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猪肾移植成功给血透或者腹膜透析人群带来了新希望
近日,全球第3例猪肾移植患者手术成功、并已顺利出院。纽约大学朗格尼医疗中心的治疗团队昨日(当地时间)宣布,成功为一名53岁女性患者进行了基因编辑猪肾(经过10次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手术,目前该患者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从此不再需要透析。截至2023,猪肾移植到人类患者身上是一个前沿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猪器官由于其解剖和生理上的相似性,被视为潜在的人类移植器官来源。特别是在肾脏移植领域,猪肾可能成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一个有希望的途径。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已经被用来修改猪的基因,以消除导致人类感染疾病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和其他可能引起排斥或传播疾病的基因。这些modifiedpigs被称为“SparePartsPigs”,目的是使它们的器官能够安全地移植到人类身上。美国麻省总医院在2024年3月宣布,他们成功将一个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到了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体内,这名患者患有肾衰竭。这是世界上首例公开报道的活体猪肾移植到人类患者身上。手术后,患者生存了51天,但最终因心脏事件去世。尽管如此,这一手术被看作是猪肾移植领域的重大进展。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也宣布完成了第二例猪肾活体移植手术。尽管这些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猪肾移植到人类患者身上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许多科学和伦理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包括长期免疫兼容性、抗排斥药物的使用、以及公众对接受动物器官的接受程度等。对于透析患者来说,肾脏移植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选择,可以提供比透析更好的生活质量。然而,器官供应短缺意味着许多患者无法获得必要的移植手术。猪肾移植的研究进展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目前距离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解决相关的科学和伦理问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科普号2024年12月18日296
0
1
-
腹透患者饮食指导(能量篇)
吕晶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17日50
0
0
-
透析患者怎么吃
2段语音 共101秒尹蓉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03日42
0
1
-
腹膜透析原理
陈玉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9日95
0
1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区别点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是两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透析方式、治疗场所、操作频率、适应症和并发症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区别:1.透析方式:腹膜透析:通过在患者腹部置腹透管,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半渗透膜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液体。血液透析: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2.治疗场所: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进行,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购买腹膜透析液后可自行操作,无需每周三次不论刮风下雨必须到医院治疗。血液透析:需要在医疗单位进行,患者需要每周到医院3次,每次透析时必须卧床等待4-6小时。3.操作频率:腹膜透析:每天需进行2-3次,每次操作20分钟左右。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可实现夜间自动透析,白天可自由活动。血液透析:每周进行3次,每次透析时间约4-6小时。4.适应症:腹膜透析:适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但不适合各种严重腹部病变,如腹腔手术、广泛肠粘连、晚期妊娠、腹腔内有巨大肿瘤及多囊肾患者。血液透析:适用于高钙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不适合颅内压升高和颅内出血的人群。5.并发症:腹膜透析:可能出现腹膜炎、腹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管理到位,基本不存在。血液透析:可能出现出血、血管硬化、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总的来说,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在治疗效果上相差无几,但各有优缺点。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
汤日宁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8日398
0
0
-
尿毒症要透析了,该如何选择血管通路?
血透患者该如何选择血管通路?汝州市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血液净化中心衡旭丹副主任医师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终末期肾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它通过机器替代人体肾脏的排毒排水功能,将体内蓄积了过多毒素和水份的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清洗掉多余的毒素和水份后再回输到体内,从而维持患者的内环境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系患者生命安全。因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要经过体外循环,所以有效的血液通路也就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选择合适的血液引出通路对透析效果和患者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血透患者可以选择的主要血液引出通路吧。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液通路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临时性血液引出通路和长期性血液引出通路两大类。临时性血液引出通路又称临时透析导管。它是在患者病情紧急,需要立即采取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来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患者又无其他可以使用的血液引出通路时所采用的一种应急性血液引出通路。它是用一根内部有两个独立管腔的、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导管,穿过皮肤进入颈部的颈静脉到达上腔静脉或腹股沟处的股静脉来建立血液引出通路。