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刺激征是以尿急、尿频、尿痛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当肾脏、膀胱、前列腺、尿道等器官,发生病变或者受到感染时,患者不能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导致患者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时不时感觉就有尿意想去排尿,而每次排尿时尿量较少或排尿时可能有烧灼感等现象。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康复锻炼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 尿道炎:当患者的尿道被细菌感染的时候,会出现尿痛、尿频等症状。
- 膀胱炎:膀胱炎的患者,大多会在因为炎症刺激其膀胱收缩,导致患者时刻都有尿意的感觉,每次排出少量的尿液。
- 肾盂肾炎:有肾盂肾炎的人,一般都是细菌感染到了膀胱并继续上行到肾脏,引起肾脏感染,因此不但有尿路刺激征,还会有寒战、恶心、腰痛等症状。
- 泌尿系统结石:一般会是肾结石,结石随着尿液下行,刺激尿道、下段输尿管等地方,使患者出现尿道刺激征,甚至结石会伤害尿道,导致血尿等发生。
- 肾结核:当患者感染结核菌,结核菌入血到达肾脏时,在肾脏定植(定居和不断生长)形成肾结核,导致肾脏感染和功能损伤,引起尿道刺激征。
- 尿道损伤:如男性外生殖器损伤或者女性尿道损伤,排尿时尿液刺激伤口,导致患者有尿痛的感觉。
- 膀胱过度活动征:尿急并且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有时可有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与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有关。
- 前列腺炎症:患者前列腺感染导致炎症时,前列腺肿大压迫尿道,会使患者有尿道刺激征的现象。
- 尿崩症:患者因为肾脏疾病或药物因素,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和尿量增加,同时还会有口渴和多饮水的习惯。
- 癌症:如膀胱癌等癌症,膨大的组织压迫膀胱的空间,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
- 妇产科疾病:子宫、卵巢和输卵管发生炎症或者肿瘤等疾病时,会间接刺激到膀胱,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导致患者有尿急、尿频的现象。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尿道刺激征,需加以注意:
- 三餐不规律,经常辛辣刺激饮食、饮酒等的人群更易发生前列腺炎症,导致尿路刺激征的发生。
- 工作压力大的白领,由于工作时间长、久坐、憋尿等行为,导致患者泌尿系统异常。
- 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容易感染细菌,导致尿道炎症。
- 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更容易导致细菌在生殖道上定植,引起炎症。
-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肿瘤的风险要比普通人群高。
- 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容易出现尿频的现象。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 尿急:患泌尿系统感染或疾病时,一般会出现尿急的现象,患者排尿不久又有尿意,并且憋不住导致尿液自动排出,有尿失禁的感觉。
- 尿频:一般来说,正常人大概 2 至 3 小时排尿 1 次,1 天大概会排尿 8 次左右。当患者出现泌尿系统疾病时,排尿次数大大增加,频繁上厕所,每次排尿尿量不一定有很多。尿崩患者排尿次数和尿量都大大增加。
- 尿痛:患者患有尿道炎症或感染时,产生的炎症物质会刺激尿道,或有输尿管或尿道结石的时候,尿道或输尿管出现损伤,当尿液经过时,尿液会刺激受伤的部位,导致患者在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或者疼痛感。
疼痛一般分为 0 ~ 4 度,一共 5 个级别:
- 0 度:没有疼痛感。
- 1 度:仅有轻微的疼痛,呈间歇性出现,不需要使用止痛药。
- 2 度:又叫中度痛,疼痛是持续性的,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必要时需止痛药。
- 3 度:属于重度疼痛,患者依赖于止痛药才能缓解。
- 4 度:最为严重的疼痛,疼痛难以忍受,持续不断,可能导致血压和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伴有寒战、恶心、腰疼,常见于肾盂肾炎。这是患者尿道感染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细菌随着尿道继续上行感染了肾脏,导致肾脏疾病。
- 下腹正中压痛:此处疼痛常常是膀胱和子宫的疾病所致,也有可能是由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所致。
- 伴有低热、咳嗽、咯血等症状,一般可能是结核菌感染,并且结核菌扩散至肾脏引起肾结核。
- 伴有腰背部的绞痛,向下腹部放射,尿液带血等症状,可能是由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膀胱癌所致。
- 伴有尿液中断,变换体位之后又有尿液,小儿排尿时牵扯阴茎等表现,常提示是有膀胱结石。
- 伴有阴道异常流血流液,提示有输卵管和子宫等妇科疾病。
如何预防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在生活中应规律作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
- 精神压力过大时,一定要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式减压,不要有憋尿行为,以免伤害膀胱。
检查
