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病毒性乙型肝炎防治常识(一)
发表者:戴贻超 5889人已读
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慢性乙肝病人有2000万,其中近25%~30%慢性乙肝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5%~20%可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他们和家人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于缺乏乙肝的防治知识,许多乙肝病人在乙肝治疗方面存在重治轻养、不信科学信灵丹妙药,不能正确认识药物的治疗效果,消极对待或满在乎,滥服有损害肝脏药物等误区,使病程更加延长,病情反复,为了宣传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帮助乙肝病友开展规范治疗,我们特编写乙肝防治常识,希望能为病患者及群众提供一些诊疗、防病常识和有益的帮助。
1.乙肝是如何传播的: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中国的乙肝患者大多是由母亲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其它感染途径还有输血、性交、静脉吸毒、纹身、与乙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途径。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同一餐厅用餐、同住一宿舍、握手、拥抱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感染HBV。经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2.如何早期发现乙型肝炎:对已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饮食等典型表现患者,及时查肝功和乙肝“二对半”,乙型肝炎诊断并不难。关键是对那些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近期有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史,输过血、血浆、白蛋白、胎盘球蛋白,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纹身、针刺、拔牙、手术,不洁性交史者,特别是有乙肝家族史或乙肝病毒感染者,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乙型肝炎。
3.什么是乙肝和慢性乙肝、它有什么危害:乙肝病毒在体内造成肝细胞损害就表现为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就认为是慢性乙肝,中国的乙肝病人大多数是慢性患者。90%以上的肝硬化和肝癌是乙型肝炎引起的,目前乙型肝炎已成为全球第九大死因。但乙肝并非象人们所说那样可怕,乙肝是可以治疗的,重要的是重视它,并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4.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应注意那些方面:⑴进一步检测肝功能、乙肝“二对半”、HBVDNA。⑵即使肝功正常亦应注意有无肝掌、蜘蛛痣、肝和脾肿大等表现,必要时做上腹部B超、血清肝纤维指标检测,甚至做肝穿刺活检等。⑶肝功有异常者应即时诊治。⑷HBsAg和HBeAg双阳性妇女应注意经期卫生,严防经血污染手和日常用品;已怀孕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有肝功能异常应即时控制病情,其新生儿最好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注射。⑸HBsAg阳性者食具、刮胡刀、注射器、针灸针等应与他人分开,防止唾液、血液污染环境,感染他人。⑹肝功能正常者可以正常进行工作和学习、入托,定期接受医学观察,但不能承担献血任务。
5.乙肝有那些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通常不引起任何症状,所以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已被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把病毒传染给了其他人。一些乙肝病毒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症状,如发热、乏力、厌食、关节或肌肉疼痛、轻微的恶心和呕吐。也有一些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如严重的恶心和呕吐、眼睛和皮肤发黄、明显的厌油及腹胀,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进行诊治。
6.慢性HBV感染者应注意那些问题:⑴定期复查生化、免疫、病毒指标;⑵不应盲目追求HBsA转阴;⑶发现甲胎蛋白明显增高时,要及时做B超或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⑷家庭内未受乙肝病毒感染而经常密切接触亲友宜注射乙肝疫苗;⑸肝功能异常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处理饮食、活动、生活,并接受正规的治疗;⑹只要没有严重的症状及肝功能异常,均可以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7.测HBVDNA有何临床意义: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是否有传染性及传染性的强弱、肝功能异常是否是病毒引起的、界定是否抗病毒治疗、判定药物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8.乙肝“二对半”、HBVDNA常见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号 | HBsAg | 抗HBs | HbeAg | 抗Hbe | 抗HBc | HBVDNA | 临床意义 |
1 | - | - | - | - | - | - | 无乙肝病毒(HBV)感染 |
2 | - | - | - | - | + | - | 曾感染过HBV |
3 | - | - | - | + | + | - | 过去或近期感染HBV |
4 | - | + | - | - | - | - | 注射过乙肝疫苗 |
5 | - | + | - | + | + | - | 既往感染或乙肝恢复期 |
6 | - | + | - | - | + | - | 既往感染或乙肝康复 |
7 | + | - | - | - | + | -/+ | 急或慢性HBV感染 |
8 | + | - | - | + | + | -/+ | 乙肝恢复,慢乙肝,肝硬化,肝癌 |
9 | + | - | + | - | + | + | “大三阳”,传染性强,HBV感染 |
10 | + | - | - | -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 |
11 | + | - | + | -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传染性强 |