从置管难度上来讲,因股静脉与股动脉在腹股沟处相邻而行,只要病人不是太胖一般很容易用手指扪到,并且股静脉管腔较颈静脉管腔要粗些,因而置管要相对容易,用时也较短,对于那些因为心衰无法长时间平卧的病人更加友好。但坏处就是病人病情稳定可以下床活动后置在腹股沟处的导管会对病人的行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腹股沟处的感染机率、导管弯折的机率都相对较高。颈静脉因为解剖结构相对复杂,要求病人在穿刺置管时必须去枕平卧,穿刺风险比股静脉要大,用时也相对较长。好处是置管成功后对病人的活动影响较小。一般置入颈静脉的临时透析导管会稍微短一些,而在股静脉处的临时透析导管就会长那么3到4厘米。也正因为临时透析导管的临时性,所以它只是通过两根缝合线简单的固定在皮肤上,用的时间稍微长些就会因为缝线断裂而出现导管松脱移位。所以如果需要长期规律血透析治疗的话,还是需要建立长期性血液引出通路。长期性血液引出通路又可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和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TCC)三大类。下面我们再来依次介绍这三类通路的优劣。众所周不知,动脉是输送血液离开心脏前往全身各处的血管,它直接承受着来自心脏收缩所产生的压力,所以动脉血管壁一般比较厚,弹性更好,管腔也相对较窄,而静脉的作用是将血液送回心脏,它起始于毛细血管,与动脉相比,静脉血管壁较薄,管腔也相对较大。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外周(主要是上肢,更确切的说是两条胳膊上)的动脉和浅表静脉吻合,使得一部分动脉血液不经过未稍循环直接流入静脉,静脉血流量增加后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并强迫静脉血管壁随着心脏的收缩扩张而被动运动,一段时间后静脉血管壁增厚,韧性和收缩性均明显增强,出现静脉动脉化,以满足长期血液透析反复穿刺的需要。它的缺点:1.需要外科手术,对医生的资质要求相对较高;2、对病人的静脉血管也有一定要求(如至少有一段比较顺直、分叉少或没有、管腔较粗且不能有明显的狭窄、血管壁无明显钙化等);3.术后不能立即使用,要有四五十天的成熟期。在等待内瘘成熟期间仍需要建立其他血液引出通路来满足透析治疗的要求。优点是内瘘成熟后手术部位皮肤仅残留一道约两厘米的瘢痕,不耽误病人平常洗澡,也不容易招来别人诧异的眼光,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最小。如果病人的血管条件比较差(如浅表静脉血管硬化明显、管腔较细血流量明显偏小、或走行迂曲,分叉较多等)无法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此时还可以选择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成形术。移植物血管内瘘是在相距较远的动静脉之间利用其他血管“搭桥”建立血管通路,常用于移植的血管主要有自体血管和人造血管,目前大多使用人工血管。对人造血管的要求是: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网孔度适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度;作搭桥手术时易缝性好;血管接通放血时不渗血或渗血少且能即刻停止;移入人体后组织反应轻微;人体组织能迅速形成新生的内外膜;不易形成血栓;以及令人满意的远期通畅率。目前用于制造人造血管的原料有涤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和天然桑蚕丝。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过手术在患者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在皮下置入人工血管,一端与患者的静脉血管连接,另一端与动脉血管连接,从而建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时穿刺这段人工血管即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优点是可以即做即用,无需等待内瘘成熟;缺点:一是人工血管价格较高,并且还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实现;同时相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其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第三种长期血液引出通路即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TCC)。 又称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半永久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简称半永久透析导管。导管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临时导管类似,通过患者的中心静脉置入体内。由于在导管的中上段外壁上附着有一长约5毫米的涤纶套cuff(卡夫)。当导管置入人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涤纶套附近的皮下组织会与涤纶套紧密粘连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起到固定导管位置、防止脱出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可阻隔微生物的入侵,减少细菌上行感染的风险。卡夫一旦与皮下组织生长在一起,隧道管就形成一个盲管,感染自然不易跨过盲端再向上扩散了。上述几种血管通路相比较而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最理想的通路形式,具有可反复穿刺、不易感染、使用方便、花费较少、年限更长等优点,人工血管内瘘除了花费较高外同样具备上述特点。但无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还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都会发生诸如狭窄、血栓、感染、瘤样扩张、肿胀手等一些并发症。而对于导管来说,长期导管因有皮下隧道,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也会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中心静脉狭窄、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这类并发症往往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临时导管虽保留时间相对较短,但也会有出血、血栓、感染、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规律性血液透析者,指南和专家都推荐的选择顺序依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长期导管(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依据血管条件和疾病阶段推荐的选择(1)对于病情允许,血管条件较好者,应当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2)如果病情允许,但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无法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则建议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可选择人工血管内瘘。(3)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内瘘“成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注意遵从医嘱提前进行造瘘手术,目前也有即穿型人工血管内瘘应用于临床。至于导管透析通路,常被认为是透析通路的“最后的选择”,或是“无奈的选择”。病情需要开始透析,但还没有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或是已经造瘘,但预计4周之内还成熟不了,可暂时放置长期透析导管进行过渡,但注意:待内瘘可以穿刺进行血液透析了,就要尽早拔除导管。
汝州市人民医院内科科普号2024年05月25日264
0
0
-
发现肌酐升高,多久会进展到尿毒症?
