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月07日
39
0
1
-
任卫东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减诊疗过程中应该关注这些问题甲减分类:不只有「原发」和「继发」甲减以病因可分四类:1.原发性(甲状腺性)甲减多见,约占甲减症的96%。是由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根据临床所见,有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或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放射性碘治疗后、先天性甲状腺缺如或克汀病、舌甲状腺、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致甲状腺肿物质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甲状腺的转移瘤以及慢性地方性碘缺乏引起等。2.继发性(垂体性)甲减较少见,是由垂体疾病使TSH分泌减少引起的,如垂体肿瘤、席汉(Sheehan)综合征、非肿瘤性选择性TSH缺乏、卒中、垂体手术或脑垂体部位放射治疗以后引起。3.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罕见,由于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减少,使得垂体的TSH的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如鞍上肿瘤及先天性TRH缺乏等。4.末梢对甲状腺激素作用抵抗核受体缺乏、T3或T4受体的结合障碍,以及受体后缺陷等。T3T4测定值:多数只能看做「估计值」T3和T4只有极少一部分呈游离状态,大部分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而只有游离态具有活性,不受TBG影响,理论上可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但将游离态与结合态分离测定尚未在临床推广,大多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并非直接测定游离激素,其测定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仍受TBG浓度的影响,故只能看做「估计值」,临床应用时应引起重视。甲减筛查:需关注高危与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建议成人从35岁开始进行甲减筛查,此后每5年普查1次不同,我国《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将高危人群划定为甲减的筛查人群:有自身免疫病者;有恶性贫血者;一级亲属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者;有颈部及甲状腺的放射史包括甲亢的放射性碘治疗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者;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功能异常史者;甲状腺检查异常者;患有精神性疾病者;服用胺碘酮、锂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者;高催乳素血症者;有心包积液者;血脂异常者。甲减诊断: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和游离T4(FT4)很关键血清TSH和游离T4(FT4)、总T4(TT4)是诊断原发性甲减的第一线指标。其中以TSH和FT4最关键。《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给出了甲减诊断的流程图。概括来说,流程图的要点在于:①FT4正常或降低,TSH增高,均考虑原发性甲减(包括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要注意,一天中同一时段TSH的变异率达40%。当单次检查发现血清TSH升高而FT4正常时,应在2~3个月内复查,以排除实验误差和TSH暂时性升高。后者可能在没有治疗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非甲状腺疾病的恢复期出现,需谨慎鉴别;②FT4升高或降低,TSH失去负反馈调节机制,不适当地升高、降低或正常,考虑中枢性甲减或甲状腺素抵抗综合征。临床甲减治疗:左甲状腺素(L-T4)剂量个体化临床甲减定义为TSH>参考值上限,FT4<参考值下限。推荐L-T4单药治疗。关于L-T4的剂量,方案应个体化,如一般成人按照体重计算,完全替代剂量的剂量是每日每公斤体重1.6~1.8μg;老年患者则需要较低的剂量,大约每日每公斤体重1.0μg,同时起始剂量宜小、调量宜慢;妊娠后的替代剂量需要增加30%~50%,产后恢复原剂量;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需要剂量约每日每公斤体重2.2μg,以抑制TSH到防止肿瘤复发。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L-T4吸收充分,我国指南推荐L-T4的服药方法首选早饭前1小时1次口服(如剂量大,可分次服),与其他药物和某些食物的服用间隔应当在4小时以上,如果不能早餐前1小时服用,睡前服药也可选择。另外,因机体自我保护引起的单纯T3下降,或单纯T3、T4下降状态,统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病态综合征,无需L-T4治疗。亚临床甲减治疗:伺机而动亚临床甲减定义为TSH>参考值上限,FT4正常。重度亚临床甲减(TSH≥10mIU/L,)患者,给予L-T4替代治疗;轻度亚临床甲减(TSH<10mIU/L)患者,如果伴甲减症状、TPOAb阳性、血脂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应予L-T4治疗。虽然近期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的对照试验研究认为,对于妊娠期患有亚临床甲减的女性,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并不影响妊娠及新生儿结局和子代神经发育结局。但《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依然建议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仅TSH>妊娠特异性参考值上限)妇女,不管TPOAb是否阳性,应开始使用L-T4治疗,与以前相关指南推荐TPOAb阳性才使用L-T4,新指南的态度更积极。产后即可停用L-T4,但要在产后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甲功监测:频率须合适在非妊娠甲减的治疗初期,每间隔4~6周测定血清TSH及FT4,达标后,至少需要每3~6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其中TSH是原发性甲减调整L-T4的主要依据,FT4是中枢性甲减调整L-T4的主要依据。