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勇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每年春季,花粉、柳絮、尘螨等过敏原漫天飞舞,许多人开始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而言,这些看似普通的过敏症状可能引发更深层的担忧:过敏反应是否会“点燃”免疫系统,导致狼疮病情复发或加重?对这一问题,目前尚无明确共识,但现有机制研究提示两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1、Th2细胞因子与炎症环境过敏以Th2反应为主(IL-4、IL-5、IL-13),而SLE通常与Th1/Th17通路相关。但某些SLE患者(如皮肤型狼疮)的病变中可检测到Th2细胞因子升高,可能加剧局部炎症。支持证据:研究显示,SLE患者血清中IL-4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如抗dsDNA抗体阳性)。2、IgE与自身免疫过敏时IgE水平升高,而部分SLE患者血清IgE水平也显著增高,可能与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产生有关。支持证据:有研究发现SLE患者IgE水平与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并且小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可有效改善SLE疾病活动度(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1716312)。3、肥大细胞活化过敏原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等介质,可能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速免疫复合物沉积(如肾脏中的狼疮肾炎)。支持证据:肥大细胞缺陷小鼠的狼疮模型肾炎严重程度减轻。个别病例报告显示,严重过敏反应(如紫外线过敏、药物过敏)后出现SLE病情活动(如皮疹、肾炎)。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患者患SLE的风险略有升高(OR=1.3),但未明确过敏直接导致复发。另外,部分研究未发现过敏与SLE活动度的直接关联。当前证据等级:过敏与SLE复发的直接因果关系尚未确立,但生物学机制和部分临床数据支持潜在关联。研究方向:需更多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过敏原暴露与SLE复发的时序关系。临床管理:SLE患者应避免已知过敏原(如紫外线、药物),监测IgE、抗dsDNA、补体水平,必要时可选择抗过敏药,或与风湿科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通过精准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降低过敏对狼疮的影响。03月26日
45
0
0
-
王晔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肾内科 门诊有一个狼疮的小姑娘,她非常的焦虑,问我说,大夫,为什么我患上了系统性病的狼疮呢?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免疫系统的疾病,目前啊,发病的具体原因,具体的机制并不是很清楚。 考虑啊跟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参与下,作用于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导致了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 出现了针对我们自身细胞的免疫反应,产生了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啊,攻击了我们自己,攻击了我们自己的器官,出现了像蛋白尿,血尿,关节炎,皮疹等等这些问题。 我们呀,不用纠结于为什么患这个疾病,随着这些年医学的进步,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武器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的患者朋友啊,非常有机会获得高质量的人生,结婚生子,工作与疾病和平共处,您记住了吗?03月03日
67
0
0
-
薛鸾主任医师 上海岳阳医院 风湿免疫科 在临床诊疗中,干燥综合征患者经常会问:“医生,我的干燥综合征会变成红斑狼疮吗?”确实,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被称为“姐妹病”,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甚至可能相互影响,小部分干燥综合征患者有可能发展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可能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然而,这两种疾病仍然是截然不同的。总体来看,干燥综合征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唾液腺和泪腺功能减退,导致口腔和眼睛等部位的干燥症状,具有SSA、SSB抗体的阳性。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累及更加常见,病情也相对更重,患者常见典型的皮疹、肾脏病变等症状,具有dsDNA、Sm等特异性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更加复杂,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控制病情。诊断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更需要综合考虑全身表现,而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更着重于唾液腺和泪腺的表现。通常,医生在诊断干燥综合征时会常规筛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此,如果医生并未诊断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就不必过分担心,做好定期随访即可。2024年06月16日
752
0
0
-
2021年05月04日
720
0
1
-
2021年05月03日
856
0
1
-
孔维萍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中医风湿病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及雌激素有关。阳光曝晒、服用特定药物、感染、口服雌激素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期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发病人数比达9:1;而在儿童及老年人中,女性、男性发病人数比则降至3:1;妊娠期雌激素分泌量急剧増加,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也会加重。另外,口服雌激素类避孕药或长期口服雌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风险都会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损害全身各器官,可出现发热、对光敏感、皮疹、淋巴结增大、肌肉关节疼痛、头疼、疲劳等表现。2021年02月16日
1627
0
1
-
黄闰月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风湿科 有任何痛风类风湿等风湿免疫问题请咨询黄闰月大夫。前不久有朋友感叹道“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个病这么厉害的啊?居然还能危及生命!”原来她刚得知一个同事女儿因患此病不幸去世的消息。一般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不了解,以为只是一种皮肤病之类的,万万没想到这种自身免疫病竟然如此凶险?同时,这也让很多患者懊恼:「为什么会患上这个病?会不会遗传?」医生,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很多病人都会问,医生,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呢,是不是我的免疫功能很差?下面从中西医的角度为大家讲述SLE的病因。从西医的角度来看:SLE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但是作为一种最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包括遗传、内分泌、各种感染、环境及自身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失调。01遗传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具有家族倾向,流行性调查发现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家属患病的几率较正常人高,且单卵双胎者同时患SLE的比率可高达40%;同时SLE的易感基因如HLA-DR2、HLA-DR3等基因,在SLE的患者中发生的频率高于正常人。02性激素SLE以女性病人居多,并以育龄期、妊娠期的女性为主,并且在SLE的患者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如雌三醇等会显著升高。03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日光、紫外线、某些化学物品(如青霉胺、磺胺类等)、某些食物成分等都会导致SLE的发生。