挤压时流出干酪样角质物。表皮囊肿的囊壁偶可发生基地细胞癌、原位鳞状细胞癌。2、栗丘疹,皮疹为粟粒大小坚实丘疹,直径一般为1~3mm,很少超过数毫米,散在分布,呈白色或黄白色,挤之有白色角化物。原发性粟丘疹多见于新生儿,源自毳毛漏斗部的最底部,是小的囊肿,仅在体积上与表皮囊肿有区别,好发于面部、眼脸周围、颊和鼻部(新生儿)和外生殖器,阴茎、阴囊、小阴唇内侧面也可发生,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儿童和成人也可受累,可自发性消退。继发性粟丘疹常发生于炎症后,可能与汗腺管受损有关,继发于水疱性皮肤病、大疱性扁平苔藓,弥散分布于受累区域,继发损害多分布于原有皮损周围,数年后自然脱落。发疹性粟丘疹:面部和躯于突然发生大量皮损。斑块性粟丘疹:皮损成群融合成斑块。3、皮样囊肿,是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的表皮衬里囊肿,起源于沿胚胎闭合线分离的上皮,表现为出生时在上眼脸侧面存在的单个小的、无压痛的皮下结节。本病罕见,无性别差异。其为先天性皮下囊肿,多在出生时即有,直径为1~4cm,囊肿表面皮肤正常,好发于眼周、鼻根、后枕部或体表中线,多为单发,极少恶变,穿刺可抽吸出奶油样液体,有腐臭味。皮样囊肿除了上面描述的5大类良性皮肤瘤,还有结缔组织肿瘤、脂肪组织肿瘤、皮肤脉管组织肿瘤、神经组织肿瘤、黑色素细胞疾病,篇幅有限,余下的我们下期见!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5年01月31日72
0
1
-
毛发上皮瘤
又称为囊性腺样上皮瘤、多发性良性囊性上皮瘤及多发性丘疹性毛发上皮瘤。目前认为是来源于多功能基底细胞、向毛发方向分化的一种良性肿瘤。包括两种类型:单发型和多发型。单发型以散发为主,无家族史。多发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好发女性,常自幼年发病。
王白鹤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07日59
0
0
-
皮肤混合瘤
皮肤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向毛囊皮脂腺及大汗腺分化的错构瘤。好发于头面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见,临床上表现为孤立单发,坚实,无痛,界限清楚的皮内或皮下结节,直径0.5-3.0cm。生长缓慢,多为良性,很少破溃,手术切除治疗,很少恶变,术后定期随访,如果有复发就警惕恶变可能。病理表现为上皮细胞成分和间质成分组成,在真皮深部和皮下脂肪层,嗜碱性上皮细胞和软骨样黏液间质,可向大汗腺或小汗腺方向分化,管腔外层扁平细胞,内层柱状细胞,可见顶浆分泌。
王白鹤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9日415
0
1
-
身上的肉疙瘩是个啥?
后背起了个肉疙瘩,不疼不痒,基底有个蒂和皮肤相连。临床上称之为:皮肤软纤维瘤,本病不会恶变,也不会传染,也不会长太大。本病最好的治疗的方法就是激光治疗。
邢卫斌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3日199
0
1
-
“头上有犄角”之获得性纤维角化瘤
获得性甲周纤维角化瘤和甲周纤维瘤类似,它是一种良性的纤维组织肿瘤,发病与创伤有关。表现为肉色或淡红色卵圆形增生物,持久存在,生长缓慢,好发于近端甲皱襞,也可累及趾甲。穿鞋时有疼痛感。病理表现为外生性、息肉样损害,覆盖的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中央为纤维结缔组织芯,胶原血管增生,平行于角质层排列,其内无附属器,也无炎症细胞。手术是唯一治疗办法。切除不全会导致复发。当发病部位出现在指趾端,称为获得性肢端纤维角化瘤。表现为小的单一肤色丘疹。实际是同一种疾病发病部位不同而已。
王白鹤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3日150
0
0
-
皮肤恶性肿瘤莫怕之二
鼻尖部慢性溃疡伴红色菜花样增生2年,病检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扩大1cm切除达软骨骨膜层,于额部松弛皮肤区域设计与切除区域同样大小全层皮肤,皮下设计直径0.5mm皮下组织蒂,经鼻背行“隧道”采取隧道皮瓣修复鼻尖修复,术后半年愈合良好,未见复发。
赵文伟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5日374
0
0
-
钙化上皮瘤,此瘤非彼瘤
一看到瘤这个字眼,大家马上觉得性命可忧,尤其是儿童的瘤,放心哈,钙化上皮瘤,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肿瘤,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它。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为儿童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毛母质细胞分化的原始上皮胚芽组织,是发生于毛囊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大多数无明显诱因,可能与蚊虫叮咬、穿刺、碰撞相关。最常见于头面部,再依次为颈部、上肢、躯干、下肢。表面青色或肤色,逐渐增大的皮下肿块,增长速度不一致,也有无明显增大者。患者一般无自觉不适,仅少数伴有轻微疼痛或按压痛。当肿瘤合并感染时会出现炎症表现,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表面皮肤破溃。经典型(表现为皮下质硬结节,基底活动,表面皮肤大致正常,挤压肿瘤,表面皮肤可表现出帐篷征、跷跷板征或折痕征)、水疱型(表现为皮下质硬结节,表面皮肤呈红色,水疱样外观)、穿通型(表现为皮下质硬结节,肿瘤穿通皮肤,暴露在外)、巨大型(直径>12cm的毛母质瘤)及多发型。B超或CT,可提示皮下组织结节状病变内存在钙化。为良性肿瘤,恶变罕见,但本病不会自然消退,呈逐渐增大趋势,可出现炎症反应,甚至溃疡,且本病皮损大部分位于面部,延迟诊治,可影响美观。手术切除是根治的最好方法,建议早期手术。典型的毛母质瘤好发于儿童头面部,表面皮肤呈淡蓝色,肿瘤质地坚实,与皮肤粘连,无触压痛,具有“帐篷征”或“跷跷板征”。超声和CT检查可提示皮下组织结节状病变内存在钙化。无法自然消退,尽早手术切除。一般就诊流程:来院面诊,根据小朋友情况,确实局麻or全麻,完善术前检查,预约手术时间。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整形美容科科普号2024年05月13日625
0
0
-
10岁女孩指甲上有一条黑线,请问什么情况
AD/湿疹名医科普馆2024年04月17日27
0
0
-
如何鉴别真假“甲母痣”
十岁男孩,两年前重物砸伤右手食指,出现指甲下淤血,两月后该指甲出现颜色变黑,随时间推移,颜色没有改善,而且指甲变黑的面积逐渐增大。到多家医疗机构和不同的科室就诊,有两种意见,一是甲母痣,二是指甲下血肿,因各种原因没有治疗。 今天来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甲拇痣,但是不排除该指甲下外伤后血肿没有吸收的可能。 沟通方案:术中拔出部分指甲,开窗观察,看甲床的颜色,如果是血肿,保留指甲,清除血肿。否则拔出指甲,破坏甲床根部。 术中排除指甲下血肿,因为甲床是红颜色,临床证实是甲母痣。标本让家长看看,然后送病理检查。 何为甲母痣?甲母痣是痣的一种。甲母痣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甲黑线,很小几率癌变为黑色素瘤,而且易被忽视。痣是人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组织,长痣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几乎每个痣都有癌变的可能。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痣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也越来越警惕痣的癌变,但是某些特殊部位的痣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甲母痣。 甲母痣的治疗:其唯一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治疗,拔甲+甲基质切除。冷冻,激光均没有效果。甲母痣如果较大的话,对指甲产生较大的破坏。甲母痣如何治疗
崔正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10日882
0
1
皮肤肿瘤相关科普号