本病主要采取下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 问诊、视诊: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出现症状的种类、时间和伴随症状,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观察患者是否咳喘等症状,目的是初步判断患者疾病,为接下来的检查做铺垫。
- 肾区叩击:医生会双手配合,轻轻叩击患者身体上的某些脏器所在的区域,称为“叩击”。作用是初步判断有无肾或输尿管结石及肾盂肾炎等。
- 腰部触诊:医生会用手按压或触摸来诊断疾病。作用是大致判断哪个部位有病变,为医生后续的诊断提供依据。
- 胸部听诊:医生通过听取呼吸音后,初步诊断患者呼吸道或肺部,是否功能异常。
还可能进行下列检查,从而寻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 血常规和 C 反应蛋白检测:作用是初步判断有没有感染,如前列腺炎、尿道炎等。
- 血液生化检查:医生可以抽取患者血液做生化检查,检查患者肾脏功能相关指标,判断患者肾脏功能是否受损。
- 结核筛查:若患者平时有低热、盗汗等,或以前曾患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需进行结核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有泌尿系结核。
- 尿常规:作用是可以提示有无泌尿系统的疾病,或者是否有尿道感染,还可以观察是否有红细胞,判断患者是否有血尿。这项检查需要留取尿液作为标本。
- 尿液培养:当医生怀疑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时,一般会要求患者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培养观察患者是否有感染,如果没有培养出细菌,医生还会做尿液支原体培养。
- 肿瘤标志物检测:作用是用于肿瘤的初步筛查。这项检查需要抽血。
- B 超:作用是可以进一步诊断有没有腹部器官的炎症,有没有结石或者肿瘤等。
- CT 检查:作用是判断有无炎症和肿物,对多数腹部的病变都有较好的显现。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对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查明是细菌感染)等炎症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抑制细菌生长。同时,如果患者经过手术后,也需要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常用的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等。如果是膀胱癌的患者,一般还用丝裂霉素或阿霉素治疗。如果是结核菌感染,还需要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治疗。
- 镇痛药:由于患者有尿痛、腰痛等症状,在治疗中需要应用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
- 抗利尿药物:如果患者患有尿崩症,发病原因与激素分泌有关时,应该采用抗利尿激素,如 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 激素治疗:患严重的炎症感染,还可以应用激素抗炎治疗,防止炎症吸收留下瘢痕。
手术治疗
- 对于尿道结石,一般不采取创伤性的手术治疗,医生会利用液体石蜡润滑结石,然后推挤出来或者经过碎石后取出。
- 肾结石的患者可以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来治疗。
- 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可以通过输尿管镜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治疗。
- 有膀胱结石的患者,可以通过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来进行治疗。
- 膀胱肿瘤、子宫肌瘤等患者,在医生评估有手术机会的情况下,会采取切除肿瘤组织,直至切除完露出正常的肌肉层。
营养与饮食
- 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特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 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要多饮水,保证每天 5 瓶 500 毫升矿泉水以上的饮水量,不要喝浓茶,避免过量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豆制品、坚果等,在保证日常生理需要的情况下,尽量低盐、低蛋白饮食。少吃海鲜和牛羊肉,少喝肉汤。
注意事项
- 药物: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要用足疗程,但是也不要私自加药,以免引起细菌耐药,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皮疹、头疼等异常,可咨询医生,一般可忍受。
- 工作生活:需要久坐面对电脑的工作,要定时起身活动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要有不洁性交,否则容易传染自己的伴侣。
- 术后:肿瘤术后,应注意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为身体恢复提供足够的能量,多喝牛奶,多吃瘦肉和大豆制品等。在伤口愈合较好的情况下,在护士的陪同下可下床稍事活动,疲累注意马上休息。
尿路刺激征相关科普号

白洋洋医生的科普号
白洋洋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泌尿外科
8粉丝3325阅读

栗霞医生的科普号
栗霞 副主任护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泌尿外科
180粉丝3.7万阅读

潘振亮医生的科普号
潘振亮 副主任医师
临沂市中医医院
泌尿外科
96粉丝46.8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