平常工作中,经常会被病人问“肌酐高了些要紧吗?多久会进展到尿毒症?”今天咱们聊聊这个话题。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肾内科门诊“补肾者说”,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大补。肾功能的好坏,主要靠抽血化验,而不是化验尿。肾功能中有个叫肌酐的指标,主要靠它来初步判断肾功能有无损伤。肌酐升高超出正常值,就要小心肾脏出了问题。那么肌酐一旦升高,就不能恢复正常了吗?不是的,因为肌酐升高(也叫肾功能不全)可以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慢性的。急性肌酐升高(急性肾衰竭)经过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临床上多见的还是慢性的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合并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严重痛风等疾病,以及长期口服止痛药的患者,多是慢性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肌酐升高,多久会到尿毒症阶段呢?我们先看一个表。评价肾功能的指标常用的是eGFR,可以把肾病分为五个期,每期对应相应的eGFR值,健康人多在120分左右。临床上一般多见的三四期来看病的,也就是说大约30、40分。而进展到第五期,也就是分数掉到15分,也就是肾衰竭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就要透析了。那么,有朋友就要问了,多久会掉到15分呢?这个要看基础疾病控制如何(比如血压血糖),化验指标控制如何,饮食、生活习惯有没有注意,这些都是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作为健康人,40岁以后,每年大约会下降将近1分。如果出现肾功能减退了,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每年可能会下降3-5分,直到分值减到十几分时,就要步入透析队伍了。所以发现肾功能不好了,医生能做的就是积极药物干预,减小eGFR下降的速度。那么如何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延缓疾病进展呢?捡重要的说,就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尿蛋白、戒烟戒酒,纠正贫血、预防高钾、高磷血症,避免随意服用肾毒性药物,去除不良生活习惯,做好体重管理(减肥及避免严重水肿)。如果,您很在意自己的疾病情况,那么请认真揣摩上述红色字体,做好自我管理。感谢您的收看、阅读,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一键三连,帮助更多的朋友,如果有不同的见解,请评论区告诉我。好了,今天就聊这些,祝您健康平安!
医生集团-山东科普号2024年03月27日472
0
0
-
【医学知识-肾功能里的肌酐】
肌酐超过300,有过半的几率走向尿毒症。我国慢性肾脏病目前的趋势是:早期患者越来越少,晚期患者越来越多。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肾科门诊的患者越来越少,透析室里的患者越来越多。为什么尿毒症患者会变多?我也想问问肾友们,您知道为何会这样吗?太多肾病患者遵循一个规律:当肾功能恶化了,就赶紧托关系找人、打听医院,想把肌酐降回去;但只要肾功能不恶化,就不重视治疗和随访,时不时地玩儿失踪,对自己的肾功能不发生恶化很有自信。您是这样吗?您可能不是,但是这样的肾友有很多人。上个月转到我院的肾衰患者中,半年内刚出现肾功能恶化的患者占到了65.17%,其余多是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早期肾衰患者只占8.91%.但是要知道,早期肾衰患者可是比晚期的人数多啊!这个就医比例是扭曲的、不该出现的。肾友们需要认清2件事:1.早期肾衰的恶化风险有多大?也就是说,我血肌酐升高了,但是又不是太高、没超过300,那么照常过日子,治疗只采用基础的支持治疗,就赌一个“肾功能不会恶化”,赌赢的概率有多大?2.万一我赌输了,肾功能还能挽回吗?血肌酐超标、但不高于300的患者,一旦肾功能发生恶化(概率50%以上),那么无论你的支持治疗是否进行优化,都不改变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滤过率15以下)的结局。现在肾友们知道,为什么各地的透析室都在增多、扩建了吧?有的肾友可能会说:别光支持治疗啊,对准病根去治啊!专家们研究了那么多年病因、发病机制,就没有修复肾脏的办法?有,但是治疗强度达不到特别大,只能挽救早期患者;一旦进展到晚期、肌酐超过了300,恶化速度加快,那么你再对因治疗,肾脏的修复速度不一定拼得过损伤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损伤速度更快。结果往往是:只有少数年轻的、血管和免疫力都很棒的患者得到了挽回;而多数中老年患者,肾脏细胞修复生新的速度没那么快,只能得到部分缓解。部分缓解无法解决掉病根,肾脏受损还会继续,比如一边修复70个肾单位、一边坏死100个肾单位,肾功能仍然是负增长(当然进展速度是减慢了,透析来得晚些年)。对因治疗有用,但不是万能的。真到了晚期,不仅除不了根,就连「有生之年不发生透析或肾移植事件」这个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初衷都很难达到,治疗目标只能去妥协。