刘美辰医生的科普号
刘美辰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美容外科
503粉丝2.4万阅读

高来强医生的科普号
高来强 副主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25粉丝5124阅读

陈洁医生的科普号
陈洁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
2万粉丝136.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北京地坛医院 皮肤性病科
痣 178票
hpv感染 150票
尖锐湿疣 111票
擅长:各种性传播疾病,如高低危HPV感染(包括尖锐湿疣 ,宫颈外阴相关病变,如HSIL和LSIL等) ,尤其复杂难治及巨大尖锐湿疣,梅毒(包括妊娠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职业暴露后的评估、艾滋病、性病心理问题等,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如皮肤结核、皮肤真菌、病毒性皮肤病等),皮肤肿瘤(包括良性、恶性皮肤肿瘤)等。常见皮肤病,美容皮肤学,尤其皮肤外科学,包括浅表肿物切除术(如色素痣,皮肤纤维瘤,表皮囊肿等),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切除与修复,微创腋臭根治术等; -
推荐热度4.7赵建红 主治医师西京医院 皮肤科
黑色素瘤 92票
皮肤肿瘤 84票
痣 71票
擅长:1、黑素瘤、表皮囊肿,脂肪瘤,基底细胞癌,鳞癌等皮肤良、恶性肿瘤的切除及其创面的美容修复 2、甲部病变的手术治疗,包括炎症疾病的病理检查,嵌甲的甲沟重建,挂线治疗,钳形甲的手术矫正。良、恶性甲部肿瘤的切除手术及手术后缺损的修复治疗,如甲下血管球瘤,甲下外生骨疣,甲乳头瘤病,鲍温病,鳞癌,纵行黑甲等,尤其是甲下黑素瘤等。 3、疤痕疙瘩综合治疗 -
推荐热度4.7彭洋 副主任医师航天中心医院 皮肤科
皮肤肿瘤 125票
痣 4票
扁平疣 2票
擅长:皮肤手术,成人及儿童皮肤病,痤疮,痣(包括甲母痣),黑色素瘤,汗管瘤,睑黄瘤(疣),银屑病,白癜风,脱发,血管瘤,天疱疮,激光美容,疤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