妊娠期甲减则在妊娠前半期每4周监测一次,TSH平稳可以延长至每6周一次。控制目标:因人而异根据患病人群不同,甲状腺功能控制目标亦不同。①一般成人:原发性临床甲减者,血清TSH和TT4、FT4水平应维持在正常范围;②孕妇:患有临床或亚临床甲减的妇女计划妊娠,TSH应在正常范围、最好TSH<2.5mIU/L再妊娠。妊娠期临床或亚临床甲减时TSH目标为T1期0.1~2.5mIU/L,T2期0.2~3.0mIU/L,T3期0.3~3.0mIU/L;③老年人:虽然70岁以上的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但新指南建议老年重度亚临床甲减患者给予治疗,而老年轻度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需谨慎。然而2017版指南并未提及该类人群在临床甲减或亚临床甲减时的控制目标,在2014年ATA《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指南》中,提出将大于70~80岁患者的血清TSH目标值放宽到4~6mIU/L,死亡率可能较低。对于中枢性甲减,控制目标在于FT4、TT4稳定在正常范围甲减危害(1)一般表现: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糙、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瞌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2)特殊表现: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浮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言则声嘶、吐词含混。(3)心血管系统:心虑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也有疾病后心肌纤维肿胀、粘液性糖蛋白(PAS染色阳性)沉积以及间质纤维化称甲减性心肌病变。(4)生殖系统:男性可出现性功能底下,性成熟推迟、副性征落后,性欲减退、阳痿和睾丸萎缩。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闭经。无论对男女病人的生育都会产生影响。(5)肌肉与关节系统:肌肉收缩与松弛均缓慢延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关节不灵、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有如慢性关节炎、偶见关节腔积液。(6)消化系统:患者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7)内分泌系统: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多、久病不治者亦可闭经、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质醇降低。(8)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多瞌睡、精神抑郁、有时多虑有精神质表现、严重者发展为猜疑性精神分裂症、后期多痴呆、环幻觉木僵或昏睡。来源:中华核医学分会2024年12月09日
109
0
0
-
任卫东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症状?各类型的甲减怎么诊断?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个头小,但作用大,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各个系统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新陈代谢、体温维持、心跳快慢、肠胃蠕动、骨髓造血、繁衍生殖、情绪变化、体格生长、智力发育等等。当因一些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足时,就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指标包括TT3、FT3、TT4、FT4)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降低所致的一种全身低代谢综合征,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甲状腺疾病。01、甲减重女轻男,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病因甲减的病因主要有:自身免疫性损伤(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破坏(如甲状腺切除手术、放射性 131I 治疗等)过量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等其它少见的原因有垂体病变引起的中枢性甲减,以及由于缺碘导致的儿童先天性甲减(又称「呆小症」)。分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包括垂体性甲减和下丘脑性甲减)和周围性甲减(又称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根据甲减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分为呆小症(发生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期)、幼年型甲减(发生于儿童期)和成人型甲减(发生于成人期)。在各类甲减中,最常见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引起的原发性甲减,约占全部甲减的85%。02、甲减有什么症状?甲减临床表现多样,总体以低代谢率、低兴奋性为主。患者常会出现:畏寒怕冷、心跳减慢、纳差乏力、腹胀便秘、粘液性水肿、声音嘶哑、体重增加、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嗜睡、表情淡漠、萎靡不振、抑郁等等。女性甲减还可能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男性可出现阳痿。甲减自测✓经常感到疲乏、犯困,体力和精力不足;✓大脑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体重增加了;✓皮肤变得干燥,指甲变脆、灰白易折断;✓比常人更感觉怕冷✓情绪低落、抑郁;✓代谢慢,有时还会便秘;✓肌肉和骨骼僵硬疼痛,手感到麻木;✓血压增高或心跳变慢;✓胆固醇水平增高如果有以上几项同时出现,可能得了甲减,建议尽早就医!03、各类型甲减的诊断甲减的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只能作为诊断线索,而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确诊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①血清TSH增高,TT4、FT4减低,诊断原发性甲减;②若只有TSH升高,TT4、FT4正常,诊断亚临床甲减;③血清TSH减低或者正常,TT4、FT4减低,考虑中枢性甲减。