而且真到了晚期,治疗费用会明显上升。有肾友问我:是不是擅长发明新药的那些国家的尿毒症更少?其实不一定,从全球的肾脏病流行病学统计来看,富裕国家的尿毒症发生率在下降。有的中东国家,尽管不会研制新药,但是他们用得起,还会飞往全球各国看病,我院的各国患者中也是中东国家占比不小,他们国家的尿毒症发生率保持得还行。反观哪些新药研发能力强的国家,他们在医药研发能力提升的同时、尿毒症发生率居然也是一路走高的。新世纪后,他们虽然新药研发速度没有进一步提升,但是富裕到了一定程度,尿毒症发生率就下降了。学医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学医在某些时候不如有钱管用。当然您别一听说有钱管用就马上扭头去奋斗、去劳累,人家是家里有矿、有石油、或是有垄断技术,您听说哪个世界首富是劳累出来的?劳累只会加速肾脏衰竭。有的读者时不时地怼我:光科普这些知识没用,钱呢?没钱讲知识有啥用?——某些情况下挺有道理,我没有反驳,如果将来我遇到反驳证据了再怼回去。所以今天我也是要强调:肾病是早治、早好、早省钱,别去赌晚期,太费钱了。啥费钱呢?咱们大概算一算经济账:1.早期慢性肾脏病,治疗周期约为1-2年。咱不像中东大户那样净挑副作用小的贵药、美元哗哗流,普通药物的整个治疗周期约为1-3万人民币,平均算作2万。2.晚期慢性肾脏病,治疗周期为终生。患者进入晚期时的平均年龄45-50岁,我们按47.5岁算,到我国平均年龄78.2岁,就算专挑便宜药(平均不良反应会多点),一年也要1万起步,31年就是31万起步。这期间可能遭遇透析,透析+药物费用报销后每年需要3-5万,按4万算,平均透析12年就是412=48万。是早期患者费用的10-20倍。血肌酐高的患者赌一把,往好了算有一半的概率不发生恶化,也就是将晚期的预期费用减半,平均亏5-10倍——这就是在经济账上赌自己肾功能不发生恶化的概率结果。真的,别去赌。公安系统调查统计过监狱内铤而走险的那些赌徒:明知道赌博输多赢少,你们为什么还去赌?统计结果发现,人家赌徒根本就不认为自己输面大,始终认为自己赢面大、认为庄家的运气不如我,去你的概率,老子的运气就是真命天子。如果这种自我膨胀的投机心理不改变,这个人,没救。我们天天绞尽脑汁,为了5%-10%肾功能改善而努力;而您只需要早期重视、对因治疗,少赌一把,平均能免除500%-1000%的费用,这差距多大!在慢性肾脏病的发展进程中,有钱不如有医术,有医术不如早诊治。如今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各地的透析室也越来越多。如果未来有一天,我院不得不缩减各个肾内科的规模,反而将透析室大幅扩建,那将是我院的失败,也是全国肾脏医疗界的失败。有时候人们面对晚期肾病的既定事实,会找一些「心理安慰」,比如医生和患者会想:透析也能活下去啊,怎么就比别人差了?医疗行业的管理者会想:透析室多了,不也能提振经济吗?但是安慰终究只是安慰。别看到时候透析技术发展了、透析年限延长了、旅游地区的透析对接方便了、市场规模变大了、设备生产增多了,什么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全都是扯淡。只要患者失去了生存质量,违背了「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这个医学发展的宗旨,那妥妥就是失败,说啥冠冕堂皇的都没用。透析行业就像高房价,表面上是繁荣,内心里全是痛苦。说一千道一万,总之是希望我国肾脏诊治的重心向前移;希望肾功能下降了、但还没降到晚期的肾友尽早规范治疗,不要去赌晚期。
张俊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3日154
0
1
-
透析者要知道的可怕并发症---“钙化防御” 孙源博
皮肤发黑、溃烂、甚至脚趾脱落,这看似与尿毒症无关的疾病竟然会发生在透析者身上,到底怎么回事呢? 钙化防御约2月时,见图3 原来这是一种罕见的尿毒症并发症——钙化防御。虽然钙化防御的发病率很低,但危害却非常大,而且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有文献报道钙化防御的1年内死亡率高达45%~80%,严重威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在透病人70万人,透析年龄超十年以上的也越来越多,我们医生面临的长期并发症处理也越来越难。我的一位同学,一位有着完整本科医学教育背景的年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于2012年4月开始血液透析,今年迎来了他透析人生的第8个年头。他乐观面对生活,坚强抵抗病魔。因血糖控制不良反复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趾关节骨折,肺结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统统战胜了。但近期,他手指出现了问题:左手中指远端的皮肤逐渐出现红肿疼痛,疼痛让他彻夜难眠,不能安静的入睡,一周过后疼痛的部位开始破溃(图1),在当地多家医院救诊,都告诉他没有什么办法,都回复他:“没办法,等着吧!”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像致命一击,似乎告诉了他生命开始倒计时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上帝在给我们关上一道门的时候又给我们开启了一扇窗。为了继续生活下去,他没有放弃,经多方打听,终于通过我找到了中日友好医院张凌主任的电话。 