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外科
距骨骨软骨损伤是怎么一回事(四)
发表者:应志敏 874人已读
距骨骨软骨损伤 移植治疗靠谱吗?
提及“移植”,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骨髓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等。其实,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有时也需要移植。这种移植包括自体骨软骨移植、自体骨骨膜移植、自体骨软骨细胞移植以及异体骨软骨移植等。
自体骨软骨移植,是上述移植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自体骨软骨移植,顾名思义,就是在患者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获取健康的关节软骨,移植到距骨骨软骨损伤处。这种方式移植的是人体原有的透明软骨,跟微骨折手术后长出的纤维软骨相比,弹性、质量更好,更接近受伤前的状态。软骨移植能够修复缺损,并维持关节的高度和形状,对于活动要求高的患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用来移植的软骨,多数来源于膝关节的非负重区。有不少患者会担忧:这对取软骨的位置是否会有影响?不可否认,理论上这种影响确实存在。以膝关节为例,在膝关节非负重区取出软骨后,大约10%-30%的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那么,既然存在这种损伤,为什么还要做这个手术呢?事实上,这个手术就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如果承重墙坏了,需要挖一些别处的砖头来补救。膝关节软骨的面积很大,医生手术时会从边缘地带“取材”。这些边缘的软骨对膝关节来说,相对不太重要,但对于距骨骨软骨的损伤处而言,却是救命稻草。因此,两权相害取其轻。至于手术后膝关节处的疼痛、肿胀现象,则需要咨询医生对症治疗。
那么,是否所有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都适合进行自体骨软骨移植呢?答案是否定的。具体要考虑以下情况:
1.如果通过关节镜清理病灶,或经过微骨折手术,效果还是不好,可以考虑自体骨软骨移植;
2.由于取材的限制,自体骨软骨移植还不能治疗大面积的软骨缺损。一般认为损伤超过2平方厘米,即属于大面积,不建议做这种手术。如果软骨损伤在2平方厘米内,病灶面积相对较大时,也可以考虑该手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伴随囊变的患者,目前在国外多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在国内,当囊变面积较小时可以做关节镜清理;囊变面积特别大时,也可以采用自体骨骨膜移植技术——即取髂骨处的骨膜和松质骨来进行移植(骨膜均来自未分化的中胚层细胞,同样具有形成软骨的能力)。自体骨骨膜移植的优点在于取材不受限制,不会对正常关节造成损害。
自体骨骨膜移植术示意图
还有一种自体移植,只移植软骨细胞,不直接移植软骨。这种方式不受损伤面积的限制,即便缺损超过2平方厘米也能做,这种移植称为自体骨软骨细胞移植。
第一代自体骨软骨细胞移植,是在膝关节或者踝关节处取正常的软骨,处理后分离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其增加到一定数量。然后在膝关节非负重部位取骨膜,覆盖在损伤部位。最后将培养基中的软骨细胞注射到损伤部位,用纤维凝胶密封。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采用的是第三代自体骨软骨细胞移植,即基质诱导的自体骨软骨细胞移植。它是把获得的软骨细胞,预先培养在可以降解吸收的生物支架上,然后把支架和软骨细胞一起移植到损伤部位。这种支架要经过处理,使它的形状大小与缺损部位一样。这样就不需要从健康部位取骨膜,也不需要用胶原膜覆盖了。同时,这种生物支架可以逐渐在体内降解吸收,不需要再取出来。
当病灶损伤面积巨大时,国外可以进行异体骨软骨移植。这种技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软骨来源不同——需要死者的捐献。这种移植虽然有排斥现象存在,但十分微弱。不过,这种治疗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开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7-02-28 00:39
网上咨询应志敏大夫
应志敏的咨询范围: 包括(1)骨质疏松性骨折、应力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假体周围骨折(肘部及肩部假体周围骨折、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手部骨折与脱位(指骨骨折、指间关节脱位、掌指关节脱位、掌骨骨折)、腕部骨折脱位(舟状骨骨折、月骨骨折、腕关节不稳定、月骨周围脱位与骨折脱位)尺桡骨远端骨折、尺桡骨骨干骨折、肘部骨折脱位(肱骨远端骨折、桡骨头骨折、肘关节脱位、冠状突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近端骨折、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胸锁关节脱位、上下颈椎骨折脱位、胸腰椎骨折脱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与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远端骨折、髌骨骨折、髌腱断裂、胫骨近端及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骨折脱位、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跖骨骨折。 (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征,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腰椎管狭窄、腰椎压缩性骨折、强直性脊柱炎 (3)膝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撕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断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断裂、髋关节发育不良、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髌骨脱位。 (4)骨肿瘤及骨病:骨肉瘤、脊柱转移性肿瘤、骨软骨瘤 更多>>