04、甲减对各个年龄段人群分别有什么影响?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甲减,其危害有一定不同:成年人甲减临床最为常见,约占95%左右,主要表现为「低代谢症候群」,如乏力、怕冷、心跳慢、便秘、浮肿、体重增加、贫血、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情绪低落等等。严重者可引起黏液性水肿甚至黏液性水肿昏迷。老年人甲减乏力、纳差、畏寒怕冷等低代谢症状比较明显;此外,健忘、嗜睡、淡漠、抑郁等精神症状突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孕妇甲减可导致胎儿智力和生长发育异常,增加孩子出生缺陷的发生机会,还会显著增加孕妇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围产期胎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甲减主要影响孩子的智力及生长发育,导致患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俗称呆小症。儿童期甲减主要影响孩子的体格发育,此类患儿的出牙、学步、学说话以及生长速度均比同龄儿童要晚。青春期甲减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生长停滞,导致身高偏矮、性发育障碍,严重者由于发育不成熟而导致不孕不育。提示临床上大多数甲减(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手术、放射性131I治疗等引起的甲减)都是永久性的,必须终身服药。少部分甲减(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以及某些药物导致的甲减)可以治愈,不必终身服药。来源医伟达内分泌在线2024年11月10日
455
0
0
-
任卫东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有区别吗?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减弱,从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甲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一、亚临床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化验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数亚临床甲减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仅通过化验检查发现。对于部分亚临床甲减进展为临床甲减风险大的患者、计划妊娠或正在妊娠的女性、伴发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根据医生指导,需要服药控制。亚临床甲减的分度促甲状腺激素(TSH)小于10,T3T4正常。常常表现为亚临床甲减,多数人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疲劳乏力、怕冷。亚临床甲减3种情况1、血清TSH水平轻度升高(TSH3~5mIU/L),T4和FT4水平正常。2、血清TSH水平轻度升高(TSH5.0~10mlU/L),T4和FT4水平正常3、重度亚临床甲减(TSH≥10mlU/L)患者,TT4和FT4水平正常。重度亚临床甲减(TSH≥10mIU/L)患者,主张给予LT4替代治疗。轻度亚临床甲减(TSH<10mlU/L)患者,如果伴甲减症状、TPOAb阳性、血脂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应予L-T4治疗。亚临床甲减有哪些危害?1、发展为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有可能逐渐进展为临床甲减。研究表明,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单纯亚临床甲减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每年发展为临床甲减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5%。2、高血脂症(血脂代谢异常及其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患者总胆固醇水平普遍较高,高总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也比正常人更高。此外,其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对于亚临床甲减患者,可通过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亚临床甲减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促进血压的升高、血脂异常以及高血糖等因素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心脏病发生的概率。3、影响生育,影响胎儿发育妊娠期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甲状腺激素相对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或生长发育迟缓,影响胎儿生长和智力发育,严重者造成智力障碍,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引发呆小症。二、临床甲减临床甲减的T3、T4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轻度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大于10,小于100,T3T4降低。有轻微症状,比如乏力、怕冷、犯困,体重增加,浮肿;这个时候需要服激素药替代治疗了。重度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大于100,T3T4降低。甲减症状更加明显,乏力怕冷,水肿,体重增加,脱发、便秘,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如果控制不及时,可发展成甲减危象,有生命危险!甲减饮食5点注意1、要多吃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及含碘的食盐、面包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桥本氏甲减药忌食富含碘的食物。2、要进食高蛋白类的食物,如多吃一些,蛋、肉、鱼类、豆类等高蛋白质的食物。3、要低脂饮食,比如避免进食含脂肪高的动物的内脏、脑、油炸类的食物等。4、要低盐饮食,避免进食富含盐类,腌制的蔬菜和水果。5、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要多饮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总结:对于甲减患者而言,无论是处于何种类型,都应积极与医生沟通,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以确保甲状腺功能得到有效控制,维护身体健康。来源中医工作室2024年08月05日