张主任了解病情后,在电话里告诉他:经初步判断,你这种状况应该是钙化防御,是尿毒症病人的一种并发症。为不耽误病情,尽快来京治疗吧!张主任平易近人的温声细语,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那么的耀眼,那么的醒目,给了这位病人生的希望。在张主任门诊正式确诊后,他顺利住院(图2),当天晚上就应用了硫代硫酸钠。入院当晚,是他近一个月来唯一能安然入睡的一个晚上。目前,他已经进行了钙化防御的标准化治疗,硫代硫酸钠治疗了4个疗程,虽然破溃的地方没有完全康复,疼痛导致的失眠已经缓解,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经过科学的治疗,他这个手指有望保住,也可能出现干性坏疽而截指。 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强调疾病重在预防,早期干预。中日友好医院张凌主任之所以孜孜不倦的热衷于CKD-MBD防治,是因为钙化防御危害甚大,其至今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尿毒症病人已经是透析者了,但是对于“钙化防御”,一旦出现“已病”死亡率高达80%,一定要努力做好,争取在未病时发现问题,防大于治,钙化防御治疗任重而道远。希望各位肾病患者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Figure1钙化防御早期,见图2 科普小贴士钙化防御:定义:钙化防御常发生在慢性肾病(CKD)的患者中,又称钙化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是由于小动脉内膜中层钙化以及纤维化和其后的血栓形成,导致皮肤缺血而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皮肤坏死性溃疡。钙化防御通常发生在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透析治疗以及肾移植治疗),但在CKD早期、甚至部分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也有出现(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是伴有血管疾病的患者)。除去通常认为的骨矿物质代谢异常为主要原因外,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也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诊断:钙化防御,组织活检虽然是金标准,但是有时需要多次活检才能得到病理学诊断,会延误治疗且能引起新发皮损。防治钙化防御需早期发现、诊断及干预,一旦发现网状青斑、紫罗兰色的斑块或硬化的结节等早期症状,要及时到专科就诊。根据该诊断标准,如果满足以下三项表现,则可以诊断钙化防御,若只满足其中两项标准,则须通过皮肤活检确诊:i)血液透析患者,或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2ii)两个以上疼痛且无法治愈的溃疡,伴有疼痛性紫癜;iii)溃疡部位为躯干,四肢或阴茎。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建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通过成像技术或活检来补充确认。若皮损为疼痛性的坏死性溃疡,对于透析患者或肾移植受者,应建议通过影像学确认,皮肤活检可以作为补充判断,但不做强制要求;对于CKD其他分期患者,需行皮肤活检确诊钙化防御。若为缺血性皮肤溃疡(紫色斑块或网状青斑,尚未皮肤坏死),不管CKD分期如何,均需要同时使用影像技术和皮肤活检进行确认。 临床表现:钙化防御是一种致死性的血管性疾病,多见于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的皮肤损害,常见于腹部、乳房、臀部和四肢,早期主要是网状青斑、紫罗兰色的斑块或硬化的结节,逐步进展为皮肤溃疡和坏死,易继发感染。钙化防御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可以同时发生:第一阶段,病情隐匿且通常无症状,有时可能出现皮肤瘙痒,伴有皮肤片状红斑,死亡率大约30%。发展迅速的第二阶段,伴有剧烈疼痛的缺血性紫癜,随后发展为皮肤破溃和坏死,死亡率约为80% 鉴别诊断:见图1治疗:钙化防御治疗遵从以下三方面的管理:首先,管理破溃创面;· 疼痛管理· 外科手段处理创面· 抗生素· 高压氧治疗其次,纠正异位钙化的所有可能的诱发因素;· 改善营养状态· 停用含钙磷结合剂· 停用活性维生素D代谢物· 停用维生素K拮抗剂第三,使用所有抑制皮肤钙化进程的治疗手段。· 双磷酸盐· 硫代硫酸钠 预后:钙化防御死亡率高,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致残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通常是皮肤破溃引起的剧烈疼痛以及由此出现的住院治疗的需求。根据并发症和皮肤受累的模式不同,死亡率一般为30%~80%。近年来,钙化防御的死亡率似乎在下降,可能与临床医生提高了对这种疾病的认知提高和在疾病早期即早期干预,尽早治疗,同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有关。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患病6个月的死亡率为50%,一年死亡率为58%,主要死因是败血症,则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张凌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6日274
