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前须知
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发表者:唐晶 853人已读
随着运动医学的发展,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已经广泛开展,现将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计划和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早期 术后1周的康复:
1) 踝泵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
2) 做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每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每天收缩、放松次数共3组,每组50次,共150次。如果练习时双腿同时进行,可以增加患侧的股四头肌收缩力30% 。
3) 术后一周内,不要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左右推动髌骨,以防粘连。术后4天——1周后可以第一次屈膝练习到60度。休息时膝关节伸直位固定膝关节支具。
4) 辅助训练髋部和小腿部位的肌肉:可用各个方向的直抬腿练习。特别是做使髋关节外展的动作。
5) 扶拐部分负重,可以用脚尖点地走路(持续到术后6周才完全负重)。
6) 健肢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训练。
中期 术后2周-8周的康复:
1) 继续以上练习.
2) 术后3周屈膝到90度。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例如使用体操球)有利于消肿(但是每天次数不要太多,否则关节容易肿胀)。膝关节伸膝活动在0-90度是允许的。
3) 术后5周屈膝到110度。
4) 术后6周, 膝关节的活动度应该达到0-120度之间。
此时的肌肉力量训练:
a. 膝关节在10-60度范围内的压腿(即脚后跟下压床面)是允许的,以便练习腘绳肌大腿后群肌肉的力量。
b. 负重练习的情况:在增加下肢负重的时候要小心:膝部要放松,而且要维持好膝关节的稳定性。但在术后6周前避免完全负重,即使患者没有疼痛,也最好只负重三分之一体重。
c. 在术后8周之内应该避免膝关节受到剪力。
晚期 术后8周-术后3个月:
1)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2) 术后8周,应坚持每日膝关节0--120度的练习。屈膝可以练习到125度,开始完全丟拐负重正常行走。
3) 术后9周,应达到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
4) 术后10周-12周(即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最多不过10-20度,最好完全正常。
5) 注意:此阶段一定要加强下肢肌肉练习,否则会有打软腿等症状。金鸡独立,或站马步都可以加强肌肉下肢肌肉力量
术后3个月-6个月(拆除支具练习):
1) 同术后6周-3个月的康复训练,更重视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2) 肌肉力量训练: 如站马步,金鸡独立,一条腿的半蹲起立练习
3) 反应性练习:可以进行加速练习、减速练习和变向练习以恢复本来的协调运动能力。
4) 本体感觉练习:侧向运动,后退跑,平衡板练习,金鸡独立。
对于非运动员:
对于非运动员: 康复训练大多在术后4-6个月结束,也可继续进行为期2-3周的适应各种活动的适应性训练。大约需要一年时间,肌肉力量、神经支配能力和协调能力科可以恢复到基本正常。
交叉韧带重建术又分前交叉重建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两周手术后康复早期略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欢迎咨询唐晶主任。
注:此康复计划仅对单纯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如康复中有其他意外情况出现,请及时复诊。
祝你早日康复..
本文是唐晶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7-12-08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