671
0
2
-
唐千喜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全科 “医生啊,我感觉最近两个月老李睡觉鼾声那个大呀,以前是吹唢呐,还能睡着,现在像打雷!”老李今年76岁了,和妻子是一对金婚夫妻,育有一儿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近两个月,老李的妻子却要跟他分房睡,矛盾的源头,就是老李多年的打鼾---加重了。1.为什么结婚这么多年,这两个月打鼾突然加重了呢?“除了晚上打鼾,您还有什么不舒服吗?”我们问老李。“唉,最近浑身没力气,做什么事情都没力气,怕冷,唉,还觉得做啥都没兴趣,生活没意思了,老伴也要跟我分床睡,我有点难过。”老李唉声连连,看起来很沮丧。“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症状的?”“两个月前吧”2.两个月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先对老李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67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58/94mmHg,BMI33.03kg/m2,SO296%。神情疲倦,体型肥胖,颈粗、短,颈部可见一3cm与皮纹重合的手术切口,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可,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周身浮肿。老李的颈部手术切口、老李周身乏力、怕冷、情绪低落的症状、老李的全身浮肿的体征,这些都在指向一个重要线索。询问了老李,确实两个月前因为甲状腺结节做了甲状腺切除术,因此,我们得出:老李可能是术后“甲减”这个结论。3.老李的打鼾加重,跟甲减有关系吗?说起“打鼾”,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呼吸科或耳鼻喉科的疾病,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别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也可以引起打鼾加重,这主要与颈部水肿压迫呼吸道有关。如果“打鼾”伴有睡眠呼吸暂停(>10秒)且夜间血氧饱和度降低(较基础值下降≥4%)即可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在老年人群中,因为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甲减合并OSAS两者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白天嗜睡、睡眠障碍、头晕、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怕冷、便秘、眼睑及周身浮肿等,所以极易被漏诊。接着,我们给老李进行了下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提示:“TSH升高,FT4下降”,睡眠监测PSG提示:呼吸事件170次,其中阻塞性呼吸暂停137次,低通气事件33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hr)21.3。N1/N2期睡眠增加,N3及REM睡眠减少。平均血氧86%,最低血氧72%。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打鼾加重的原因后,我们初步判断老李很大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OSA加重”。4.怎么办?我们根据老李的相关报告调整了优甲乐的剂量,考虑到老李的OSA还是比较重,我们建议他使用无创呼吸机CPAP治疗,此治疗方案2周后,老李发现自己精神变好了,鼾声没之前那么大,甲功等化验指标也有所改善,体重还比2周前减轻了!老李和妻子都对疗效十分满意。5.总结所以,像这样发现自己打鼾加重,嗜睡乏力等症状,在诊断OSAS的同时,老年人一定不要忘记查个甲功排除甲减。在我国,老年人群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在50%以上,其中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甲减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近年来,由于老年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医源性甲减也在逐渐增多,像老李就是甲状腺术后的甲减;一些药物如碘131、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细胞因子、抗肿瘤药物等导致的甲减也不能忽视。当然,不是所有甲状腺激素降低都是甲减,老年人在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型手术、创伤等严重非甲状腺疾病状态下也可出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降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水平升高,TSH一般正常,我们称为低T3综合征,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基础疾病好转后,甲状腺激素会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应注意其与原发性甲减的鉴别。老年甲减往往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漏诊或误诊。临床症状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而且老年人一般合并疾病多,如甲减并发了感染、脑血管意外等诱发因素,病情控制欠佳或未经治疗,则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重症甲减患者可以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心力衰竭、昏迷、低体温或呼吸抑制等。黏液性水肿昏迷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20%~60%。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即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甲减往往需要终生服药。老年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服药治疗效果较好,不仅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对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等往往也有改善。服药需从小剂量开始,一般间隔1-2周调整1次剂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缓慢调整到合适剂量。那么药物治疗怎么样才算达标呢?《老年共识》推荐,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临床甲减患者,血清TSH控制目标是4~6mU/L;有心律失常或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血清TSH控制目标应在6~7mU/L;无心脏疾病或心脏疾病危险因素的60~70岁老年患者,血清TSH控制在正常检测范围上1/2即可。老年甲减的患病率较高,加之病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而且老年患者自身常合并多种疾病、联合用药较多,在诊疗时一定需要全面考虑,进行综合评估。2024年06月03日