0
0
-
透析小伙烂脚险截肢!哈医大四院血管外科微创保全足
日前,哈医大四院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右足坏疽合并肾衰透析的年青男患完成微创介入血管开通手术,无支架置入保肢成功,为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驾护航。患者小张(化名)今年27岁,体重230斤,三年前发现肾衰竭尿毒症期,开始规律透析,半年前起出现右下肢肿胀发凉,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近一月右足疼痛症状加重,夜不能寐,右足第一足趾破溃,走访多家医院均因其透析不便治疗未果,后经透析病友介绍,遂慕名挂号找到了黄任平主任。黄任平教授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后,结合下肢CTA检查,为该患者制定了一套专属方案,在两次透析治疗间歇,加台为其进行右下肢动脉高压球囊+药涂球囊扩张术,既实现了血管长期通畅疗效,又有效避免年轻患者体内支架置入。由于患者过于肥胖,且长期透析血管内壁钙化严重,给手术操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黄任平教授带领团队耐心细致地操作,还不停安慰焦虑的患者,终于在开通足踝闭塞的血管那一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所谓立竿见影,动脉即刻通畅,右足恢复血供。术后患者疼痛消失,下肢颜色逐渐红润,温度变暖,溃疡的脚趾逐渐愈合,患者饮食睡眠质量均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黄任平主任提醒广大患者,目前冬春季节交替,是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当肢体发生凉麻痛等症状时,就是血管向您发出警示信号,要到医院及时就诊,避免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导致截肢等后果。
马文超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17日139
0
0
尿毒症相关科普号

张喆医生的科普号
张喆 住院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总医院)
肾脏科
32粉丝2.2万阅读

王小兵医生的科普号
王小兵 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肾内科
45粉丝4.7万阅读

林任医生的科普号
林任 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管外科
335粉丝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凌 主任医师中日医院 肾内科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10票
肾病 7票
尿毒症 6票
擅长:各种内科和肾脏病,包括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合并症肾性骨病,肾性贫血。肾透析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 -
推荐热度4.7陈越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肾内科
尿毒症 4票
糖尿病肾病 2票
肾病 1票
擅长: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慢性肾脏病一体化管理和肾脏替代治疗,尤其在腹膜透析管理和肾小球疾病诊治上有很深的造诣 -
推荐热度4.7张愚 主任医师北京佑安医院 泌尿外科
前列腺增生 9票
前列腺炎 5票
尿毒症 3票
擅长:1.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综合诊疗,前列腺癌的手术、内分泌、放化疗以及中西医综合治疗。 2.包皮过长、包茎的“精雕”手术,包皮环切术后瘢痕的微痕整复与综合治疗,隐匿性阴茎、阴茎短小、畸形的精微整复手术,包皮龟头尖锐湿疣等赘生物的整形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微创腔镜手术。 3.擅长应用腹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瘤、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腹壁疝、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 4.“内瘘大神”,擅长尿毒症患者各种复杂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包括前臂动静脉瘘、前臂动静脉人工或异体血管搭桥、各部位深静脉置管、临时透析通路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