04免疫方面在以上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导致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而出现异常的免疫应答,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正是SLE的发病机制。05中医方面SLE我们通常称之为阴阳毒等,发病主要是因为先天的肝肾的不足,精血的亏虚,或者是因为情志的失畅,劳累过度等...又或者是和上面所讲的受到日光暴晒、饮食不慎等原因导致的热毒入血,耗伤津液,淤血阻络,先从内部的血管发生病变再慢慢的延伸到皮肤、关节、筋骨而出现的典型的外在表现。从中医角度来看:SLE我们通常称之为阴阳毒等,发病主要是因为先天的肝肾的不足,精血的亏虚,或者是因为情志的失畅,劳累过度等...又或者是和上面所讲的受到日光暴晒、饮食不慎等原因导致的热毒入血,耗伤津液,淤血阻络,先从内部的血管发生病变再慢慢的延伸到皮肤、关节、筋骨而出现的典型的外在表现。红斑狼疮会遗传吗?红斑狼疮会不会遗传?这是很多患者担心的问题。家族调查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10%~20%可有同类疾病发生;在单卵双生同胞中,如果其中一人发病,则另一人发病的可能性为25%~50%;对于异卵双生者,若一人患病,则另一人的患病概率为5%。所以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也有很多红斑狼疮患者的子女没有患病,说明遗传只是导致红斑狼疮的一个因素。红斑狼疮发病是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受遗传、环境、感染、内分泌和自身免疫等因素影响。因此这个病只能称为有遗传易感因素,而不是遗传病。狼疮患者的生活起居需注意什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疾病,环境因素在狼疮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生活起居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1、应避免经常出入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减少病原体的接触,避免接触感染病原体;同时居住环境需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每日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皮肤的强刺激可能会加重血管炎,因此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或有过敏史的化妆品,包括面霜,染发剂等。3、口腔溃疡为红斑狼疮多见的症状,因此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4、红斑狼疮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光过敏,因此要注意避免日光照射,避免将皮肤暴露于阳光。最后,希望各位蝶友坚持规范治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家不必再谈“狼”色变,认真对待,谨遵医嘱。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END·希望大家动动手转发让需要的朋友都能看到!有任何痛风类风湿等风湿免疫问题请咨询黄闰月大夫。2020年10月22日
1306
0
0
-
张佩莲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是多因素疾病,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该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较为肯定或可疑的刺激因素:⑴紫外线照射:约 40%的病人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中,可见面部蝶形红斑加重,或出现新的皮损,或使全身症状加重,这种现象称为光敏感。⑵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肝、脾及白细胞组织中提取出C型病毒抗原,并在肾小球、血管内皮和皮肤损害部位发现类似包涵体成分,但至今尚未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组织中分离出C型病毒。此外,有人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与结核感染、链球菌感染及其他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EB病毒和风疹病毒感染有关,但均无肯定性依据。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在人类红斑狼疮发病中与任何病原体有直接关系。尽管如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确实发现,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能使狼疮患者的症状加重或使原来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再次复发。因此积极预防并治疗感染,是控制狼疮活动的重要环节,红斑狼疮患者,在平常更应注意防止一切感染,以使病情趋于稳定。⑶药物;磺胺类、四环素等药物因为能诱发光敏感,所以会增强紫外线的效应。如青霉素,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使潜在的红斑狼疮患者发生特发性红斑狼疮,或使已有的红斑狼疮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另外一些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甲基多巴,雷米封等。这类药物在长期大剂量应用后,患者可出现红斑狼疮样症状和血清抗核抗体(ANA)阳性,停药后自动消失,即所谓药物性狼疮。所以红斑狼疮病人,不管是在活动期还是在缓解期,都要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以免使症状加重或引起复发。⑷饮食含有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等具有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光敏感的潜在作用。蘑菇、某些食物染料(如酒石酸类物质)及烟草可含有诱发药物性狼疮的联胺。⑸其他:严重的生理心理压力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某些染发剂也可诱发该病的发生。或者是女性雌激素水平的改变诱发(如妊娠/分娩等);还有免疫力异常……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这个病,有些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这个病,有的可能一两种因素就会诱发,这是这种疾病的一个特点,是多因素的。2020年05月28日
2352
0
6
-
张佩莲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据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比同龄男性高9―13倍,但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女性患病率低,仅略高于男性。性激素是一组类固醇激素,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雄性激素类和雌性激素类,雌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种。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和肾上腺皮质产生,卵巢也能分泌少部分,雌性激素主要由卵巢产生,肾上腺和睾丸也能产生少量,妊娠期间分泌雌激素的主要场所则是胎盘。育龄期的中青年女性中体内雌激素水平远高于一般人群。 因此,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分泌两种激素,只是在量的方面有明显差异。性激素对胸腺细胞的增生和分化有显著影响,因而可通过对胸腺激素的影响而调节人体免疫,通常雌激素有降低胸腺激素的作用,而雄性性激素有增强胸腺激素的作用,胸腺是免疫调节的重要器官,因而免疫功能受到性激素的调节。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雌激素能抑制细胞免疫和增加自身抗体的形成,导致红斑狼疮等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便是红斑狼疮之所以喜欢光顾女性的原因。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在月经初潮后或产后发病,口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也可诱发本病,约1/3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在妊娠期间病情恶化,或在分娩后疾病由原来的缓解期转为活动期等特点。2020年05月28日
1962
0
1
-
2020年05月26日
3233
0
2
相关科普号

孔祥民医生的科普号
孔祥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
风湿病科
160粉丝5.8万阅读

姚海红医生的科普号
姚海红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1629粉丝28.5万阅读

薛静医生的科普号
薛静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风湿免疫科
1025粉丝2.2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