59
0
0
-
2024年03月03日
670
0
2
-
任卫东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亚临床甲减到底需不需要治疗?要点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通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仅有血清TSH水平升高,TT4和FT4水平正常。重度亚临床甲减(TSH≥10mIU/L)患者,主张给予L-T4替代治疗;轻度亚临床甲减(TSH<10mIU/L)患者,如果伴甲减症状、TPOAb阳性、血脂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应予L-T4治疗。亚临床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临床阶段,患者血清中TSH水平高于4.5mU/L,而TT4和FT4水平正常,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TSH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亚临床甲减严重吗?需要治疗吗?小编基于国内指南/共识,就以上临床热议问题进行整理,以飨读者。亚临床甲减有哪些危害?发展为临床甲减英国Whickham前瞻性研究证实,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单纯亚临床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合并亚临床甲减每年发展为临床甲减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5%。我国学者随访100例未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患者5年,29%仍维持亚临床甲减;5%发展为临床甲减;其余66%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访时TSH>6mIU/L,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原碘缺乏补碘至碘超足量是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不易恢复正常的影响因素。血脂代谢异常及其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部分学者认为,亚临床甲减是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引起脂类代谢紊乱和心脏功能异常。"鹿特丹研究"发现,亚临床甲减与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等因素一样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亚临床甲减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且高总胆固醇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与TSH水平呈正相关。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L-T4替代治疗可以降低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所以,从亚临床甲减的角度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影响生育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可能影响后代的神经智力。有证据显示,亚临床甲减和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性中,怀孕后自然流产的风险增加。哪些亚临床甲减需要治疗?临床上亚临床甲减是否需要治疗,其实取决于TSH水平的高低。TSH3~5mIU/L对于这类患者,一般不推荐治疗,但是一年后需要复查甲状腺功能,尤其是甲状腺自身性抗体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TPOAb阳性的亚临床甲减患者。TSH5.0~10mIU/L这类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关于该类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争议较大。对于这类患者,除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外,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药物治疗(L-T4):怀孕或打算怀孕的女性患者;伴甲状腺肿大的患者,服用药物后甲状腺肿大往往可以缓解;临床有甲减的症状如乏力、疲倦等,服药后有的患者症状可以消失或减轻;患者自己强烈要求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年轻者如儿童及青少年主张治疗;两次血清检测TSH均大于8mIU/L;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因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进展为临床甲减;患者出现情感障碍、抑郁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药物治疗后可能会有好转;TSH的检测呈进行性增高;临床伴有不育、排卵机能障碍的患者;出现血脂紊乱如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TSH>10mIU/L重度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给予L-T4替代治疗。用药剂量:成年甲减患者的L-T4替代剂量为每日50~200μg,平均每日125μg。