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前须知
你来看中医,需要做些什么
发表者:皇金萍 715人已读
很多人来看中医,双手一伸,说:“医生,你给我把把脉,看看什么病”。"......",“你不是中医吗?怎么连把脉都不会?”然后一脸嫌弃。
我要说,如果你不懂怎么配合医生,那你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今天我就说说,你该怎么去看中医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首先,你们需要了解一下中医。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整体观、取类比象、同气相求。比如脾脏,西医就是解剖上的脾脏,位于左侧季肋区,有造血、免疫、储血的功能,但是中医的脾脏是一个抽象脏器,它没有具体所指,但是作用却很大,脾主肌肉,色主黄,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液在涎,在志为思。所以中医不是那么具体,也就不那么好理解。就拿取类比象说,西医认为木炭、二氧化碳、钻石可以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含有碳元素,这个大家都信,因为这是科学。中医把水、肾脏、尿液能联系起来,中医理论认为肾主水,因为肾在五脏中位置居下,水行趋下,尿液的生成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所以中医治疗癃闭症可以用温补肾阳的方法。有些人得了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从脾论治,益气健脾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所谓同气相求,是中医把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加以运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那么像香橼、佛手、玫瑰花之类的药物就可以用来疏肝理气。中医是一个见微知著,归纳总结的经验科学,这也并不是说中医越老越好,关键看你会不会观察总结,融汇贯通。
其次,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望就是看你的面色、舌质、舌苔、体态、神情、甚至你的谈吐和性情,五行各有主色,心主红色,脾主黄色,肺主白色,肝主青色,肾主黑色。脾主黄色,肾主黑色这都好理解,因为我们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脸色蜡黄,或是干巴巴的萎黄,又干瘦干瘦的那一看就是脾胃不好,“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肌肉不丰,面色萎黄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吸收不好。不错慢性胃炎、胃癌早期是有面色萎黄的表现。还有谁脸上发黑,尤其是眼眶发黑、印堂发黑,我们就感觉他肾不好。这都是有根据的,慢性肾衰、肾功能不全的人脸色发黑。但是中医不是单纯对照疾病那么简单,你面色发红,不一定是心脏病,但给我的印象是你这人心肝火旺,你面色发白可能是贫血,也有可能肺气不足。但是还要看你的舌质是瘦小还是胖大,舌苔是什么颜色的,所以建议中医看病是最好素面、进食后要漱口,让我看清楚你的舌苔和舌质。最好不要涂指甲油让我看看你的四肢末端。有的人脾气急,这样的人的体质偏于阴虚或是阳亢,有的人内向,蔫蔫的,有问才有答,可能属于气郁类型的。综合起来判断你的体质。
如果你拿到中药,请按照煎服方法去煎煮,注意忌口。为什么要忌口?这与中医所说的同气相求有关,像你脾胃虚寒,那服药期间一定要温热服,即使夏天也少食用西瓜之类的寒凉事物,你本来就是湿热体质,如果总是进食辛辣,就会伤了津液,导致一症刚好,一症又发。
所以遵医嘱,就能产生好疗效!
本文是皇金萍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6-04-07 21:39
网上咨询皇金萍大夫
皇金萍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皇金萍的咨询范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炎性肠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辨证论治反酸、呃逆、慢性腹痛、腹泻、顽固性便秘 更多>>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