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关于萎缩性胃炎
发表者:刘建平 4051人已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虽经长期的研究,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末完全阐明。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早饱感、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甚至出现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症状。胃粘膜的病理组织学变化:(1)胃粘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萎缩的程度可分三级:轻度、中度、重度(2)化生:①肠上皮化生﹙肠腺化生﹚②假幽门腺化生(3)增生(4)异性增生(5)癌变。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癌变率约为5.4%。
目前,国内外西医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因此,积极治疗本病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在本病的治疗上,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口服药物和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本病属于中医学胄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借助中医从整体出发的治疗观点,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我院脾胃病一科,是全国重点中医专科、河北省重点知名专科。承担国家科研课题,省科委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奖。尤其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治疗达到领先水平。运用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事实表明,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转。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2-08-23 22:07
网上咨询刘建平大夫
刘建平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刘建平的咨询范围: 反流性食道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中重度异型增生、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真性无酸、胃癌前期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腹泻、便秘等疾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