如按照体重计算的剂量是每日每公斤体重1.6~1.8μg;儿童约每日每公斤体重2.0μg;老年患者约每日每公斤体重1.0μg;妊娠时的替代剂量需要增加30%~50%;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需要剂量约每日每公斤体重2.2μg,以抑制TSH到防止肿瘤复发需要的水平。服药方式:L-T4的服药方法首选早饭前1小时,与其他药物和某些食物的服用间隔应当在4小时以上。特殊人群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妇女,TSH>正常参考范围上限,不考虑TPOAb是否阳性,应开始使用L-T4治疗;既往患有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的育龄妇女计划妊娠,调整L-T4剂量,使TSH在正常范围、最好TSH<2.5mIU/L再妊娠。70岁以上的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老年重度亚临床甲减患者推荐给予治疗,而老年轻度亚临床甲减患者,建议密切随访观察,应谨慎选择治疗。来源:综编自《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和糖甲科普2024年03月03日
563
0
4
-
任卫东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何谓“亚临床甲减”?是否需要治疗?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是指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在正常范围,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轻度升高的情况,是介于正常和甲减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亚临床甲减”是临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我国成人患病率高达5.6%。如果不加干预,每年将有2%~4%“亚临床甲减”进展为“临床甲减”(即FT3、FT4降低,TSH升高),不仅如此,亚临床甲减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亚临床甲减”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亚临床甲减”多见于早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占50%左右。其他原因依次为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甲状腺切除手术等等“亚临床甲减”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或只有一些轻微的甲减症状,如乏力、怕冷、皮肤干燥、精力不足等,但程度很轻,很容易被忽略,患者大多是在体时被偶然发现。2、“亚临床甲减”有哪些危害?现有大量证据表明:“亚临床甲减”与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不孕不育、孕妇早产流产以及后代智力异常等均有一定关系。如果不加干预,每年大约有5%~15%的“亚临床甲减”发展为“临床甲减”。3、治疗“亚临床甲减”可在哪些方面获益?治疗亚临床甲减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甲状腺素治疗能有效地预防临床甲减的发生;其次,甲状腺素治疗能改善血脂谱,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三,甲状腺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亚临床甲减的症状,如疲乏、嗜睡、畏寒、抑郁、记忆力下降等等;第四,甲状腺素治疗对卵巢排卵功能减退和不育症的治疗有帮助。同时也要注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可能会增加患者房颤及绝经后女性骨量减少的风险。4、哪些“亚临床甲减”患者需要治疗?亚临床甲减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区别对待。目前公认以下亚临床甲减患者需要治疗:1.TSH>10mIU/L的亚临床甲减患者必须治疗;2.TSH在5~10mIU/L之间,一般不主张给予L-T4治疗,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给予治疗:①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阳性患者;②准备怀孕或处于妊娠期的妇女;③伴有血脂(胆固醇)明显升高者;④伴有甲状腺肿大者;⑤儿童及青少年;⑥有乏力、疲倦等甲减症状者。总之,临床上亚临床甲减患者到底是否需要治疗,一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年轻人、备孕和怀孕女性的亚临床甲减治疗要积极一些,而老年亚临床甲减治疗要慎重一些。5、如何治疗“亚临床甲减”?替代治疗的目的是补充甲状腺功能的潜在不足,使TSH恢复正常,从而使亚临床甲减症状得到改善。替代治疗的剂量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成人SCH替代剂量多为25~75μg/d,儿童清除快剂量适量增加,老年人清除慢剂量应适当减少。治疗目标也要个体化,建议4~6周监测一次甲功,以调整L-T4剂量。达到治疗目标后每6~12个月监测一次。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24年01月11日
696
0
6
-
2023年11月19日
88
0
0
-
杨建梅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内科 嗯,我这是顺着回答的哈,那这个问题说桥本甲减有遗传性吗?是有一定的遗传性哈,所以如果您家里有人得桥本甲姐呢,你这个直系亲属要小心一些哈,比如临床上,比如说呃,那我前两天接诊一个妈妈,她就特别聪明啊,他自个儿有桥本甲钱,然后她就观察他孩子,其实孩子特别聪明活泼,但是脖子稍微大一点哈,那他就特别提高警惕,他就给孩子查了,那他孩子呢,就是草本加紧,但他姐加紧哈,但是呢,因为孩子他可能不怎么能够叙说啊,然后他本身代偿能力又强,所以就临床上呢,就没有表现出甲减的表现,但是如果你不注意的话,这种桥本甲减,比如这孩子正在生长发育期哈,又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所以呢,如果家里有桥本甲减。 的呢,呃,你筛查一下也可以哈,或者呢,注意一下有没有相关的症状哈,这样能够及时发现。 嗯,这个问题。2023年11月19日
95
0
0
甲减相关科普号

鲍时华医生的科普号
鲍时华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生殖免疫科
5.8万粉丝227.1万阅读

匡洁医生的科普号
匡洁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甲状腺外科
2884粉丝1.8万阅读

包明聪的科普号
包明聪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核医学科
311粉丝9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