12 | - | - | + | +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
13 | + | - | + | + | + | + | HBV感染趋向恢复 |
14 | + | - | - | + | - | -/+ | HBV恢复期 |
15 | - | - | - | + | - | -/+ | 乙肝恢复 |
16 | - | + | - | + | - | - | HBV感染已康复 |
9.“大三阳”比“小三阳”严重吗:“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在于前者e抗原为阳性,e抗体呈阴性;后者e抗原阴性,e抗体呈阳性。HBeAg阳性多伴有HBVDNA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阳性率较低,表明病毒复制程度低或无复制,传染性小或无。因此,人们常识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实际上有些“小三阳”病人是由于病毒发生变异后,e抗原不表达,而其血清HBVDNA仍持续阳性,病毒活跃并不断引起肝脏损害。所以,真正决定病情轻重的是HBV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表现,而不能仅仅以“大三阳”或“小三阳”来简单判断。无论是“大三阳”或“小三阳”的病人,只要是HBVDNA阳性,均需积极治疗。
10.如何让乙肝“大三阳”转阴:“大三阳”的主要治疗目的就是通过药物治疗促使HBVDNA和HBeAg转阴,使体内的病毒停止复制,并产生e抗体。
11.慢性乙肝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护肝降酶、抗肝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12.如何判断乙肝的抗病毒效果: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看三个指标:⑴HBVDNA(病毒指标)阴转或定量明显降低;⑵HBeAg(免疫指标)由阳性转阴性和/或转为e抗体(e抗原的血清转换);⑶转氨酶(生化指标)降至正常(提示炎症消退)。
13.别盲目追求乙肝表面抗原转阴:HBsAg转阴是很多病人的梦想,但是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研制出一个可以完全清除乙肝病毒药物。目前只能通过抗病毒药物长期抑制它们的复制,逐渐让其消耗干浄,因此盲目追求HBsAg阴转是不现实的。国际上任何乙肝指南也没有将HBsAg转阴当成乙肝治疗的根本目标,广大的乙肝患者也切莫被各类标榜“转阴”虚假广告蒙蔽。
14.乙肝治疗有终点吗:⑴基本治疗终点:不论是“大三阳”或“小三阳”-+都必须实现HVBDNA检测不到,这个终点相对比较容易。目前的抗病毒,不管是核苷类似物或者干扰素,都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可以达到这个终点。⑵满意的治疗终点:HBVDNA转阴和e抗原转换成e抗体、转氨酶稳定正常,通过合理的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能够实现此目标。⑶理想的治疗终点:HBVDNA转阴和表面抗原转换成表面抗体,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仅有很少比例能达到这个终点。慢性乙型肝炎难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非完全治不好,所以说乙肝治疗绝不是“不归路”,正因为有了上述终点,乙肝治疗不再是“遥遥无期”。如果是服用核苷类似物药的话,“大三阳”达到满意治疗终点(即“双达标”),原则上需要继续抗病毒治疗1年后方可考虑停药;“小三阳”达到基本治疗终点,原则上需要继续服药保持疗效18个月者可以停药。
15.已获批准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有那些:⑴口服的核苷类似物:该类药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使用方便,目前被应用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地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⑵注射的干扰素:普通干扰素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a,它是一种生物制剂,通过调节免疫来抗病毒感染。
16.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应用多久才能判断其无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用于治疗慢乙肝24周无效,则可考虑停药;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仍然无效,可考虑停药。
17.乙肝病毒变异是怎么回事:自然界物种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生存的重要方式,乙肝病毒同样也会发生各种形式的变异。变异的乙肝病毒不合成乙肝e抗原,使乙肝e抗原阴性,而乙肝e抗体阳性。现在普遍认为乙肝病毒前C基因变异,是病毒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而求得生存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乙肝病毒发生前C基因变异可与乙肝病情加重有关。
18.乙肝抗病毒治疗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疗效不够满意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⑴抗病毒药在细胞内不能达到足够浓度而影响病毒在细胞内清除。⑵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形成耐药株。⑶HBVDNA可和被感染者细胞DNA整合而不易清除除。⑷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HBVcccDNA(闭合、共价、环状DNA),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尚难完全将其清除,因此停药后容易复发。⑸慢性乙肝患者易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影响抗病毒的疗效。
19.何为乙肝发泡疗法:发泡疗法又称“天灸”、自灸,它通过药物敷贴对穴位的持续刺激调动人体自身抗病能力,疏通气血,调节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发泡疗法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经过经过戴贻超副主任医师10余年实践表明运用发泡疗法治疗乙型肝炎,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机体清除病毒能力,有利于病毒复制指标的转阴。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1-08-26 21:17
网上咨询戴贻超大夫
治疗很特别 但病人一下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